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当前位置:德周刊20160226期 >> 第07版:柳湖
泉城的晚上
□孙庆玉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是人类几千年来的生活规律。但自从发明了电灯,情况就不一样了,人们的生活便向夜间延伸,生命似乎也就有了增值,尤其在城市,夜间生活更是丰富多彩。
  不说酒店里的热闹,不说茶楼里的静雅,不说千家万户电视屏幕的跳跃,单从外在看,城市里的公园、广场最能体现夜间生活的精彩。那里有唱歌的、跳舞的、卖小吃的、放电影的、散步的、闲聊的,利用器械健身的,还有的设有儿童乐园,各种玩具五花八门,孩子们更是乐在其中,真是一派盛世景象。
  当你走进公园深处,又是另一番场景,也可以说是别有洞天,小桥流水,有树有石,有花有草,高低错落,疏密有致。而且灯有多种,高的几十米,如同日月;中的两三米,一排排的像是哨兵;小的紧贴着地皮,方头方脑,它们各自发着不同的光泽,有黄有白,有红有绿,甚是好看。在它们的照射下,各种树木花草,亭台楼阁,变成了五颜六色的童话世界,恍如仙境,抬头再看那月亮似乎也失去了精气神,变得又小又淡,哪像小时候在老家看到的月亮,过去常说“月明星稀”,现在要说“灯明月淡”了。
  同是一个公园、广场,有动有静,有明有暗,人们各取所需,这要感谢那些造园的人们,在高楼林立、节奏飞快的城市里,给人们一块能够放松自我,心荡神游的宝地乐园。有人说,公园、广场,是城市肌体的调节器,是人们的精神家园,是物化的心性,是人化的自然,还有的说是天地人和谐,道家自然文化的体现,我看都有一定的道理。难怪历代的高官富贾都热于建园子,养天年惠子孙。不过,过去是少数人享有,现在是大众百姓都能享有,这是时代进步社会文明的一种标志。
  现在的泉城济南,已不是过去老舍先生笔下的济南了,不单有“一城山色半城湖”之美,不只有古城旧事之貌,南山北水已有了很大的改观,古址开放了,美景增多了,而且于中心城区先后建设了济南森林公园、小清河生态绿廊、济西国家湿地公园等多处公园绿地。
  当你离开公园回到楼上,居高下望,整个经十路又是一番美轮美奂的奇景,宽广的马路上,大小汽车铺天盖地,车子的灯光点线面相融,形成一条光流的江河。侧远看,来者,车的前灯形成流动的黄金珠;去者,车的尾灯形成流动的红宝石,像是摆动的巨龙,飞霞流翠,蔚为壮观……
  我在想,古代以人马战车的多少来衡量、标榜富有程度,常以百乘之国、千乘之国来自傲。照此来说,当下我们的城市,我们的国家算是多少乘之国呢?我看难以计算,说万乘之国、亿乘之国都不为过吧!
  总之,国之兴则民之福也。
更多>>  德周刊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泉城的晚上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7 版:柳湖】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