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当前位置:德周刊20160122期 >> 第05版:往事
张汉桥的由来
□李月


  禹城东北部距市区5公里的徒骇河上有一座大桥,名曰张汉桥,也曾叫广通桥,史载这座桥已经有500年的历史了。
  此桥位于316省道禹城与齐河交界处,横跨徒骇河,是连通禹城与临邑两县市的交通枢纽。在鲁北,尤其在禹城,这座桥是颇有名气的。
  其实这里原本并没有桥。东起武定府,西至东昌府有一条横贯鲁北大地的官道,一进入禹城地界,便被流经禹城而注入渤海的古漯河(今徒骇河)拦腰截断,于是这里就成了东来西往的渡口,来往客商、车马行人等只能靠大小船只摆渡,其交通之不便程度可想而知。
  明朝成化年间,河西刘庄有一位姓张名汉的大善人,看到往来客商车马难行,且时有因失足落水而溺亡者,毅然出资购置砖石木料,召集民工修建了一座九孔桥,并在河西路南修建了一座真武庙,以镇桥河。往来客商及当地百姓无不欢欣,张汉名声大震,人们便不约而同地称此桥为张汉桥。
  后来,有一年的夏秋之交,河水暴涨,有一段桥面被严重损坏,刘思孝、张士儒等义士出钱补桥并加添五孔,修成十四孔桥,比原来更壮观了。
  到明万历三十二年(公元1604 年)秋,阴雨连绵,河水猛涨,又将桥冲塌。以刘豹、张茂芳等义士为首,成立基金会,召集乡民重修大桥,且增添二孔,遂建成十六孔大桥。
  为表彰张、刘诸君先后数次修建增补桥梁之义举,颂扬他们的功德,众乡绅恭请赐进士第巡按山西监察御史临邑邢侗撰写了纪念碑,并根据文人雅士们的提议,将桥名改为广通桥,碑名曰《重建广通桥碑记》。可是人们仍习惯叫它张汉桥,至今亦然。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日军侵入中原,出于军事侵略及经济侵略之目的,奴役当地百姓为他们扩修从临邑至禹城火车站的公路,并在原张汉桥北约一公里处修建了一座五孔石桥,当地老百姓称之为“洋桥”。
  直到上世纪六十年代初,随着徒骇河的拓宽加深,原来的旧桥和“洋桥”一并拆除,代之而起的是钢筋水泥浇铸的现代化大桥。
更多>>  德周刊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张汉桥的由来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5 版:往事】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