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当前位置:德周刊20160129期 >> 第03版:人物
笃学敏思矢志为文
——记中共中央党校文史部教授范玉刚
作者:李玉梅张晓航

范玉刚(右)与本报记者合影。


  

□本报记者李玉梅张晓航
个人简介
  范玉刚,1969年生,临邑人。现任中共中央党校文史部文学室教授,研究生导师。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外文艺理论学会理事、全国马列文论学会常务理事、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会秘书长。主要从事文艺学美学、文化研究和文化产业研究,主持包括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在内的十多项省部级以上课题。出版《睿思与歧误》《文艺学的境遇与范式转换》《道可道非——关于文化价值的祈向》《西方美学专题十五讲》《中国文化产业园》等专著多部。在《哲学研究》《文学评论》《光明日报》《学习时报》等发表文章300多篇。


  作为全国著名的科教文化区,北京市海淀区名校云集。这其中有一所特殊的学校,坐落于颐和园对面,大门两侧英姿飒爽的武警战士为其平添了庄重与威严——这便是中共中央党校。
  1月22日,记者在这里见到了本期德行天下采访嘉宾范玉刚,今年46岁的他是中央党校文史部文学研究室教授。多年前,记者就曾拜读其多篇关于文化及文化产业的文章,观点独到精辟,令人印象深刻。如今得见,范玉刚教授将其人生经历与学术观点娓娓道来,带给记者受益匪浅的一个下午。
年少有志,一心向学
  1969年7月,范玉刚出生在临邑县孟寺镇范楼村,父亲初中毕业后去了吉林省东辽县平岗煤矿工作,母亲在家务农。范玉刚的童年生活虽贫困,却弥漫着书香。“父亲有初中学历,在那个年代属于比较有文化的人,且熟读经典、尊师重教,从他的学识修养、为人处世等方面能看到孔孟之学的影响。小时候耳濡目染,自然多了几分对文化的敬重和敬畏。 ”小学在山东毕业后,1981年范玉刚去往吉林读中学,时时刻刻感受到父亲不同于其他人的读书人气质和儒家情怀,“记忆最深刻的是有一‘慎独’的条幅悬挂在内室的门楣上,父亲不时还讲起“孟母三迁”的故事,以激励我们好好读书。 ”
  范玉刚开始上学时,适逢文革结束,这为他创造了稳定的学习环境。小学、中学期间,范玉刚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每个学期末都能往家拿回很多张奖状,语文、历史、地理等课程尤其出色,作文常被当做范文。成绩优异之外更难得的是,读高三时范玉刚就已对今后的发展有了朦胧的筹划:喜爱文学,熟读唐诗三百首,尤爱宋词的婉约,使其立志发挥自己文艺理论方面的兴趣,通过继续考研深造,做一名能够发挥自己兴趣并有所长的学者。
  1987年,范玉刚考入吉林师范学院(今北华大学)汉语言文学系。当时的大学校园文学盛行,各种学生社团尤其是文学诗社非常活跃,在良好的时代氛围中,他一心向学,如饥似渴地读书、思考、写作。
  回忆起自己大学求学的日子,范玉刚特别感谢中文系的几位教师与四载同窗。其中,印象最深刻的是陆学明教授,他以意气风发的面貌和学者的睿智感染着每个学子;他曾在文艺典型论中提出特殊典型说,其创造性的思考方式和严谨治学的态度让范玉刚受益匪浅。二是几位以中师保送生身份上大学的同学,以其较为丰富的人生阅历和较成熟的社会经验,打开了另一番同学少有的境界。他们的成熟、学习刻苦,以及珍惜时光、对知识充满渴望,也成就了别有情趣的班级环境。在他们身边,范玉刚在思想上和精神上被染上了一层独特的奋发有为的“精神底色”,从而对知识、学问和未来人生发展的理解更为深刻。
  这期间,大学校园活跃的氛围使范玉刚时常浸润在校园的朗朗书声中,经常参与学校和社会的各种读书报告会,并发表演讲,亦开始尝试在各报刊发表诗歌、散文以及文学评论文章,并成为大学期间全年级唯一在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的学生,这篇题为《新时期探索小说艺术初探》的论文后来还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转载。
求知无涯,得遇良师
  1991年,大学本科毕业的范玉刚留校任教,成为中文系专业教师。即使在那个年代,本科毕业直接走上大学讲台的也并不多,足见范玉刚学业之优秀。
  工作稳定、可以安心读书写作,但范玉刚并不满足,他要实现高三时就确立的读研目标。于是,在工作之余,他辛勤准备,两年后如愿以偿,成为陕西师范大学的文艺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文艺美学,导师则是著名文艺理论家、美学家尤西林。“尤先生致力于人文科学信仰论与现代性理论相结合视角的文艺学、美学研究,成就斐然,堪称西北地区人文学术研究的标杆。 ”范玉刚说,“很荣幸,我是尤先生带的首届研究生,他的悉心指导让我有了长足进步,为此后的学术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我指引了明确的研究方向。 ”
  1996年范玉刚研究生毕业,他的硕士论文分为7部分,其中4部分都在国内学术期刊上得以发表,并在研究生毕业论文总结会上作了经验交流。之后,范玉刚留在陕师大人文学科研究所工作。
  从山东到吉林,再从吉林到陕西,范玉刚的求学之路跨过多个地域,在儒家思想中启蒙、生长、培育向学之心,扎根于东北黑土地进取、开拓、积极有为,而后在厚重的黄土中积淀了人生的沉着、厚德、社会担当以及使命感。
