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当前位置:德周刊20151127期 >> 第03版:人 物
朱殿封:翰墨慰忠魂
作者:任立松宋延涛张晓航







  个人简介
  朱殿封,男, 1955年9月生,大学文化,中共党员,山东省乐陵市丁坞镇 (原杨盘乡)纪家楼村人。 1972年5月开始写稿。曾在乐陵县委宣传部、德州地委宣传部从事新闻报道工作。 1986年5月起任山东省委机关报 《大众日报》记者、主任记者、高级记者至今。
  朱殿封从事新闻工作40余年来,采写的作品曾获“山东省好新闻”“华东九报头条好新闻”“全国好新闻”等。 1995年被授予 “山东省职业道德十佳标兵”荣誉称号。 1994年出版新闻集 《不了情》,2002年出版游记《月影沙韵》,2009年出版游记《走进离太阳最近的地方》,2010年出版地方历史传志 《古镇杨盘》。
  12万字、15个整版、一段悲壮的冀鲁边区抗战纪实……这是今年刚满60周岁的《大众日报》记者朱殿封送给自己的一份退休礼物,但现在看来,它的意义已超越初衷,成了一部气势磅礴的冀鲁边区抗战英雄史诗。
  从2月11日开始,《大众日报》开辟的《大刀进行曲·庆祝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栏目陆续推出了朱殿封撰写的15个整版报道,宏大而细致地再现了冀鲁边区可歌可泣的抗战岁月,朱殿封那挥洒自如的语言、生动传神的描述,将读者带回到那个荡气回肠的年代,与那些特点鲜明而又栩栩如生的英雄人物产生了对话与情感共鸣。
  15篇报道尚未刊载完,就已经在我市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 9月22日,市委宣传部专门组织有关专家学者召开“冀鲁边抗战宣传暨《大众日报》朱殿封抗战报道研讨会”。与会专家学者一致认为,报道不仅对挖掘冀鲁边抗战史实作出了贡献,更是创作出了一部冀鲁边区抗战题材的精品,将对提高冀鲁边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产生深远影响。
由来已久的心结
  无论从哪个方面讲,冀鲁边区太需要这样的一部黄钟大吕了!
  在过去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作为山东五大抗战根据地之一的冀鲁边区并不为外人所熟知。“一个重要原因是宣传不够。 ”朱殿封对此颇为痛心,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乐陵人,他是听着八路军抗日名将肖华的英雄故事长大的。
  众所周知,冀鲁边区是“七七事变”以来中国共产党在华北创建的第一个抗日根据地,这片枣香弥漫的热土,曾埋下多少烈士忠骨,哺育了多少铁血男儿,根据地人民更是付出了巨大牺牲,但由于挖掘宣传不够,这里面的故事正在被无情的时间慢慢尘封。
  “这成了我的一个心结。 ”朱殿封认为,让外界了解家乡抗战史的最佳方法之一,就是创作出高质量的文学作品。比如,说起鲁南,人们会想起《铁道游击队》《血战台儿庄》;说起胶东,人们会想起《苦菜花》《山菊花》《迎春花》《地雷战》;说起冀中,人们会想起《地道战》《烈火金刚》《平原枪声》等等。
  “然而说起冀鲁边区呢? ”朱殿封想了又想,比较有影响的仅有《大刀记》,再没有第二部了。即使是《大刀记》,也仅仅描述了一个县大队,远不是广袤冀鲁边区。许许多多悲壮的抗战故事,仍然散落于浩如烟海的史料和人们的记忆中。
  朱殿封希望有人来书写它!他甚至亲自邀请过一些作家,但都未能如愿。
  其实,朱殿封本人也曾经想尝试写。40多年的新闻从业生涯,他一向笔耕不辍,不但写出了“山东省好新闻”“华东九报头条好新闻”“全国好新闻”,还结集出版了《走进离太阳最近的地方》《乡村里的二十四节气》等散文集,写作水平在业内有口皆碑。
  但是,他总觉得欠些火候,迟迟没有动笔。直到近两年,德州建设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发展红色旅游和经济,并提出“南有沂蒙山,北有冀鲁边”,才又一次激发了他创作的欲望。
  从2014年下半年开始,朱殿封开始搜集冀鲁边区的抗战史料,他当时的想法是,即使写不出来,能给后来人提供些资料,也不枉辛苦。
  今年年初,《大众日报》开辟《大刀进行曲·庆祝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专栏,朱殿封抓住时机,下定决心动笔。
