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当前位置:德周刊20160415期 >> 第06版:往事
武城县孟王庄村因教育人才辈出,在当地远近闻名——
600年书香造就“文化村”
□王有相
  武城县孟王庄村,在当地是有名的“文化村”。它的历史渊源,是与由河北省永清县迁来的王氏家族有着密切关系的。
  王氏家族于明成祖二年(1404年),由河北省永清县大王庄迁至现址。当时,由于朱元璋起兵推翻元朝以及“燕王扫北”,这两次战乱多年,造成中原广大地区人烟极为稀少,土地荒芜,民不聊生,土匪横行。明成祖为发展生产,巩固明朝统治,诏令实行全国性的迁民行动。王氏家族就是在这一大的背景下,由河北省永清县大王庄迁至现在的孟王庄的。
  先祖王朱氏,领着3个儿子王康、王宁、王保来到此地后,分别住进3个相邻的村庄,后称孟王庄、张王庄、丁王庄。王朱氏与其三子王保住丁王庄。
  王朱氏在河北大王庄时,为长房,后有二房、三房。当时王朱氏婆家是比较富足的人家。据本村王毓洵去大王庄寻根问祖所知,王朱氏娘家在当地不但富足,也是书香之家。她从小诵读诗书,为大家闺秀。因王氏三房姨太家庭不和,故王朱氏携带家中分得的银两和迁移补助款,领着3个儿子背井离乡。

  孟王庄的始祖,称一代太少祖王康,字大用,为长子。迁民时已婚配,妻万氏,也是原籍殷实人家的姑娘,能通背《论语》,详述《春秋左传》的故事。迁至孟王庄后即被村人视为文化家庭。为和当地村人和谐相处,王康一家在其母王朱氏的教导下,其子孙不忘读书,安贫乐道,乐善好施,勤劳节俭,并尽其所能帮助本村儿童读书学习,得到了当地村人的赞赏和拥戴。据《恩县志》载,当时的知县授于王康“乐善好施居士”匾额,悬于大门上方。王康之曾孙王光义,县志载为“县史官”;王康之孙王进忠经县童子试,考为庠生。王康之家,在兵荒马乱、战争频频、土匪横行,人人自顾不暇、饿殍遍野的年代,开荒种地,能过得殷实,不断书香,在当地有点名气,实属不易。当时村中各族均效仿之。
  及至这一王氏家庭第五代,出了个“大富户”王明详。
  王明详,据传为明代当地富家,邑庠生。在原恩县城、故城、旧城、四女寺都有他的买卖。并在四女寺运河码头搞漕运,向天津京城运粮、运砖瓦、木料。现武城县鲁权屯镇靠卫运河的几个村:苏厂、罗厂、辛厂、袁厂等,都因当时为京城烧砖瓦而得名。王明详抓住战乱之后大兴土木这一机会,大樑船往来于邓家口至京、津之间,从而发了大财。据村中老人传下来的话:王明详当时有40顷地。
  王明详富起来后不忘教育。他教育自己的儿孙子侄,“读书是第一要本”。为本村孩子能上学读书,王明详专修了一处四合院做学校,称之为“学宫”。按惯例,县一级才称学宫,而王明详称自办的学校为“学宫”,足见其财大气粗。不过他花自己的钱办学校还是值得后人称道的。在这处自办学校,他聘了两个教师,一位是他父亲王光义,是位老“四书”先生;另一位是当时县教官给他找的在县城较有名望的老师。从此孟王庄全村40多名孩子进了学校。天天听到孩子们的朗朗读书声,村人欢喜异常。办学费用皆出自王明详。当时恩县知县委人授其“耕读继世”匾额。王明详也因此在当地乃至全县出了名。
  正当王明详事业有成、蒸蒸日上之际,他突然去世。因其从商后家中地多、买卖多,比较富足,遭到本村一位乡绅嫉妒。出殡时,当王明详的殡棺行至这位乡绅房前马道时,该乡绅竟网罗势力拦道不让通过,非买此路不能通行。其子王琳、王璜、王琰据理力争,但终因对方势力太大,只好忍恨筹款买路,方才通行埋葬了亡父。封建社会,权贵邪恶势力的霸道行径,在王明详3个儿子的心里打下了深刻的烙印。他们决心办好学校,潜心读书,踏入仕途。长子王琳,子承父业,继续办学,经几代人的努力,王明详的后代人才辈出。

