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小城的境界
□田莉
  曾经以为,最美的风景在别处,在不断的行走中,在图片的记忆中。如果不是历经了许多,竟不能相信,自己脚下的土地才是最美的。自南朝改称“临邑县”以来,在历史的长河中,它早已活出了别致和风采。任岁月流转,它姿态从容,坦然自若,不急不徐,像极了一个生活的智者。至此,我才懂得,这其实是小城的生活态度,是境界。
  生于斯长于斯,20多年来,我是见证它变迁的众生中的一个。对它的感情,不是“深厚”两个字所能涵盖的。也许很多人有过由“漠视、不屑、忽略到关注”的过程,直至说起它来,脸上就溢出幸福的表情,说“我们临邑啊,今非昔比啊”。是啊,我们多么喜欢它呀,不单是我们,还有许多外地人也来了,他们在此经商居住。因此小城突然间变得拥挤热闹起来,人气很旺,从地域上说,这是小城的福报。我知道我资历尚浅,还没有资格谈论它,讲述它,但我是发自内心地爱着它,爱护着它。经了那么些年,小城拥抱着我,从没放弃过我。不管我从前怎么看待它,把目光投向何处,它沉默不语,虚怀若谷;也不管世人怎么看它,有些人走了,有些人也来了。小城始终微笑着,文脉蔚然,千年底蕴足以带你走向辽阔的天地。如果,你不理解,那是因为你的心还不够大。
  它穿越时光,亲切平和,人杰地灵。它是大写的,涌入小城的外地人也许并不了解它的历史,可它的气场有一种引力,奇迹总是存在。一个文明的小城犹如写在纸上的一首诗,瞬间使人消退了浮躁和张扬。当全球化扩张到世界很多角落时,小城风貌坚守了土地的原色。原生态从来都是众心所向——这不是矫情,而是坚忍不拔的精神。它的厚度和硬度贯穿了历史的脉络,并融入一代代人的血液,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与它血肉粘连,无法分开。
  深情,永不淡漠;良知,永不褪色。小城给了我一个故乡,小城就是我的故乡,对它的情感,是血浓于水的真实。漂泊在外的那几年,很多时候,我以为我是个脱离故乡的人,小城的根系,不可能延展到那么远。可是,在梦里,我无数次,带着它的温度走向远处。潜意识里,我与它心意相通,多年前,我走向小城,或者说小城接纳了我,就像接纳任何一个向往它的人。相遇,是命中注定的事。
  远方,也不再神秘,不再精彩,我所留恋的,仍是小城,我亲爱的故乡。或许可以这样说,世上没有最远的距离,只有最近的距离。地球是圆的,无论我们怎么远游,最后还是要回到自己的出发地。真的,生活质量的提升,与距离无关。故乡,在我虚拟的画框里生动起来。一端连接着蓝天,一端连接着白云,地平线也在远处隐约可见。与天地共存,与日月同辉,是小城美的极致。但许多人还是来迟了,看到的是另一番景致——经了岁月洗涤、世事沉淀之后的纯粹。
  它街道笔直整洁,城建规划合理,布局有规律。白天它的笑闪烁在阳光中,夜晚凝滞在月亮的清辉里。要知道,这是一种普度众生的笑,不因地域而有丝毫偏袒。当我这么想着的时候,有游客唱起一支歌,嫁接了临邑的口音和方言,叫人听出别样的轻快。他们是一群寻找幸福的人,他们把小城的微笑化作一粒种子,埋于心田。
  光阴绵密的针脚绘制出小城日常生活的蓝图:云是白云,天是蓝天,草是绿草,水是清水,人是伊人。在这里,时间会慢一些,心弦会松一些。只有如此本真的小城,方可还原人心的善。不管我走到哪儿,都走不出它的视线,久了,便有了心境。每日里,一部分时段以慢的速度呈现,无拘束,想怎么打发就怎么打发。它让一个人不经意就抵达那般真境:用最宽阔的心包容纷扰,抵得过所有的超度。
  小城进步了,小城人进步了,人们的信仰从未停止。它以这样的姿态存在着: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静观天上云卷云舒。在山海关,我与柱国名臣葛守礼的铜像合影,仿佛,我是他身边的马前卒。他流芳永世,时时听滔声拍岸,镇守山海关。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听浪花诉说古老的故事。谁不知道,他是从临邑走出去的,临邑是块福地。还有,孟郊、祢衡、邢侗、邢慈静、王洽、盖忠、郭谌、黄庭坚、李若讷、邓广铭等,他们生命的根在临邑。他们走出去,就拓展了文化的根,坚固了民族的根,他们的精神世界和人生价值,同样,也闪出家乡的微笑。为这,小城凝眸了千年。他们载入史册,小城不会忘记。它以这种方式,与世界接引,也是人与城的亲密无间。
  穿行于小城,心有蜜意流淌,隐而不宣。我看到,在这个季节里,有一群旅人,来寻访小城的地域文化。它色彩分明,我只能简单描绘那些脉络,好像有点紧张。它注视着我,好像传达给我这样的信条:人应是朵自在的云。
  是啊,去哪里看看不行呢?比如城北的红坛寺槐林,走进它,你会知道燕王扫北的典故和一溜十八寨的来历;去邢侗公园,会知道邢侗和邢慈静兄妹的故事;还有祢衡井、丈八佛;卧牛城、鸡叫城的传说等;去明德广场,文化气息无处不在,南半部以广场为主,设有大型演出平台。 16根文化柱雕,上面记载着临邑16位历史名人生动的人生历程。北半部以湖为主,配有音乐喷泉、景观亭、文化长廊等。湖岸北侧有5个柱子,称为“洪福齐天柱”。柱子上的图案由祥云和蝙蝠组成,象征着临邑五福临门,吉祥如意。在湖岸周围绕着24根金黄色的盘龙灯柱,象征一年的24个节气,寓意临邑年年风调雨顺,祥和幸福。所以,这是值得游客参观的。
  我觉得,他们来得晚了,最好是五月吧。花香鸟语,蝶舞蜂忙,加上槐花烹茶杯中香。清芬的槐花做成饺子、丸子和菜饼,无一不是美肴。
  每天,小城推开一扇窗,清风自来,心似莲开。无涯的时光,又岂能更改小城的境界?那是一个人毕生追寻的福祉,洁净、自持、纯粹。一个城,在我梦想里成长,它清新如华,那般专注,不怕打扰;它长袖善舞,风生水起,写意生活,又诠释人生。我们,也正因小城的存在和发展,不断向更远更深处延伸。
  对它的感情,更适合用一幅大写意去展现,挥毫泼墨,淋漓尽致。作为一个城,可以回归土地,也可以抵达人心。它的发展,是人精神核心的一个掘进,人思想的枝条,在城中延展。这个黄河冲击平原上的小城,也需要时间来了解,跨越不了久远的时光距离,不妨来小城看风景,来一次幸福之旅……
更多>>  德周刊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小城的境界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7 版:柳湖读书】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