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黎明(左)获2013年度中国食品科技学会科技创新奖杰出青年奖现场
赵黎明(右)在实验室进行实验教学
□本报记者尹滨朱代军
个人简介
赵黎明,1977年生于庆云,中共党员,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上海市曙光学者。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副院长,中国轻工业生物基材料工程重点实验室主任,发酵工业分离提取技术研发中心主任,华东理工大学——恒天生物基材料联合研究院院长。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中国生物发酵产业协会理事、中国保健协会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上海食品学会理事。2015年“第二届上海市山东十大杰出青年”、2013年“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科技创新奖杰出青年奖”、2015年 “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获得者。以第一完成人获得省部级技术发明和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
他的职业经历堪称传奇。大学毕业,放弃进入军队科研院所的机会,投身民营企业,选择从最基层的业务经理做起;8年后,他事业蒸蒸日上,已经身为一家知名民企的总经理,却又转身回归高校教书育人;短短6年,他又成为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他是赵黎明,一个地地道道的德州人。前不久,在华东理工大学美丽的校园内,记者拜访了这位曾经的商界才俊、如今的学界奇兵,我们的德州老乡。
高考独木桥的胜者,大学时代课堂内外的“多面手”
1977年,赵黎明出生于庆云县崔口镇小屯村,在这里,他一直生活了6年。 6岁时,因为父亲在县城上班,他开始到庆云县实验小学读书。
采访中,说赵黎明是学霸,他有点不好意思,其实在小时候,他并没有表现出学霸的“霸气”。甚至刚进城的时候,因为异常顽皮,赵黎明还常惹父母和老师生气。“小孩子嘛,那时根本不知道学习的重要性。 ”赵黎明说,至于考大学、出人头地的概念,还是以后的事。不过,让他能够在县城小学安心学习,还应该感谢他的启蒙老师——李文华。“李老师的宽容和慈爱至今都铭刻于心。 ”那是赵黎明到庆云县实验小学一年级的第一天,当时同学们正在上课,班主任李文华老师接待了他,把他领到教室。当他见到陌生的同学时,很胆怯,只上了一节课就直接跑回家了。父亲很是生气,再三哄说,把他又送回学校。此时,赵黎明远远地看到李老师站在学校大门外,正耐心的等着他。李老师无微不至的关怀,让这个6岁的孩子逐渐适应了县城小学的生活。
1992年,赵黎明考入庆云一中,开始了繁重的高中生活。高考升学犹如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赵黎明也不例外。挑灯夜战、刻苦学习,这个时候,大学的梦想越来越近了。1995年,高考发榜后,当年庆云一中只有14位同学本科上线,赵黎明考了全校第二名。
那个时候,信息的匮乏,硬件的落后,报志愿并不如现在这样拥有很多参考资料。谈到为什么要报考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赵黎明坦言,这其实并不是他自己的选择。“在当时看来,有大学上就是梦寐以求的了。不过事后证明,考入无锡轻工大学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确实是正确选择,这里的食品专业排名国内第一。 ”这一年,赵黎明与“食品科学”正式结缘。
江南的大学校园,来自全国各地的同学们口音和生活习惯差异很大。但随着相处时间的推移,大家成了无所不谈的朋友。这个时候,赵黎明逐渐有了新的想法。“考学的时候,只知道刻苦学习,成绩好就算是衡量成功的标准了。经过一段时间师长的教诲和同学们的探讨,发现自己还有很多不足,觉得应该参加一些社会活动,弥补知识面的狭窄、人际社交能力的欠缺。 ”赵黎明说。
这一想法,让赵黎明的学校社团生涯一发不可收拾。他入学即担任班长,后来又任校学生会体育部长,最后“官至”校学生会常务副主席。这期间,赵黎明出色的组织能力、社交能力也逐渐显现出来。而说起自己组织过的“无锡轻工大学‘香河’电影节”展演活动,至今,赵黎明仍旧激动不已。“那个活动开创了当时大学社团活动史上的多个先例,3个月展演了近百部电影,组织了各种相关活动,反响强烈,影响极大。 ”说起这些,赵黎明眉飞色舞,仿佛又回到了学生时代。其实,对于他来说,更重要的是,亲身主导了一个整合社会和学校各类资源的“大兵团战役”,锻炼了自己的组织能力,这无疑对他以后的职业生涯,都有着积极的影响。