  适逢朱殿封要退休的一年,他将自己比作“天空中一颗即将坠落的流星”,而撰写冀鲁边区抗战报道就是“坠落前的最后一道闪亮”。这,倾注了一个新闻工作者最饱满的热情。
  他给这组报道做了一个定位:以新闻报道的形式,再现70年前冀鲁边区军民浴血抗战的悲壮历史,告慰先烈,激励后人。
全景展现冀鲁边抗战
  写,就要把冀鲁边区全景式展现出来。在翻阅了大量的史料后,朱殿封渐渐理出了思路,确定了3个写作方向:既要写重要人物,比如抗日英烈;又要写重要事件,比如抗日军政干部学校、回民支队等;还要写重要方面,比如八路军女战士、统战代表等。除了这3个方向,还要写两篇大综合:《国恨家仇》——反映日寇“三光”政策、奴役、奴化中国人民的罪恶;《英雄民众英雄兵》——讲述冀鲁边区人民和普通战士的抗战事迹。这个框架基本涵盖了冀鲁边区斗争的各个侧面,构成了一幅波澜壮阔的抗战全景图。
  为了最大限度地获取材料,朱殿封向许多亲朋好友求援——市党史研究室主任刘宝良、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原副书记张铭著、市教育局原局长高立泉、宁津县政协副主席李风军等等。有的帮他借来回忆录,有的帮他找来回忆文章,有的给他搜集了十几册文史资料。“他们给了我力量,使我意识到,不是我一个人,而是一大群人在做这件事情。”朱殿封说,这让他有了更强的使命感,督促他一定要尽全力创作这组报道。
  为此,朱殿封力求准确把握当时抗战政策的总基调,他一边写稿,一边认真学习了毛泽东的《论持久战》《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以及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蒋介石的《对卢沟桥事件之严正声明》《放弃武汉后的形势与当前的紧急任务》等文章,努力站在当时的背景下审视历史,这在提升朱殿封抗战报道的历史现场感的同时,保证了总基调不偏离。
严谨态度推敲历史
   “写作抗战报道,是一个走近历史、还原历史的过程。我要求自己必须对历史负责、对当事人和事件负责、对后人负责,一定要事实真实,表述准确。”朱殿封说,这成了贯穿他写作过程的原则。
  他不把这些报道看作普普通通的报道,而是在弄清楚每一个人、每一个事件的真实情况上下功夫。所以,每次他都是围绕所写的人或事,从十几本或几十本资料中,最大可能地将星星点点的历史珠贝打捞上来,再认真地筛选、辨析、凝练,使每篇文章都成为当前对一个人、一件事最全面的报道。
  虽然报纸整版所需文字不过8000字左右,但是朱殿封的初稿平均字数都在1.3万左右,最长的近1.8万字,在此基础上,再精雕细刻出一件件精品。
  他每写一篇,都要对文中涉及的时间、区域、地名、村名、人名想方设法地进行核实,对原始史料进行了仔细的推敲求证、纠错补充。
  比如《三英擎战旗血染冀鲁边》一文中,关于抗日烈士杜子孚的牺牲地点,有两种说法:杜子孚的儿子杜书瀛在一篇回忆文章中说,父亲的尸体是在半人高的麦子地里找到的;而许多相关报道的说法是,杜子孚与石景芳一起,在一处坟地里与敌人拼刺刀时牺牲的。
  到底哪一种更为准确,更符合事实?朱殿封对此进行了反复推敲。根据常识,他首先排除了第一种说法。杜子孚牺牲的时间是6月19日,查阅万年历,那年6月6日是芒种,麦子应该早就收完了。而且在那个年代,水利条件较差,土地干旱,冀鲁边区一带的麦子,一般等不到那个时候,就早已成熟。退一步讲,就算当时麦子没收完,也早被鬼子抢走了。
  那第二种说法呢?“也不准确!杜子孚牺牲的时候,并没有与石景芳在一起。”朱殿封根据掌握的史料,两人当时各带一部分兵向鬲津河(现漳卫新河)南岸突围,虽被堵了回来,但敌人设了三道包围圈,不可能让他们合兵一处。杜书瀛的母亲在讲起杜子孚牺牲的情况时,也只是说:“听说石景芳他们子弹打光了,就用刺刀,用砖头,用牙咬……同你爸爸一样。 ”如果两人牺牲在了一起,不会被分开表述。
  综合分析后,最合理的情况应该是:杜子孚牺牲在东光县赵家柳林村的田野里,而石景芳牺牲在坟地里。这更符合常理,也更具说服力。请杜书瀛审稿时,他认可了这一判断。
  沧县茅草洼村,在抗日战争中是一个出“革命家庭”的地方,关于“兰大娘将5个子女全部送进革命队伍”的故事,更是流传甚广。朱殿封在写兰大娘的时候,注意到一个细节:当时一般“妇冠夫姓”,那么这个兰大娘到底是哪个户家的兰大娘?他的丈夫,即“兰大爷”又是谁?
