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下月,我市将进入汛期。目前,城区排水管网疏通、泵站设施设备全面检修、道路积水点改造等工作正有序开展——
未雨绸缪忙防汛

市政设施管理处工作人员检修七里庄泵站外排闸门


  □本报记者尹晓燕本报通讯员闫恒王磊
  5月17日,在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东方红东路, 4名市城管执法局市政设施管理处工作人员正在对雨水井进行清挖。对雨水井清淤,仅是我市备战城区防汛工作中最基础的一项。
  实施雨水管道建设工程、检修泵站设施设备、改造积水点……自今年4月份开始,一系列防汛准备工作便紧锣密鼓地开展起来,以有效应对城市防汛大考。
防患未然,疏通管网梗阻
  5月18日上午9时左右,在东风东路市行政中心附近,记者看到抓斗式清淤车把摇动着的“大手”伸到雨水井中清挖淤泥,然后把清挖的淤泥直接装入抓斗车后面的储泥斗,整个过程全部是摇控操作。
  自4月21日起,市城管执法局市政设施管理处采用人工与机械相结合的方式,对辖区 23条道路的2.7万余座雨水井进行第一遍清挖,同时,还对大学路、三八路、晶华大道等15条城市道路14.5万米排水管沟进行疏通。
  据市政设施管理处副主任杨立华介绍,我市地处平原,且南高北低,西高东低,中心城区略呈盆状,在短时强降水或过程雨量偏大时,易形成内涝。“只有提前做好防汛准备,方能防患于未然。”
  为此,除开展清淤工作外,市政设施管理处还对辖区内42座泵站的水泵、启动柜、配电柜和62孔节制闸门等设备进行检修,对10座泵站集水井进行清淤,确保汛期泵站设施设备良好运转,保证汛期雨水及时外排。
  改造积水点,告别“逢雨必淹”
  在市政设施管理处防汛办公室,记者见到了一张《德州市区防汛态势图》,在这张图纸上,一些路口被列为“易积水地段”。其中,如减河东大道三八东路桥涵、东风路地道桥、华联商厦路口等每逢大雨必淹的地段均在列。
  据杨立华介绍,这些路口容易积水,除因其低洼的地势外,有的还与外排出口受阻、排涝途径过长等原因有关。
  减河东大道三八东路桥涵,就是存有排水出口不合理、主排水管线过长等设计缺陷,一旦遇到强降雨就会造成主管道排水受限,外排时间过长,涵洞积水严重。目前,对该处进行改造,自三八路北侧泵站向东铺设直径450mm的雨水压力管道,接入三八路道路主排水,同时升级泵站压力水箱等配套设施,解决该涵洞的积水问题。
  此外,今年还对东风西路地道桥泵站出水口及新湖南湖西南角的溢流口进行改造,各建设叠梁闸一座,灵活控制该区域水位变化,提高东风路地道桥及华联商厦路口汛水外排能力。
  据了解,自2004年以来,经过不断投入建设,由道路排水、防汛排涝沟渠、调蓄水系、泵站、自流涵构成的中心城区防汛排涝体系基本形成,但仍有一个短板不得不正视,那便是雨污混流的排水体制,这使得沟渠的调蓄能力大大下降。正因雨污混流体制的存在,使市区产生一些易涝点和积水区域,其中晶华大道与红都路交叉口即是其中的一处。
  为此,今年投资1100万元实施晶华大道雨水管网建设工程,在晶华北大道东侧慢车道建设一条直径 1500mm,全长 2300米的专用雨水管道,计划6月底竣工。工程完成后,将有效解决周边区域汛期积水问题。
  数字平台实时监控,抢险队伍严阵以待
  在市政数字管理中心内,记者见到,透过一个大屏幕,便可对泵站及易积水点进行实时监控。这得益于数字中心防汛视频监控系统的运行,通过安装在城区的 69个固定监控视频点,可随时观察到重点区域汛情及各防汛抢险队工作情况,根据全局情况及时予以应对处置。
  此外,还有4辆安装移动视频的防汛车辆,随时将实时情况传送至数字中心,消除固定点视频盲区。通过防汛视频系统、对讲机系统,数字中心、防汛办公室、各抢险队伍形成了一个整体网络,可更加快速高效地发挥防汛抢险能力,确保市区安全度汛。
  足够的物资储备是确保安全度汛的重要保障。在市城管执法局市政设施管理处防汛物资储备库内,记者看到,各种防汛所需物资储备齐全,移动泵车、发电机、冲锋舟、橡皮艇、编织袋、铁镐等分类存放。
  据了解,目前,已建设防汛物资储备库2座,配备防汛抢险移动泵车3辆及吸污车、疏通车、污泥车等防汛抢险车辆63辆,储备移动电源车、潜污泵、冲锋舟、橡皮艇、对讲设备等应急物资。今年还将投资 12余万元购置对讲设备、编织袋、铁镐等,进一步补充完善防汛物资储备,为市区防汛工作提供物资保障。
  此外,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重新修订《防汛应急预案》,整编防汛抢险队伍,划分责任区域,明确分工,全面做好“防大汛、抗大涝”的准备。“目前,我们正在开展移动泵车、发电机、冲锋舟、橡皮艇等专项操作培训和应急抢险实战演练,强化各类设备的操作与使用,提高队伍的协作配合及应急抢险能力,为今年市区防汛抢险提供有力保障。”杨立华表示。
更多>>  德周刊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未雨绸缪忙防汛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2 版:社会民生】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