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凌云健笔付汗青
——读刘庆民文集《从远方走来》
□孙玉海
  近日,刘庆民同志的文集《从远方走来》由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是一部记述平原县历史文化的文集,堪称德州地域历史文化研究的重大收获。书中收录了作者精选的公开发表过的文章35篇,共计32万字。全书内容丰富、史料翔实、文笔朴素、行文精到、情感饱满,展现了作者宽广的史学眼界、严谨的学者风范、真诚的人文情怀和敏锐的新闻意识,是一个老新闻工作者、文化工作者15年心路历程的真切记录,也是作者献给家乡的一份珍贵的文化厚礼,值得阅读、学习和收藏。
  刘庆民同志是我市新闻界的老前辈、老领导,多年来,他在新闻宣传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呕心沥血,做出了很大贡献。他为人襟怀坦荡、学识渊博,对桑梓故土无限热爱。从工作岗位上退休后,他以满腔的热忱、忘我的勤奋,心无旁骛地投入到家乡平原的文化事业建设中。在他的努力下,平原在全市率先成立了历史文化研究会,创办了会刊《平原古今》,挖掘、整理、抢救了一大批行将湮灭的珍贵史料,为家乡的文化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平原历史悠久、人文荟萃,自秦汉以来,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这里有秦皇渡津的遗迹,有刘关张“桃园结义”的传说,有历代文人墨客的诗赋,有义和团首义的烽火。这里是中国革命战争的红色热土,是社会主义建设者的摇篮,是著名哲学家、宗教学家、历史学家任继愈的故里,也是当代著名作家邓友梅的家乡。可以说,平原在历史的长河中,积淀下了深厚的文化。正因格外了解家乡的厚重历史,以及诸多的人文掌故,刘庆民深感自己有责任、有义务把这些记录下来,传承下去。为此,研究会成立后,他就带领会员们走遍平原乡村,考察文物遗迹,采访健在老人,苦苦搜索、收集、打捞、记录民间的逸闻旧事、珍奇传说……在秦始皇南巡的古官道遗址上,在古代庙宇倾圮的瓦砾里,在荒草灌木湮没的古墓旁,在行文漫漶的碑版古籍的字里行间,他们废寝忘食,不辞劳苦,寻根振叶、沿波讨源,整理历史资料达百余万字,其中刘庆民自己撰写了40多万字。
  刘庆民的这些挖掘历史文化、记录珍贵传闻的文章,先后发表在国内诸多的文史杂志和新闻媒体上。其内容,跨越数千年,所涉人物及典故,均系严谨考证而来,绝无虚构和演绎,是人们了解平原历史文化的一本绝佳参考书。这些文章,如《史说“桃园三结义”》《刘备与平原的不解之缘》《曹操与平原》《管辂与鸟语》《寻访昔日“野猪林”》《任士凭、任继愈及任氏家族》《宋清渭上将》等,内容沧桑厚重,文笔生动感人,讲哲理深入浅出,写人物如在目前,给人的印象格外深刻,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史积淀、精湛的考证功夫和高超的文字驾驭能力。可以说,这本书饱含着作者的苦心,浸润着作者的汗水,见证着作者作为一个平原人热爱家乡的火热的赤子之心。
  刘庆民的心血没有白费,他以凌云健笔,为我们留存、再现了一段段生动鲜活的珍贵历史。平原是一个文化积淀深厚的县,同时也是一个历史遗存稀少的县。由于地当要冲,平原历史上战乱频仍,造成大量文物被毁,史料散失严重,相关资料十分匮乏。 15年来,刘庆民以年迈之躯、老骥之志,夙兴夜寐、挥汗笔耕,认真梳理、研究平原的历史文化,取得了累累硕果。他的坚韧努力,对于守护历史记忆、传承传统文化、光大先贤精神,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他的努力,也为我市青年历史文化工作者做出了很好的示范。
  近年来,国内弘扬祖国传统文化的呼声日益高涨。习近平总书记就格外重视传统文化,曾在多个场合反复强调保护、传承传统文化的重大意义,并强调领导干部读点历史。先哲云:读史可以明智。治国理政,不懂历史是不行的。作为德州本地人,更应深入学习家乡的历史。如此,才能更好地继往开来,在前人生活过的这片热土上,踏着先贤的足迹,走向辉煌的未来!
更多>>  德周刊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读刘庆民文集《从远方走来》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7 版: 柳湖读书】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