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当前位置:德周刊20160930期 >> 第03版:人物
王小敏:把珍贵史料送回故乡
作者:;2006年退休。

王小敏(左)向中共禹城市委党史研究室负责人展示王景云遗物


  □本报记者 屈大鹏 本报通讯员 赵帅
个人简介
王小敏,1946年生,祖籍山东禹城,内蒙古日报编辑部主任编辑。上海早期工人运动领导人、中共地下工作者王景云之长孙。 1966年进入内蒙古日报社,从事校对工作,后转入采通部进行编辑工作;1988年转到科教文艺部,担任文化艺术编辑、记者;2006年退休。
  曾获内蒙古自治区思想政治宣传工作先进个人、文化“三下乡”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9月11日傍晚,一位老人在禹城市中街道千户屯村的祖宅门前捧起一把沙土,细心的用手帕包裹好,装在胸前的口袋里,眼中饱含热泪,与前来为他送别的几位老人一一拥抱。
  在他眼中,德州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割不断的血脉亲情,陌生的是70年来首次踏足的祖辈故土。
  这位老人是上海早期工人运动领导人、中共地下工作者王景云的长孙王小敏,此次他和自己的三个妹妹王小英、王小燕、王小红不远千里从呼和浩特回到家乡禹城,不仅仅是为了寻根问祖,更是亲手将毛泽东、周恩来、陈云等人与爷爷通信的珍贵手书影印件捐赠给中共禹城市委党史研究室,填补了禹城市党史研究中关于王景云事迹方面的空白。
难忘爷爷教诲
  1946年9月,抗日战争胜利不久,美军将太平洋战场大量军用物资以联合国救济总署的名义向战胜国输送,当时王景云的次子王恩敏是联合国救济总署中共方面办事人员,随运输艇从上海向烟台出发,怀孕的妻子也陪他一道起行。许是海上颠簸的缘故,船还没靠岸,一个男婴便在这艘加拿大登陆艇上呱呱坠地,他就是王小敏。“我与山东的缘分,可能是从那时开始的,我出生后踏足的第一片陆地就是山东。 ”王小敏说。
  因为父亲工作的原因,王小敏出生后不久便被带回上海,生活了3年,直到北平解放,爷爷王景云积劳成疾,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都很惦记他,经中共中央批准,让他进京治疗,王小敏一家也随爷爷来到了北京。
  这是爷孙俩第一次见面。1940年起,王景云在周总理的亲自安排下,离开上海前往延安,先后在中央职工运动委员会、新华社任职,后又到东北解放区从事土改运动,9年多未与家人见面,直到王小敏已两岁,他才知道家里添了个长孙。“爷爷虽然疼我,但不溺爱,时常对我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 ”王小敏说:“爷爷享受组织上照顾的小灶伙食,却从不让我吃一口,而是领着我在空地上种些菜蔬,教我们间苗。我当时穿的小毛衣,都是爷爷在延安大生产运动时亲手捻纺的毛线织成。我到北京后就到了上幼儿园的年纪,入园前,爷爷给全国总工会幼儿园园长杨之华(瞿秋白夫人)打电话说:‘不能偏袒我的孙子,一定要严加管教。 ’”
  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中直机关和家属昼夜赶着炒黄豆,送往朝鲜当志愿军军粮。王小敏住的院落里一下子热闹了起来,“那时我很调皮,夏奶奶(革命娘娘夏韵秋)、张奶奶(秦邦宪夫人)在那里炒黄豆。而我却抓起一把黄豆抛洒着玩。爷爷见状怒不可遏,举起拐杖,虽然没有打下来,却把我吓坏了。”王小敏回忆道,和爷爷相处的时间虽不长,记忆只是断断续续模糊不清的,但这些生活中的小细节却令他终身难忘。“父亲本来进京后在三联书店工作,可爷爷听祝志澄(时任国家出版总署印刷出版局副局长)说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急需印刷出版行业的人才,便毅然决然让我父亲辞去三联书店的工作,到内蒙古支援边疆建设。 ”
文学情愫得赏识
  1952年,王景云逝世。 6岁的王小敏只好到内蒙古与支援建设的父母团聚,从此便在内蒙古扎根生活下来。
  在父亲工作的影响下,王小敏从小就对文学充满了热爱,语文是他的强项,可好景不长,因为那个时代的原因,他在呼和浩特第三中学毕业后便被迫辍学。“母亲当时一个月只有62元的收入,要养活我们姊妹7人,十分辛苦。 ”王小敏说,自己不得不参加工作,以减轻母亲的压力。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当工勤人员,平常送个信,发个公文,通俗的说也就是打杂的。但他并不甘于现状,利用闲暇时间读书学习,想要用知识改变自己的命运。“那时候学习很盲目,《苏联大百科全书》《中国通史》等一些文学、史学、哲学、美学、社会学等书籍和艾思奇的一些著作我都在看。”王小敏说,没有老师教,这些东西又过于深奥,当时根本看不懂多少。
