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网上应聘遭遇陷阱,通过中介求职无音讯——
假期找活儿 小心被“黑”
作者:马乐
  □本报记者马乐
  寒假来临,又到了大学生打工旺季,一些骗子把歪脑筋动到了这上面。近日,本报接到大学生投诉,称本想在假期找份工作,不料却遭遇陷阱,受骗上当。
网上应聘“打字员”被骗
“本想趁着假期打工赚点学费,不料却被人骗走了300块钱。 ”1月28日,德州学院学生小张反映。
  原来小张最近刚放寒假,在家上网时,看到一则招聘兼职打字员的信息,可以在家工作,每打1万字工资为800元。于是他便加了对方为QQ好友应聘了。
  对方简单询问了小张几个问题,就决定录用他,但是要求小张入职前先付“诚信押金”注册,等他离职时,退还押金,然后发来一个支付宝付款的二维码。小张也没多想,就通过支付宝付给对方200元。随后,对方又发来一则消息:通过EMS快递,将文稿快递过去,需要100元快递费用。于是小张又给了对方100元。
  两天后,对方告诉他,文稿已经到达德州,需要再交500元的“保密费”。“文稿都是知名作家的心血,为了避免他人非法使用,必须收取‘保密费’,工作结束后退还。 ”小张觉得交费数额过大,说不干了,让对方退还押金。没想到对方没有回音,QQ也离线了。
众多打工学生有受骗经历
  记者随机采访了30名大学生,23人有打工经历。大三学生小夏介绍,自己曾在一家中介公司交了150元中介费,对方承诺一有用工需求就立刻通知他。然而,等了半个多月了,仍毫无音讯,“每次打电话询问,他们都说还在找,后来就不接电话了。 ”
  在互联网搜索“假期兼职”,出现上万个相关词条。根据一则“DQ冰雪皇后假期学生兼职工作招募”广告提供的电话,记者与一名李姓经理取得联系,对方称只招学生,不收中介费。
  根据对方提供的地址,记者来到这家公司,对方先是询问了年龄、住址等信息,就开始介绍职位的薪资等情况。“上岗前要交260元费用,包括服装和培训费。交了钱就可以上班,上班地点会选择在离你家近一些的店面。 ”当被问到应聘后是否是在DQ工作,对方称DQ兼职已经招满,现在只有德克士还有空余职位。
  随后,记者致电DQ、德克士,对方称,根本没发过这样的招聘信息。德克士负责人称,每个分店的用工情况不一样,如要招人一般不会在网上发布信息,而是直接将招聘启事贴在店里,或者散发宣传页,上面写明店面的地址和电话。
要选择有资质的职介机构
  据了解,由于对市场信息不了解,很多大学生都选择通过中介公司找工作。黑中介一般都是拿出多家用人单位信息诱惑学生,之后以信息服务费、体检费和交通费等各种名目骗取钱财。工商部门表示,这些中介公司大多是一些社会闲散人员利用学生假期想打工的心理,大肆行骗,而且行骗手段也非常拙劣,大多流动“作案”,由于金额小、受害人非常分散、不易取证。
  假期打工,如何维权?记者咨询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工作人员称,大学生在打工过程中,首先应当注意职业介绍机构是否“三证”齐全(劳动、人事部门颁发的职业介绍许可证,工商部门颁发的营业执照,物价部门颁发的收费许可证),注意其收费标准是否合法,交费要索要票据,若遇到超标准收费可以要求退还。
  其次,应与用工单位签订书面协议,协议内容应包括工作岗位、报酬标准及支付时间等。学生最好结伴打工,一旦出现纠纷,其他人可作证,避免用工单位推脱责任。
  第三,不要轻信他人,如果遇到不合理待遇,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工商部门投诉,如果被骗或受到伤害,则应该及时报警。
更多>>  德周刊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假期找活儿 小心被“黑”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2 版:深水区】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