  在陕师大工作几年后,范玉刚又将求学的目光转向京城。“陕西虽然底蕴深厚,但信息相对闭塞,思想上趋于保守,学术上想有更大发展,要去一个更高、更开放的平台。 ”范玉刚把自己的新目标定为中国人民大学文学系,2000年,他成功考入人大文学系攻读博士,成为著名学者黄克剑教授带的首批博士生。“黄先生的学术思想博大精深,是一位打通国学、西方哲学及马克思主义哲学,并极具原创思想的大学者。尤其是他淡泊功名、一心向学的学者精神,深深影响了我的治学之路。从大学到博士,每个人生阶段都能得遇良师,对我来说是最幸运的事。 ”范玉刚说。
文与时新,笔耕不辍
  2003年,博士毕业的范玉刚接到多所名牌高校的邀约,最终他选择了中共中央党校,进入文史部文学研究室。中央党校作为轮训、培训党和国家的中高级领导干部和马克思主义理论骨干人才的最高学府,作为党和国家的思想库、智囊机构,其学术工作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重大现实和战略问题为重点,以调查研究为基础,努力结合国内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进行理论创新。这需要党校教师有宏观视野、世界眼光以及社会担当意识,更要有“党校姓党”的使命感。
  在中央党校,承担干部轮训、培训课程教学与全日制文艺学研究生教学的同时,范玉刚精于研究、严谨运思、勤于著述、成果丰富。在文艺学、美学等基础理论研究方面,他有近百篇论文在国内社科核心期刊发表并产生一定的社会影响。近年来,他在文化产业、大众文化,尤其是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文化政策及文化实践研究领域,不仅成果丰硕,更是以其学术影响力而成为学界公认的文化产业研究专家,曾参与多个省市的文化产业发展规划项目,并担任多个项目的评审专家,其研究成果曾作为内参被中央领导和相关部委领导批示。他曾多次主持省部级以上课题,并参与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我们一定要站在宏观角度,立足问题导向,关注社会和理论热点问题,在社会的喧嚣中发出权威主流的声音。 ”范玉刚说,自进入中央党校,心里就有一股强烈的使命感与社会责任感。为此,13年来,范玉刚目光如炬、笔耕不辍,不断有观点鲜明、见地深刻的文章见诸报端,社会和学界反响强烈。
  党的十八大以来,范玉刚多次在《解放军报》、《文汇报》、光明网、人民网、新华网等主流媒体上阐述“中国梦”的深刻内涵。去年10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三五”《规划建议》着重提出“在增强国家硬实力的同时注重提升国家软实力。 ”对此,范玉刚在《人民论坛》发文阐述: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最深沉的软实力;文化产业是软实力提升的重要载体和路径;对中国精神和中国价值最好的阐释方式是文化精品;要在文化创新中提高中华文化的全球影响力。
  面对各地政府发展文化产业热度空前甚至出现盲目性的现状,范玉刚明确指出:因理念的偏颇和理论的肤浅,尤其对文化产业的特性和发展规律认识不清晰,把握不准确,很多人对文化产业的理解浅薄化了。他认为,文化产业是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上的文化的传承、积累、创造的当代主导方式,它同样以出文化精品和名家大家为诉求目标,要在文化产品中融入人文情怀;文化产业要有自己的产业链和可赢利的商业模式,它不是文化加产业,或者简单地引入市场运作机制,发展文化产业要按照产业方式运作,但灵魂是文化。
  发稿前夕,正值“网友力挺六小龄童上春晚”事件发酵,面对记者的电话采访,范玉刚表示:“文化是一面镜子,要映照出一个民族的灵魂和精神。六小龄童饰演的美猴王是一个时代刻在民众心底的记忆和形象,值得我们好好传承和弘扬。这也是网友喜爱他的重要原因。 ”
  虽年少即去往东北,但多年来,范玉刚一直关心德州,对家乡的点滴变化和大小新闻格外留心,且每年都会返乡省亲多次。
  对于德州的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发展,范玉刚有自己的建议。他认为,德州拥有丰富、独特的文化资源,具备优越的区位优势,可以借助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机遇,以文化创意和科技创新为突破口,德州具备了弯道超车的条件;德州应梳理现有的文化资源、摸清家底,针对自身的本土文化特色和文化产业的现代发展趋势,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道路和主导产业,不必追求面面俱到或者所谓的门类齐全,而是要培育主导优势特色产业,要把细节做优做实,形成本地人自豪、外来人羡慕的文化高地,这才无愧于德州——有德之州的文化感召力。
  采访的最后,范玉刚在记者带来的题词簿上写下:“愿德州在新的崛起中成为有影响力的品牌城市,祝家乡人民生活越来越美好。 ”表达了对家乡及家乡人的诚挚祝福。

更多>>  德周刊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笃学敏思矢志为文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3 版:人物】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