  “我认为,记述这些英雄时,如果连个姓名都不能留下,就太对不起他们了。 ”朱殿封说。
  他遍寻手头所有史料,都没有找到这个信息。最后,他向家住沧州的同学张金波发出了求助。张金波联系了沧州市工会主席,沧州市工会主席又联系了沧县工会主席,经由他才找到了茅草洼村委会主任兰吉祥。巧的是,兰吉祥的叔伯爷爷就是兰大娘的丈夫,他虽然不清楚“兰大爷”的姓名,但是提供了他女儿兰淑韵的电话。
  就这样,如大海捞针般,朱殿封几经周折终于打听出了兰大爷的名字——兰江楼。在《英雄民众英雄兵》一文中,这个名字有史以来第一次出现在关于兰大娘的故事中。
  15篇报道中,类似的纠错比比皆是。“这样做很费工夫,但只有这样才对得起先烈,才是对历史、对后人负责。”朱殿封说。
生花妙笔还原真实
  秉承严谨的治史态度,让朱殿封的抗战报道更具价值,但报道毕竟是写给大众读者看的,所以在行文上,他摒弃了历史文章常有的考究之气,而是用生动活泼的新闻通讯语言来还原当时的史实。
  在《三英擎战旗血染冀鲁边》一文中,他这样描述抗日英雄李永安抵挡日寇的场景:
  大雾消散,敌人密若蝗群。李永安他们被压挤在张王官、小白家两村之间的一块纵横只有200米左右的地段上。在这块小小的地段里,敌人动用了除飞机以外的所有现代化武器,约有轻重机枪120多挺,大小炮50多门,骑兵100多人。而李永安他们只有步枪、匣子枪、手榴弹。敌人几十倍于八路军,炮火疯狂轰击扫射,李永安一方的阵地变成了火海、雪泥、血泊。敌人的包围圈越缩越小,对李永安他们形成了左右相隔1米1人,前后相隔10米一层的7层重围。战士们没有一人缴枪,没有一人退缩,他们投出最后一颗手榴弹,射出最后一颗子弹,战斗到最后一息。
  身材魁梧、为人忠厚的李永安是“神枪手”,秦毅敏见过他枪打飞鸟,枪响鸟落。此刻,他神情泰然,甩掉大衣,伏在一个土堆后面,沉着地甩出一颗颗手榴弹,匣枪点射,弹发敌倒,百发百中。他面前的阵地上,横七竖八地躺满了敌人的尸体。就在一两个小时前,他掩护村民转移,充满信心地对村民说:“别看鬼子这样猖狂,这是垂死挣扎,不会长久的,我们一定会胜利! ”乡亲们要他一起走,他笑着拒绝了。
  凝练且极具镜头感的语言,让读者仿若亲临抗战现场与英雄并驱,展现了朱殿封驾驭语言的高超技巧与纯熟能力。
  而在控诉日本侵略者的罪行时,朱殿封毫不掩盖自己的愤慨之情,在文章中流露出他浓重的家国情怀。在《国恨家仇》一文末尾,他直抒胸臆,慨然写到:
  这个教师被“驴”踢了,脑子进“水”。他竟视侵略者为“大英雄”,被侵略为“见曙光”。并乱引大圣名言,以讨贼喜。 “如此治民,民乐于治”。侵略者的屠杀是立人吗?以奴化教育治民,又有谁“乐于治”呢?一个中国人,由此转变为是非颠倒,丧失人格、国格的亡国奴。小鬼子所要的,正是这个结果。
  这就是日本鬼子的 “中日两国同文同种”!日本鬼子的“中日两国同文同种”就是使中国亡国灭种!
  善良的人们不禁要问:日本鬼子为何如此杀戮中国人?想想狼性!
  日本鬼子,烧杀抢掠,惨绝人寰,灭绝人性,罪恶滔天,罄竹难书!奴役奴化,亡国之痛,国恨家仇,临书唏嘘,立此存照,以教后人!
  这些铿锵有力的文字,如滚烫的热流,激荡人心,令人久久回味。有位市领导读完《国恨家仇》之后,专门给他发了一条短信,说是“深受教益启发”。
  至10月28日,随着第15篇报道《黄骅:我要去给日本鬼子掘墓》见报,朱殿封长舒一口气,全部刊发后,见报文字约12万字,图片45幅,草稿总计20万字,计划完成“大满贯”。
  有朋友开玩笑问他:“刊登一版,给你多少稿费呀? ”朱殿封回答说:“我是‘本报记者’,没有稿费。”也有人说:“这么大年纪了,写这个干嘛? ”朱殿封笑笑说:“因为责任。 ”
  了解他的人知道,这种天然的使命感,其实一直伴随着朱殿封的记者生涯。他干了一辈子“一线记者”,从不计较自己职位的高低,他经常说:“人活着讲个价值——不管是对自己还是对社会。一个人所从事的职业,是你最喜欢做的工作,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你的才能,也就最大限度地实现了你的价值。 ”
  朱殿封的家乡处处有金丝小枣树,叶不争春,花不争艳,冠不争天,根不争地,是它的特有品性,它耐瘠薄,抗旱涝,历经沧桑,伤痕累累。但是,结出的小枣却甘甜如饴。
  朱殿封说:“作为枣乡人,我崇尚金丝小枣树的这种品性,我,愿意像它一样。 ”
□本报记者任立松宋延涛张晓航
更多>>  德周刊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朱殿封:翰墨慰忠魂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3 版:人 物】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