由于大学期间优异的学习成绩和优秀的综合素质,赵黎明获得了保送直读硕士研究生的资格。值得一提的是,他的保送名额是自己凭借能力考来的。当时,全校有25个保研名额,而取得保研资格的有50多名学生,个个都是选拔出来的精英。因此,还要经过激烈保送选拔考试。这一次,赵黎明取得了两门考试综合全校第二名的好成绩。这个成绩让学校分管学生工作的校领导大加赞赏:“在近三年的学生会工作中,赵黎明付出了这么多的精力,但学业还这么好,这样的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学生,学校应该优先培养和支持。 ”
两年半的研究生生活,赵黎明依旧是学生中的“佼佼者”。他遨游在学科的海洋中,专业能力进了一个更高的层次。此外,他还担任了本科生的班主任,同时也是研究生班党支部书记。
放弃进入军队科研院所机会,投身民企,却在职业巅峰时选择任教大学
2001年底,赵黎明顺利通过硕士论文答辩。作为青年学者、学生干部、校园名人,在别人看来,赵黎明可谓是前途光明。事实上,他确实也引起了不少招聘单位的注意。毕业前,经学校推荐,赵黎明收到了军队科研院所抛来的橄榄枝。这可是个金饭碗啊!可是,再次让很多人惊讶,赵黎明放弃了这个职位,选择到企业去锻炼。
随后他入职了上海生远食品科技有限公司这家民企。在这里,赵黎明主要从事大豆深加工,即生产大豆蛋白的功能性食品配料。为什么要选择进入民企?赵黎明说,他还是看重了这里的专业优势。“就是要从基层做起,对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和巩固所学知识也很有帮助。 ”
在生远,赵黎明的专业能力和社交能力再一次被激发,他本是从事的科研工作,但是逐渐涉猎到生产、技术和国际贸易、企业管理等各方面的工作。因此,赵黎明也从一名技术人员做到了总经理助理职位。正当赵黎明和他的同事们充满激情地准备大干一场时,公司的定位和业务方向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远离了食品领域。尽管此时他在公司的资历和位置都相当令人羡慕,为了不远离热爱的专业领域,赵黎明选择了职业生涯中的第一次辞职。
随后,他加盟了一家外资企业,凯能高科技工程(上海)有限公司,担任工业流体事业部的高级项目经理。在这里,赵黎明工作了整整5年。相比民企,这家跨国企业的工作确实挑战不小,赵黎明不可避免地遇到一些困难,理论和实践总有一定距离,需要对理论体系进一步丰富,对技术不断创新,对生产的各个环节严格管理。赵黎明通过和同事的接触、交流,加强学习和学术研究。短短的时间,他在工作中的突出表现得到了企业领导的肯定。
在工作实践中,赵黎明发现知识更新太快,尽管事业已经顺风顺水,他还是作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攻博。
其实,当时繁忙的工作和两地分居的家庭情况,对他的读博是一次巨大的挑战。攻博期间,他要同时兼顾家庭、事业和学业,特别是刚开学时他的儿子也刚好出生了。为了尽量不落下每一堂课,赵黎明常常一天之内在无锡、上海和其他城市之间连轴转。周日晚上回到无锡家里,第二天上午上完课,再坐火车到上海站,地铁1号线转2号线到张江,然后打车到公司,到公司办完事再打车到磁悬浮,坐磁悬浮到浦东机场,然后再飞北京,晚上到北京办好事儿已经是子夜了。在这段“很累很苦”的岁月中,赵黎明坚持了下来,用短短3年半的时间拿到了博士学位。
从总经理助理到外企高级经理再到企业总经理,拥有博士学位的赵黎明,无论是专业素养,还是管理经验,都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丰富的工程经验和管理经验,让他成为众多猎头关注的人物,经常有各种诱人的职位放在他面前。按说,这该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生活,但他已经在思考更长远的发展方向和平台。
其实,在赵黎明刚刚拿到博士学位的时候,导师就建议他可以考虑到大学里去发挥一下作用,把他丰富的工程经验和完美的食品专业培养背景结合在一起,在培养人才和促进科技创新方面有所作为。正巧,华东理工大学正委托赵黎明的导师推荐优秀师资人才,赵黎明听从了导师的建议,决定转型任教大学。
2010年4月,赵黎明被引进到华东理工大学。当老总变成老师,丰富的专业背景和社会阅历,在大学,赵黎明依旧是一个别人仰慕的“佼佼者”。
回归校园、尽心育人,培养出一批符合专业规律、产业实需的高端人才