  至第八代,孟王庄王氏这支家族出了一位有功名且职务较高的人,他就是王信。
  王信,据《恩县志》记载,为贡生,字诚斋,生于乾隆八年。曾在河北当涂县任主簿,是在当地乃至原恩县较有名气的人物。在原恩县北门附近有一处“纪念馆”,纪念全县历史上有功名、有业绩贡献的56名人士中,他为其一。至建国初期,村中一些有文化的老人还对他念念不忘,述说他的一些故事。
  王信系王明详的曾孙,念其祖辈受辱之苦,自幼发奋苦读诗书,决心走仕途之路。他重建了王明详所创办的学校。为家人和村人的安全,在校内增添了习武房,请武师教授武当功夫,开孟王庄一代新风。后孟王庄出了几位武功较强的人,有的被外村大户聘去,组织民团,看家护院。从王明详至王信,在“学宫”内,共培养学生200余人,为提高孟王庄人的文化素质、道德修养、文化传承,起到了重要作用。孟王庄人的文化积淀由此越来越厚实。
  王信在河北当涂为官,每逢回家,总要了解本村各家族,哪些人因贫困或不重视读书而使孩子上不了学。得知情况后,即将族长召集来家,晓之以理,力劝村中族人重视孩子读书,并亲自登门了解民情、解囊相助。据传,得到他帮助的有王开宪、王献、王开统、王礼、王温、王朝相、王永谨等十几家,使孩子们各得其所。

  王信在外为官,其家境并不富裕,但仍不断书香。至其曾孙王春廷(王怀璨)时代生活更为贫寒,但耕耘不辍。
  王春庭,号杏林,名王怀璨,行三,生于嘉庆未年(公元1819年)。他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在其父王道明的教育培养下,自费求学,弱冠既考为府学增广生。当他竭尽全力应考乡试之际,其父病故。王道明是一位受乡里人尊敬的开明人士,自幼读书,为童子试庠生。生前曾多年在乡里创办私塾,聚集乡民学文习字,组织儿童入私塾。他健在时,孟王庄有私塾10多处,参与读书者50余人。正当王道明与其子王春庭创办塾学的兴旺之际,突遭横祸,家中几亩田产被两同乡恶人无理霸占,为此打输了官司。又因其子侄王金芝在组织民团与土匪的战斗中战死,在处理其丧葬时遭到恶人刁难,王道明贫病交加,含冤去世。临终前,嘱其子孙“为免家之不造,要殚心读书”。
  王春庭想挣脱寒门,更换门庭,但无资金,又惦念着家中两个弱子无力抚养,因此他料理完葬事,便辍学回乡。
  1840年的鸦片战争之后,伴随着西方先进科学文化的不断渗透,代表进步势力的封建知识阶层纷纷结社讲学,传播西方文化。他们以讲学的名义,讽议朝政,评论权贵,抨击当权势力。主张“开放言路,改革弊政”。
  在这个动荡的年代,觉醒的知识分子顺乎社会潮流,倡办新风,结社办学。原恩县、平原、武城、故城一带民间有识之士,积极组织各种学团、民学、兴办塾学、义学等。据《恩县志》载,“义学由地方急公好义之士,建置学舍,延聘师资,令贫寒子弟就学其中。立意极善”。清恩县知县陶熔之曾撰碑文云:“今人自为家学,各延师富者,得假馆而受业。贫者欲学而无资,随属有造,终归无成,实为可惜也。此义学不可不设也。 ”“多所义举或捐义款,或捐义田,择相当处所,以为造就人才之地。 ”
  辍学回乡的王春庭,过着自耕自食的清苦生活。他不忘自己的凄惨遭遇,决心要改变自己、儿孙、子侄、村人之命运。在各地倡办义学的感召下,他紧跟时代变迁,竭力创办义学。通过星夜奔走,逐户造访,竭诚劝说,组织全村八姓族人,筹措粮款,在村东择风水相宜之地,修筑了一处学校(北房3间、西房3间、东房3间、南房2间),大门口朝南,实在壮观。并置学田35亩,全村的儿童入学读书从此不花分文。并从故城申庄诚聘了申天锡先生,同本村的王森山一块来校教读,故于清咸丰初年孟王庄义学成立,至光绪三十四年,又进行了一次改建、修缮。

