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晨(左一)采访鲁能泰山队原主教练桑特拉奇。
到“南水北调”工程现场采风。
与中国三位第一代潜航员唐嘉陵、叶聪、付文韬合影。
随“蛟龙”号在太平洋科考。
参加走进“大义齐河”文学采风活动。
个人简介
许晨,1955年8月生,陵城区人。 1989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中国报告文学学会理事,山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文学期刊编辑出版委员会主任,《山东文学》社原主编、社长,国家一级作家职称,青岛市第十二届政协委员。出版有《居者有其屋——中国住房制度改革纪实》《人生大舞台——“样板戏”启示录》《血染的金达莱》《火泉》《巍巍“泰山”》《真情大援川》等多部长篇报告文学。电视文学剧本《战歌没有消逝》《鲁氏兄弟》(合作),专题片《呼啸的箭》《走过罗湖桥》《大江入海流》等。作品曾获得第五届“冰心散文奖”、《人民日报》文学版一等奖、全国晚报连载作品一等奖、山东省精品工程奖、“中国梦”征文一等奖、全国海洋文学大赛特等奖等,并入选《山东新文学大系》。在长期的文学编辑生涯中,组织编发了大量优秀作品,培养了众多青年作家和文学新秀,曾获山东省优秀编辑奖。
初见许晨,恰逢其作品《你好,中国“蛟龙”!》在第五届“岱山杯”全国海洋文学大赛上载誉而归,获得本届大赛特等奖,也是最高奖。这是许晨跟随“蛟龙”号远航太平洋,深入一线深刻体验的成果。“笔墨当随时代”,许晨始终是站在时代风口上的瞭望者。
写作,是许晨的一生挚爱,在机床隆隆的车间里,在战旗飘飘的军营中,他都是一名酷爱文学的业余作者。上个世纪90年代初,他成为文学编辑和专业作家,曾获得全国冰心散文奖、山东省精品工程奖等各类文学奖项。
儿时播下文学梦
读书,是许晨记事以来就有的嗜好,还不识字的时候,小人书就已不离手。那时街头的书摊旁,一分钱看一本书,他把压岁钱拿出来,一蹲就是大半天。
上小学后,许晨对语文课情有独钟,每次开学时发下新课本,总是迫不及待地浏览一遍,但还是不过瘾,从同学那里借来的各种课外书,经常半夜躺在被窝里打着手电悄悄看完。小小年纪,他就把《西游记》《林海雪原》《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作品读过了。
许晨母亲工作的工厂里有一个职工图书室,管理员与许晨母亲是好朋友,听说他爱看书,便破例对他敞开了大门。童年,他的课余时间几乎在那里度过。其他小孩在捉迷藏、斗蛐蛐的时候,许晨一个人在那里读书,忘了时间,仿佛周围一切都与他无关,看到有趣的地方捧着书大笑,动情时则潸然泪下。“小时候看书就是看故事、看热闹,从没想过将来会当作家。 ”许晨笑笑说。书看多了,他总是跃跃欲试地想写些什么。班主任兼语文老师邢桂兰对许晨的文气颇为欣赏,常常给予高分,有时还当作范文在班上朗读。
一粒写作种子就在那时种下,等待着萌发、成长。
上世纪70年代,许晨爱上诗歌散文创作。“文革”期间,许晨进入工厂做学徒工,自告奋勇写黑板报。后来,他多次自嘲是“在黑板报上成长”的作家。
那时,山东作家最大的愿望就是在《山东文学》和《大众日报》文艺副刊上发表文章,许晨也不例外。 1975年3月2日,他的一组散文诗《风雷篇》在《大众日报》文艺副刊发表。刚刚20岁的他,几乎走到哪儿都带着这份报纸,端详着作者栏“工人许晨”四个字,不知兴奋了多久。随后,他的作品《青春篇》《金色的十月》又相继登上《大众日报》文艺副刊,而且都在头条位置。
许晨从不放过任何一个学习的机会。1975年12月,山东省文化局创作办公室在泰安召开全省创作会议,培养工农兵作者。许晨作为工人代表参加。开诗会时,许晨的即兴诗作引发共鸣,时任省创办主任的郭澄清十分关心这位小老乡。许晨回忆说,他从郭老身上学到很多。后来,许晨在《山东文学》任社长时,力主举办全国性的“郭澄清农村题材短篇小说奖”征文大赛,以表达师恩难忘的心意。
