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靠50元起家,将公司发展为房地产开发行业全国500强;他不忘家乡,十多年来为家乡公益事业累计捐款800多万元——
个人简历
田金运,1952年7月生于山东省乐陵市,1969年11月入伍,大学学历,经 济 师 ;1969年 11月——1981年11月服役于00449部队;1992年3月——1992年10月在吉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企管处历任副处长、处长;1992年10月至今先后担任吉林省大东实业贸易公司经理、吉林省东兴建设开发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为第十一届吉林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吉林省山东商会名誉会长、乐陵市名誉市长、长春青联助学发展基金会理事长。获得“长春市五一劳动奖章”、“长春慈善事业促进奖”、“优秀慈善企业家”等荣誉及称号,担任长春市规划协会副理事长、吉林省少先队志愿辅导员协会会长、吉林省慈善总会副会长。
8月19日下午2点30分,北京饭店,记者见到了来北京参加世界杰出华商协会第十次商业联谊会的田金运。就在前一天,当我们与田金运取得联系,他热情回应:“欢迎你们,我随时有时间和老家来的人聊一聊。 ”
田金运祖籍乐陵,年少离家,后创办吉林省东兴建设开发集团有限公司,成为颇有建树的实业家。对于家乡,田金运从没有忘却,今年8月13日,他捐款200万元设立了乐陵市首个青少年教育基金。十多年来,他为家乡的文化、教育等公益事业捐款累计已达800多万元。
作为长子,他挑起家庭重担
1952年,田金运出生在乐陵市黄夹镇田集村。父亲是老革命,1942年参军,后因在战争中负伤退伍,回到地方,在人民公社工作。
那时候,父亲工作忙,吃住在公社,三两天才回家一次,晚上回来,一早就走,一点顾不上家里。母亲身体不好,作为长子,家里几乎所有活都落在了田金运身上。
田金运有一个弟弟四个妹妹,妹妹出生时,只有5岁半的他就承担起了照顾妹妹的任务。年纪不大的他,照顾妹妹却很细心,田金运说,那时候没有尿布,孩子都睡沙土,他一天三遍给妹妹热沙土换沙土,丝毫不马虎。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从记事起,田金运就挑水捡柴做饭,就连洗衣服拆洗棉衣棉裤的活也都是他干,“小手常年被水浸泡,手上的口子一道道,一年到头都合不上”。因为生活艰苦,田金运想方设法挣钱,年纪小小的他一夏天能晒两三千斤干草,卖五六块钱;贩卖韭菜,好长时间才攒了一块多钱,“想买双布鞋,最终钱还被母亲收了去”。别的孩子都出去捉迷藏,去河塘游泳,而田金运却没有这样的机会。
直到1963年,11岁的田金运才有机会上学,没有读一年级,直接读二年级下学期,因此,直到现在他都不会拼音。上学后的田金运基本处于“半工半读”的状态,“因为是家里的主要劳动力,两三天才能去上一次学,真正的上学不超过4年”,但他的功课却没有因此落下,考试成绩从来没有不及格过。他从小对学习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经常向同学借书看,有时边烧火边低头看书,每天晚上干完活就在煤油灯下读书。
1967年,田金运本应上初中,却因文化大革命停学一年,1968年才上初中。受父亲的影响,1969年,17岁的田金运参军入伍,到了长春。
直到现在,田金运仍然难忘那段艰苦的童年时光,是它奠定了他人生的基础,培养了他不怕苦能吃苦的性格。
50元起家,财富不断积累
刚入伍时,田金运体重只有35公斤,身高只有152厘米,不如枪高,最小号的服装裤腿还要挽起来。但由于勤奋好学,小小的田金运成了部队里为数不多的知识分子,深受领导器重。他在部队做过通讯员、战士、班长等,1981年,转业到吉林省人民政府政策调研室。
他好交朋友,转业后战友朋友往来不断,每月工资下不了几次馆子就见光了,后来只得在家里招待朋友,生活仍然很拮据。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为全中国活跃的心灵注入了一剂兴奋剂,田金运坐不住了,决定下海经商。
1992年,田金运被派到吉林省发展研究中心所属的劳动服务公司做副总主持工作,让他不满的是,这里“不像个公司,下象棋的,打麻将的都有”,开不出工资。田金运决定自己带人干,花50元买了本空白支票,刻了财务章,公司就算干起来了。
当时既没有车,又没有地,更没有资金,田金运靠朋友走出了第一步:一个朋友以低于别人300元的价格卖给他几十吨钢材,由于没有钱,只能一点一点先赊出来,卖了钱再把钱给人家。“那时公司只有6个人,除了办公室人员,只能自己带上一个人亲自去拉钢材。 ”田金运说,当时下午去排队赊钢材,半夜往回拉,第二天早上卸到销售市场,销售完后拿了钱再去拉。有一次,在拉钢材回来的路上,汽车轮胎爆了,田金运只能把轮胎拆下来,推着车轮跑了几十公里找人补胎,补好后再推回来。就这样,通过一年的艰辛付出,到年底,除去工人工资,公司买了一辆小货车,账上还盈余3万元。
1993年,田金运靠着这3万元开始涉足房地产开发。没有钱,怎么办?田金运通过预售的方式筹集了600万元,又通过一个投资公司筹集了600万元,最终把楼盖了起来。但是,由于遇上国家政策调整,整个建筑费用上调,加上销售形势不好,最后,这个项目亏损了300万元。“公司面临巨大危机,到了说垮就垮的地步。 ”田金运顶住了巨大的压力,维持公司运转,“既然把这些工人招来,就必须保证他们有饭吃,砸锅卖铁也要给他们开工资。 ”
1994年,长春铁路分局有一个开发项目,为了抓住这次机会,田金运几乎天天去找局长,经常在走廊里一站就是三四个小时,有时从早上7点等到下午5点,也见不着领导一面。 “时间一长,站得腿都浮肿了,回到家就要把腿架到桌子上。 ”就这样,坚持了3年,1997年,田金运终于签下了这个项目合同。 1998年,这个项目完成以后,公司弥补了之前的亏损,赚了1000多万。
公司的顺利发展,离不开田金运敏锐的商业嗅觉。2004年,东兴集团启动“东方之珠”项目,此项目规划用地60万平方米,规划建筑面积近百万平方米,光拆迁资金就需要2.7亿元,而当时公司账上仅有2000多万元,没有一位高管同意接这个项目。但田金运力排众议,坚持自己的决定。“钱是可以滚动的!”田金运说,没钱干百万平方米,那就先从5万平方米开始干,明年再干5万平方米,一点点滚动。到2009年,“东方之珠”项目已经为公司赚得十几亿资产,成为东兴地产的主打品牌。
如今,田金运所经营的吉林省东兴建设开发集团有限公司,已跻身房地产开发行业全国500强,以房地产开发为主业,兼营贷款公司、投资公司、外贸公司、酒店公司、汽车销售公司,并涉足国外,在俄罗斯有汽车销售公司和4S店;在坦桑尼亚成立开发公司,并正在注册成立银行,实现了多元化发展。
企业发展,不能忘了社会
田金运常把社会责任挂在嘴边,他有一句座右铭:“企业是社会的,事业是人民的,责任是自己的。 ”
(下转3版)
□本报记者刘平郭庆萍本报通讯员贾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