回归校园让赵黎明开始认真思考起“学者”和“教育者”的身份和责任。他的背景和阅历,使他深知整个食品行业的学科发展方向和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因此,对食品领域科技创新的方向和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也更加清晰。“学科的发展必须符合其自身规律,还要符合产业实需,并紧扣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这样才能始终处在学科前沿、开发出企业实际需求和关注的科研成果。 ”赵黎明说。
在华理工,赵黎明组建了由8位教师、博士后和20多名研究生组成的科研团队,建立了华东理工大学发酵工业分离提取技术研发中心(行业技术中心)、华东理工大学——恒天生物基材料联合研究院、华东理工大学——长龙生物壳寡糖研究中心3个科研基地,形成了以“(膜及色谱)分离提取共性技术”为主体,以“生物基材料创制”和“海洋氨基寡糖提质增效研究”为两翼的研究方向布局,以应用为导向,注重学科交叉,突出工程特色。 6年来,他以第一完成人获得了省部级技术发明一等奖和科技进步一等奖各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入选了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和上海市曙光学者,成为国家高层次人才。
2015年对赵黎明来说,他用“最累的一年”来形容:辛勤的付出让他先后破格晋升为博士生导师和教授,获得了第二届“青年英才校长奖”,还在第九届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大会上荣获“2015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该奖项是由科技部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批准设立的社会力量奖,被认为是我国产学研界的最高荣誉。
作为一名博士生导师,赵黎明坚持以社会实际需求为导向,通过产学研合作的育人模式来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思维。他所带的研究生,几乎都有过产学研合作的经历,学生在企业中表现出的对专业的热情和实践创新的激情,也往往很受企业的青睐。就此,他还制定了研究生企业实习制度,规定研究生必须参与至少1项的企业横向课题研发。
在本科生培养方面,赵黎明多次担任班导师,2012年还被评为校优秀班导师。他特别强调国内外各种创新竞赛对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性。2010年以来,他坚持每年指导和大面积组织本科生参加全国及上海市的创新竞赛,并数次获奖。“通过竞赛与高手过招,让学生把自己学的书本知识运用到活生生的产品开发的过程中,让他们知道自己的不足和别人的优势,可以培养他们对食品专业的兴趣,激发创新实践的热情和兴趣。 ”
赵黎明确实是学生眼中的好老师。以至于在我们采访时,短短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内,他中途多个电话打断采访。等回来,在他的抱歉的话语中,方得知是学生咨询报考他研究生的事宜。
以学者的身份,赵黎明对家乡的关注更多了。家乡一别20年,儿时的印象依稀尚存。那时还基本上是以平房为主,街道比较少,整体比较落后。如今,赵黎明返乡发现,变化可谓翻天覆地。最直观的就是街道马路很多、很宽、很平整,而且延伸的很长,楼房很多,庆云已经形成了一个比较发达的现代化县域城市。
对家乡的关注,还体现在他不遗余力地以自身所学报效山东,报效德州。“因为所在的学科优势,和家乡的产业交集比较多,尤其是家乡的生物医药和食品加工产业。 ”赵黎明说。欣和企业、西王集团、百龙创园、绿健生物、龙力生物、山东卫康、万得福、润德生物、蓝山集团,等等,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山东企业,都是赵黎明的合作单位,他和这些企业都建立了非常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如功能糖制造技术、分离纯化技术、生物发酵技术等多项科研成果也在这些企业中成功转化。
2015年元旦,赵黎明获得了一个在他心目中非常重的荣誉——“第二届上海市山东十大杰出青年”。这也是家乡人民以及沪籍山东老乡给予他的充分认可和最高褒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