  据王春庭第四世孙王毓海(本文作者王有相之父)回忆,当时这所义学在原恩县特别在恩北一带是为首举。招纳的学生也不分本乡或外族,更不分贵贱,均可请求入学。那时,官府苛捐杂税多如牛毛,孟王庄地处恩北四女寺大洼,水旱虫灾频繁,殷实人家廖廖无几,前来读书的多是贫家子弟。每当遇到辍学的孩子,王春庭都解囊相助,在所不惜。据恩县县志记载:“凡乡族受业者极力奖劝,修脯在所不计。 ”王春庭并嘱二子金城、金阶曰:“吾性好读书,汝曹功名皆吾心所贯注者,善继吾志,使诸孙辈勿断书香,即吾孝子。 ”
  自此,王氏家族及同乡诸族,均世世书香。其长子王金城管理义学多年,考童子试为庠生,次子王金阶,乡试中举人。《恩县志》载:“其世世书香,皆公教养之力也。 ”因此,孟王庄被周围乡亲誉为“文化村”。这个在老恩县地被人称为“糖大老爷”的王金阶,与其兄王金城,在家境十分困难的情况下硬是供7个子侄、12个孙辈上学读书,崇尚节俭、自立求学,各得其所,这在当时40余口人一块过的大家庭来说,实在不易。
  自义学创办,到辛亥革命50余年间,先后有百余人学有所成,等级森严的科举制度的大门被孟王庄义学的学子们叩开了。据谱书记载和村中各族人追忆,自创办义学后,全村考中秀才、廪生、庠生、增广生功名者50余名,举人1名。
  王金阶,清乙酉科得中举人,丙戊入都考中八旗教习,庚寅任恩县教谕、夏津县教谕,任寅改委莱州府掖县教谕。宣统元年,重编修《恩县志》,任编辑主任。民国初年,任县议会议长兼县议会驻省代表。晚年任基督教德州卫氏女中学和博文中学汉文教员。因其长期从事教育事业且成绩卓著,当时省教育主管亲赐“传经北海”匾额(在莱州府任职8年)。
  考中大学者两名:王砺山,字岱如,号幼斋,南京金陵大学农学系毕业,长期从事教会慈善事业和赈济灾民工作,后长期做教育工作;王仁山,燕京大学经济系毕业,长期从事教育工作。
  这一大批文化学子的出现,为孟王庄文化村的形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到民国初年,高中、中等专业学校毕业生12名,高等小学毕业的60余名。到建国初年,仅600多口人的孟王庄,就有教书先生60余名,占总人口的十分之一。每年春节过后开学时,孟王庄的村前村后到处是接先生的车马驴骡,成为当地的一大景观。这些先生中,王春庭的父辈王道明、王道南、王道德的子孙居多。孟王庄另一王氏家族也一花绽放,在孟王庄义学的滋养下,闻名当地的“校长胡同”就出自这一王氏家族。她孕育了以王仲华、王仲文为代表的几位知名校长。
  在原恩县、平原、武城、故城这一广袤的大地上,孟王庄义学一枝独秀。勤劳智慧的一代代孟王庄人,辛勤耕耘,为孟王庄义学之花添土、施肥、浇水,使它茁壮成长。这支王氏家族也被称为“义学王氏”,其中王怀璨这一大家庭被誉为“书香门第”。在孟王庄义学的创建发展中,那些开拓者、呕心沥血辛勤操劳者、胸怀大义解囊相助者、一代代教导者,都永远值得我们纪念。而在这些先辈中,最值得后来人怀念的是王明详、王信、王道明、王春庭、王金城、王金阶和勤劳智慧先知先觉的孟王庄人,以及参与教会慈善事业、植桑养蚕多年捐资助学的王励山。

1885年,王春庭的长子王金城、次子王金阶先后考取秀才、举人后,在继续举办义学中,开始接受西学。 1898年康梁戊戌变法,清封建王朝被迫废除科举制度,诏令全国广设西学,举办学堂。金城、金阶兄弟捐资重修义学,扩展房舍,吸纳丁王庄、张王庄、陶店等邻村儿童入学,学生达六七十名。到光绪三十四(1908年),清政府迫于社会的人民大众对科学文化的追求,由政府出资办学,发展民众教育,一大批新学堂雨后春笋般地在广大农村发展起来。孟王庄便以义学为基础,成立了恩县(旧县治)二乡四图第一初等小学。