1978年,许晨去北京参观军事博物馆,面对战争年代的革命文物,心潮澎湃,作了一组小诗《难忘的岁月》,登上了《山东文学》诗歌栏目,时任《山东文学》副主编苗得雨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此时的许晨,已成为省内小有名气的业余作家,但他在等待一个机会,一个让自己有质的提升的机会。
热血从戎不弃笔
机会很快来了。 1979年5月,济南军区空军政治部招收创作员,许晨被特招调干入伍。他怀着满腔激情深入部队体验生活,采写文学作品,先后在《空军报》《解放军文艺》《解放军报》《前卫报》发表了一些诗歌、散文作品。
许晨从未满足于眼前的成绩,相反,学习专业知识的渴求越发强烈。1987年夏天,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招生。许晨积极报名,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并得到时任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主任、著名军旅作家王愿坚的赏识,从而开启了正规学习文艺理论的大门。
脱产两年,带薪上学,还可随时向名家请教,在许晨看来,这是难得的机会,他一头扎进教室、图书馆,边学习边创作,不断拓宽自己的“文路”。
1988年初,得知烟台市率先实行住房制度改革,许晨便利用寒假去采访,写出了长篇报告文学《居者有其屋》,发表在《中国作家》杂志上,并由华夏出版社出版单行本。这是许晨的第一本书。恩师王愿坚专门写下序言,激励他“笔墨当随时代”。书中预言“房改的方向是走向商品化”,如今早已变成了现实。
许晨就读的解放军艺术学院,曾是样板戏剧团的宿舍,在那里他经常看到京剧名角刘长瑜、浩亮等人出入,便萌生出采写关于“样板戏”幕后故事的想法。 1988年秋天,许晨着手落实这一计划。他利用课余时间,接连跑了《红灯记》《沙家浜》《奇袭白虎团》等剧组,采访了许多主创人员,而后挥笔疾书。一年后,20多万字的报告文学《人生大舞台——“样板戏”启示录》完成,由《十月》杂志摘要发表后引发轰动,全国几十家报刊转载、连载,黄河出版社还出版了单行本,深受读者欢迎。作为首部全景式描写“样板戏”现象的报告文学,这篇文章先后获得全国晚报连载作品一等奖、山东省优秀报告文学奖,并在新中国成立五十周年之际入选《山东新文学大系》,许晨也因此成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结缘《山东文学》社
1991年,军艺毕业的许晨被提升为某部宣传股长,授空军少校军衔,但由于酷爱文学,他谢绝部队首长的挽留,转业到《山东文学》担任编辑部副主任。由业余作者到专业文学编辑,许晨在文学旅程上转换了角色,但他始终牢牢握紧手中的笔。
那些年里,许晨一边组稿编稿,一边深入改革开放第一线,专心从事喜爱的报告文学写作,几乎每年都出一本书。反映济钢集团改革发展的《钢铁铸造的岁月》(合作)和描写鲁能泰山足球队夺取“双冠王”的《巍巍“泰山”》先后获得山东省精品工程奖。“非典”疫情突袭时,许晨与几位作家临危受命,前往一线采写山东人民支援北京和全国抗击“非典”的报告文学,在《人民日报》上发表。 2008年四川发生大地震,许晨及时赶赴灾区,写出了齐鲁儿女支援灾区的长篇报告文学《真情大援川》……
因为是文学编辑,培养文学新人,推出精品佳作,繁荣山东文学事业成为许晨义不容辞的责任。每年经他和同事们编选的作品都有不少被全国性报刊转载,获得各种文学奖项。他一心一意做好编辑工作,不断深入生活写作。 1995年,不满40岁的他,被破格晋升为文学创作一级职称。
如此,许晨在《山东文学》整整工作20年,由编辑部副主任、主编助理、副主编、执行主编、社长一路走来。在此期间,他组织发表了全省各地各系统作家诗人的大量好作品,为繁荣我省文学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2006年,许晨被山东省期刊协会授予优秀编辑奖。
