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当前位置:德周刊20160729期 >> 第01版:一版
送每个贫困学子进入大学门
□胥爱珍
  近日,本报联合市慈善总会、市总工会、共青团德州市委、市残联等单位,开展“助力寒门学子·圆梦大学”活动,呼吁社会各界人士献出一份爱心,帮助品学兼优、自强不息的贫困学子渡过难关,迈进大学校门。
  对于贫困家庭来说,培养一名大学生,不仅将改变一个人的命运,还给全家人带来希望。作为主流媒体,本报一直尽力发挥媒介作用,连续3年与相关部门、爱心企业、爱心机构等联手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助力寒门学子圆梦活动,帮助50多名学子解决了实际问题。
  教育事关一个家庭的未来,也事关社会长久发展。仅寄希望于“爱心援助”还远远不够。要从根本上解决这类问题,必须重视发挥政府及社会保障的作用。一方面,各地各级政府部门不能缺位,将帮助贫困学子与脱贫攻坚相结合,安排专门部门和人员,对辖区内贫困家庭及学子情况进行深入了解,探索建立贫困学子的资料档案,对建档家庭提供长期保障,为学子提供跟踪援助。另一方面,社会保障部门要设立专门帮扶资金,对贫困学子有针对性地帮扶。值得肯定的是,我市各级政府对此已经有态度有行动。多数县市区及乡镇、社区等建立起帮扶贫困大学生的制度措施,为辖区内的贫困学子提供了一定保障。
  值得注意的是,在为贫困学子提供物质帮扶的同时,也不要忽视对他们精神、心理上的关爱。尽管多数贫困学子具有乐观积极、自强不息的良好品质,但现实中,也有一些学子出现自卑、敏感等问题,这就需要学校与社会联手,助人与育人相结合,通过物质资助为他们“输血”的同时,也要通过精神援助帮他们树立自立、自强、自尊、自爱的意识和品格,用自己的付出和劳动赢取美好的未来。
更多>>  德周刊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送每个贫困学子进入大学门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1 版:一版】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