  虽然从书本中汲取的知识很少,但王小敏不知道,自己的一举一动领导都看在眼里,看到这个小伙子这么热爱学习,1966年,领导安排他在内蒙古日报做校对工作,这一干就是10年。多年校对工作让王小敏的文字功底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到1976年,他被转入采通部,负责与通讯员联络、采访一些社会新闻和一些群众来信的回复工作。
  读者来信多是反映“电灯不明、马路不平”之类的小事,但王小敏却一直认真对待每一封信。“整理群众来信的时候,我发现有人反映包头固阳县一名副镇长借了老乡钱不还,我了解后发现情况属实,立即前往固阳纪委反映此事。”王小敏说,当时那位副镇长在纪委面前态度很好,表示会立即改正,但没想到他前脚刚走,又翻脸不认账了,这让王小敏十分气愤,又向固阳纪委寄去了一封措辞强硬的信件,表示要将此事登报曝光。“当时我只是一名普通编辑,根本没有那个权利,但信件送到,固阳纪委立即将此事解决。 ”
  1988年,王小敏转到科教文艺部,担任文化艺术编辑、记者。“一开始接触觉得陌生,时间长了,越发对文艺方面感兴趣。 ”内蒙古自治区每年要组织文化艺术慰问团到内蒙古各地农村、牧区、工矿、林区和部队进行慰问演出,带的都是内蒙古的一流演员,在这段期间,王小敏结识了许多作家、艺术家、文化工作者,德德玛、腾格尔等一批优秀的草原歌唱家都和王小敏成为了朋友。对工作的热爱让王小敏更加热情的讴歌草原文化,参与了内蒙古许多重大文化建设事业的宣传报道。
  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王小敏的身体状况已经不适合继续到处奔波,2000年时,王小敏回到内蒙古日报编辑部从事文化专版工作,任主任编辑,直到2006年退休。
  勤恳工作40年,王小敏曾经获得过内蒙古自治区思想政治宣传工作先进个人、文化“三下乡”先进个人、中宣部月评组对其主编专版的通报表彰、全国五省少数民族地区党报好文章二等奖等十多项奖励。他说:“如果自己能为第二故乡内蒙古做些什么,那么,这这股动力是先辈,更是故乡山东人优秀的遗传基因。 ”
难舍故乡血脉情
如今,古稀之年的王小敏虽与家人远居内蒙古,但这么些年来他和家人每年清明节都会前往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为爷爷扫墓,墓碑上“山东禹城”4个字却深深地烙在他的脑海里。从那时起,“到山东禹城寻根”成了他遥远而虔诚的梦想。“因母亲重病,我们无法远行,直至去年母亲去世,我们兄妹几人按照父母生前遗愿将他们的骨灰撒进长江与黄河,料理完后事,心中一刻也不能等。 ”王小敏说,从父辈起,因种种原因,家中已一百多年未回过家乡。
  今年9月,王小敏一行辗转与禹城市委宣传部取得了联系,表达了自己想要回到家乡寻根溯源的愿望。
  得知王小敏是王景云的长孙,禹城市委宣传部高度重视,由于王景云较早前往上海参加革命,之后再未返回过家乡,禹城市委党史研究室搜集到的资料十分有限,此次王小敏一行带来的珍贵历史资料和兄妹几人对爷爷王景云的回忆片段,成为了丰富王景云一生革命事迹的珍贵素材。
  9月11日上午10时,王小敏一行人来到禹城市委,与禹城市委党史研究室负责人进行了近两个小时的谈话,期间兄妹几人依次回忆爷爷王景云的点点滴滴,并将毛泽东、周恩来、陈云等人与爷爷通信的珍贵手书影印件捐赠给了禹城市委党史研究室。
  在收到这些珍贵史实材料后,禹城市委党史研究室负责人告诉了王小敏一个让他激动不已的消息,原来禹城市委宣传部经过多方打听,寻找到了王景云的亲弟弟王景雨的孙辈王奇山、王奇华兄弟二人,王家这一支这百年来都没有离开禹城,现今兄弟二人在千户屯村务农。
  15时,王小敏一行来到王奇山家中,一见面双方便抱在一起,热泪盈眶,久久不愿分开。“虽然与这对堂兄弟素未谋面,但血脉亲情让我感动。 ”王小敏说,虽然从未来过德州,但是家乡的一切都让他倍感亲切。
  和堂兄弟家人畅谈良久,王小敏被带着参观了爷爷曾经居住过的老宅,虽然几经翻修,但偌大的院落依旧散发着浓浓的沧桑,在院中停驻观看许久,王小敏慢慢蹲下,用手轻轻拢起了一把庭院中的泥土,细心包裹好后放入胸前的口袋。
  他说:“尽管我以后不一定有机会再回故乡来,但不管在哪,我都会带着家乡的泥土。有一天我化作一缕青烟,骨灰也要和这故乡的泥土埋在一起,永远不离开家乡的怀抱。 ”
更多>>  德周刊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王小敏:把珍贵史料送回故乡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3 版:人物】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