2008年11月,许晨开始全面主持《山东文学》社工作。“不当家不知柴米贵”。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始,《山东文学》在全国文学期刊中被率先推上了改革潮头。经费“断奶”,编辑缺乏,在职人员与离退休干部比例倒挂,特别是作为纯文学期刊,在商品经济冲击下鲜有竞争力,步履维艰。许晨义无反顾地挑起了这副担子,他带领全体编辑锐意改革,成立《山东文学》理事会,开办山东文学官方网站,举办文学笔会,多方筹措资金。一番努力之下,《山东文学》迎来了新的局面。他们不但在经费拮据的情况下,保证刊物正常运转,而且稿件质量上了一个台阶,被《小说选刊》《小说月报》《散文选刊》等报刊选载大量作品,创历史新高。《山东文学》先后荣获“山东省优秀期刊”和“华东地区优秀期刊”荣誉称号。许晨本人被评为“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工作者”。
2009年山东省作协面临换届,因工作成绩突出,许晨在民主推荐中获得高票,经过上级领导机关严格考查后列为候选人,最终当选为山东省作协副主席,他深感肩上的责任重大。许晨除在主席团任职外,还兼任《山东文学》社社长、党支部书记,省作协机关党委委员。他率领全体编辑再接再厉,锐意进取,掀开了《山东文学》新的一页。
近年来半岛蓝色经济区高速崛起,许晨觉得如果能够见证和记录这一切,将意义深远。与此同时,《山东文学》聘请了著名评论家、省作协副主席李掖平为主编,许晨与她配合默契,杂志社走向良性循环。向往大海的许晨再次作出了一个重要选择,辞去《山东文学》社社长职务,于2011年调到青岛市文联,从事专职文学创作。
这几年,许晨致力于海洋文学的创作和研究。在《人民日报》发表的散文《青岛的记忆》,是他在参观青岛档案馆图志展览后所作,以古观今,抒发了青岛人民实现蓝色大跨越的豪情壮志,作品获得了全国第五届冰心散文奖。 2014年,许晨受国家海洋局之邀,跟随“蛟龙”号前往太平洋科考,经历了台风、巨浪等恶劣天气的考验,写出了一系列散文和长篇报告文学,其中《第四极——中国“蛟龙”号挑战深海》在《中国作家》发表,著名评论家李炳银专门撰文给予好评。
“远近看许晨,机敏有精神。编写两只手,得失一寸心。 ”这是他的老师、德高望重的军旅作家李心田先生为许晨所作五言诗中的句子,也是对他文学生涯的高度概括。
魂牵梦萦故乡情
许晨的老家在陵城区,父亲许焕新早年曾在德州工作20多年,他也在这里度过了自己的童年和少年时代,与德州有着深厚的感情。虽离开故乡多年,但只要有机会,许晨就想“常回家看看”。
上世纪80年代初,许焕新曾任齐河县委书记,那时许晨正在济南军区空军某部服役,节假日常常到齐河探亲。他见证了在联产承包责任制期间,父亲带领全县数十万父老乡亲扬眉吐气地搞生产的火热情景,农民平常日子也吃上了白面和猪肉,至今仍念念不忘。上世纪90年代中期,许晨转业到山东省作家协会工作后,恰逢调配干部下放挂职锻炼,他被任命为齐河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分管新闻报道和群众文化工作建设,经常走乡串户跑基层,曾在这片土地上洒下辛勤的汗水。
儿时的记忆与工作经历相互交融,构成许晨对家乡深深的眷恋。他时刻关心家乡的发展,默默关注家乡的变化。
2013年春,许晨应德州市作家协会和齐河县委宣传部的邀请,再次踏上故土,与来自中国散文学会的几位散文家一起,参加了“走进‘大义齐河’文学采风活动”。其间,他们参加了“大义齐河”建设交流会,与部分道德模范人物进行座谈,为刚刚评选出来的“齐河十佳少年”颁奖;并且参观了英模及革命烈士纪念馆、新农村城镇化社区、现代农业园和树立着“黄河之星”雕塑的红心广场等等。所到之处,耳目一新,一个有情有义幸福美好的齐河,清晰地展现在许晨面前。对于齐河乃至整个德州的变化,他由衷地感到骄傲和自豪。
采访结束时,许晨诚恳地让记者给家乡的父老乡亲问好,并热切地表示:“只要有机会,我愿为家乡的文学事业尽一份绵薄之力。 ”
□本报记者王倩倩滕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