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当前位置:德周刊20160122期 >> 第05版:往事
稽古堂村闻鼓声
□齐宝江李世英
  稽古堂村位于陵城区宋家镇的南端,村碑立在249省道的东侧,上面说:“因此地近邻古重平城遗址,设有击鼓堂而得名,后谐音稽古堂家庄。”可是,附近的村民却习惯称之为“稽关堂”。这其中有些什么故事呢?
  稽古堂村古时候有一条南北官道,沿路向北12里到原重平城(今崇兴街村)。据史籍记载,西汉刘邦时设置重平城,为县邑侯国,隶属渤海郡。东汉时光武帝刘秀曾把张万封为重平侯,一直到北齐天保七年(公元556年)县城才废止,共有700多年的历史。
  稽古堂村与古城相距这么远,当年在此建一座“击鼓堂”是干什么用的呢?
  当地传说,在一个寒夜里,天上突然传来“隆隆”的雷声,冬天打雷是很怪异的事,村里的人们躲在屋子里惊慌不定。击鼓堂上值守的人误把响雷当成了鼓声,跟着敲起大鼓,随之远处也响起“咚咚隆隆”的鼓声。不一会儿,就听见官道上抓贼的差役们骑马而过。就这样,雷声、鼓声、马蹄声闹腾了一宿。事后留下一句俗语:“冬天打雷,遍地是贼。 ”
  经考证发现,原来“击鼓堂”所在之处是汉代的一座“亭”,属于半军事性质的治安机关。自秦始皇一统天下,开始加强法制建设,施行军政分权。汉承秦制,朝廷有丞相、太尉,县中有县令、县尉,县尉分管治安,直接领导乡里的“亭”。
  《续汉书》上说:“每十里一亭,亭有长,以禁盗贼。”每座亭有亭长一人,亭侯一人,亭卒数人。亭长是个胥吏,并不是大官,负责维持一方的社会秩序,刘邦就当过秦朝的亭长。《汉官仪》载:“亭长课徼巡。尉、游徼、亭长皆习设备五兵。五兵弓弩、戟楯、刀剑、甲锴、鼓。 ”遇有情况,亭长便击鼓报警。汉代的10里约等于现在的6里,6里远可以鼓声相闻。
  按稽古堂村与古重平城的距离计算,中间正好还有一座亭。亭的名字为什么没有流传下来呢?这是因为设亭的制度自三国时期开始废弃,到晋代已经不复存在了,于是,前代旧称的“亭”逐渐被人们遗忘。因为“击鼓堂”是亭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后人用它代称“亭”算是抓住了关键。
  那么,“稽关堂”的叫法又有何道理呢?为什么专用“稽”字呢?稽古堂村的交通位置一直非常重要,汉代时它的南边另属平原郡,这里正处在郡、县的双重边境上,到今天还是宋家镇与糜镇的边界。当初驻守在“亭”中的亭长等稽查人员在此负责盘查,延续到后来的几个朝代,“击鼓堂”仍可能作为一道关卡,所以人们叫这个地方为“稽关堂”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更多>>  德周刊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稽古堂村闻鼓声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5 版:往事】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