  辛亥革命胜利后,举国上下掀起了崇尚现代文明、学习科学文化的妇女解放运动,号召妇女解脱封建羁绊,冲出闺阁,走向社会,学文习武,振兴民族。孟王庄在兴办义学的几十年间,乡间民女也养成了学习文化的良好的传统,封建纲常未能压抑住妇女学文化、求解放的热情。 1908年,王金阶在任原恩县教谕时,经多方努力,在孟王庄西排创建了一处县立女子小学,其子王励山(字岱如)曾任该校校长并兼任教师,其子王封山、侄王镇山也先后在校任教。及至民国,这处女子小学改名为“恩县县立第二女子小学”。该校初建时,据恩县志记载有校长1人、教师2人,3个年级,女学生104人。县政府每年拨办学经费现大洋840元。至1920年,该女子小学与本村县立小学合并,通称恩县二乡四图第一初等小学校。孟王庄女子小学的建立,使大批女孩子得到了读书学文的机会。她们学到了知识,开阔了识野,放开了双脚(指妇女放脚运动),走向了社会。有的当上了人民教师,有的成为国家干部,成为恩县、平原、故城、武城一带妇女解放的楷模,开创了一代新风。
  孟王庄一个村两所学校,滋养培育了孟王庄一代又一代人,给孟王庄人注入了文化、知识、智慧、活力和紧跟时代发展的前进动力。她在较早的年代就实现、普及了小学教育,这是孟王庄人的骄傲和福报。方园几十里的人都说:“孟王庄出来个背粪筐的都会打算盘、读书、看报、写信。”事实也确是如此。这一历史和现实成果的得来绝,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它是孟王庄各氏族人600多年来不懈努力的历史积淀。

  建国后,孟王庄人继承发扬了历史文化传统,以新的理念和姿态兴办教育,更加注重孩子读书,出现了一大批学业有成的学子,他们迈向社会,为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贡献。据不完全统计,从民国初年至今100年间,孟王庄从事大、中、小学教师工作的146人,博士生、研究生40人,大学本科生、专科生已工作的99人,现在读的大学本科生、专科生26人,中专生43人。这些学子中,有建国初期的大学生王有桢、付秉甲。王有桢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后任武城县教育局局长,业务精湛,成绩卓著,在他执教期间,武城县升学率达到历史高峰,在德州市名列前茅。付秉甲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后长期工作于山东省委宣传部文艺处,此前长期从事大中小学的教育工作。上世纪60年代的大学生王有榜,西安交通大学毕业,曾在国家航天部门工作。改革开放后,孟王庄历史上第一位博士生导师王高升,现任天津科技大学教授,已成学校教学科研的中坚力量,多次赴美讲学……1980年后,先后踏入仕途并在市、县担任各级领导职务的有王庆荣、王庆菊、王洪春、王有相、王鹏、王玮等。
更多>>  德周刊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600年书香造就“文化村”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6 版:往事】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