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 津杂技代表之一的刘家门传人刘菲菲(上)表演“蹬板凳”。
这个节目原名 “锥子”,至上世纪70年代初,发展成为“顶碗”。
王 金荣是上世纪60年代初到70年代末“转碟”表演的领军人物。
“重蹬技”道具——大车轱辘
□隋桂婷 孙新云 杜佳
在宁津县档案馆,珍藏着一批宁津杂技的珍贵档案,既有老艺人们的表演道具,也有几十年前的老照片。
宁津素有“杂技之乡”美誉,杂技历史久远、技艺精湛,甚至有“没有宁津人,难成杂技团”之说。
源远流长
据考证,宁津杂技早在汉代就有记载。 《宁津县志》记载:“人戴兽面,男为女装”表演的人“充街塞陌”,足可以看出这种表演受人们的欢迎,而“鸣鼓聒天,燎炬照地”是当时场面宏伟、气势浩大的真实写照。
《宁津县志》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尚庄三官庙,康熙四十年间,有道士郭养直虔修其中。时有两蛇盘旋于左右,衣敝履破,见者皆呼其邋遢。道士郭云:‘卿等整饬容,仪方寸,能有几个清净山人?皮相似邋遢一点,灵台实空洞无物耳。 ’其人惭谢而去。居数年,忽口中吐火,皮肉俱焦而逝。后有某,自京师来。言,遇道于途,略叙阔别。至家询之,始知已戒火自焚矣。 ”
尚庄位于宁津杂技颇为盛行的“南北八寨”,驯蛇、鼠,吞铁球、宝剑者居多,并以幻术享誉一方。此记载虽带有迷信色彩,但还其本来面目,就是幻术中的土遁、火遁,戏法虽是假的,功夫却是真的。
唐代文化繁荣,宫廷杂技的兴盛,推动了民间杂技的活跃。这一时期的宁津杂技有了新的特色,近年发掘的唐代墓葬中,出现了女性表演的《顶杆》等节目。
辽、金、元建立后,游牧民族的统治,推动了中原马术的活跃。至明朝,宁津一带的马戏技艺已十分娴熟。杂技艺人不但能在疾驰的马上舞刀弄枪、搭弓射箭,而且能做 “担梁”“朝天一柱香”“蹬里藏身”等高难、惊险动作。据宋代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载,“用手握定蹬胯,以身从后鞦来往,谓之跳马”,技艺精湛。
由胜而衰
随着民间杂技的广为流传,习练杂技的艺人不断增多,明代宗年间(1450-1457),宁津县黄家镇兴起了专门买卖杂技、魔术道具的盛会--黄家镇杂技古会。
古会期间,各地的杂技班、团都到这里汇集,杂技、戏法的各种道具应有尽有,各种驯化兽类任人选购。练家们各显本领,相互切磋技艺。
清光绪年间,慈禧太后在京大摆七十二道皇会。宁津县野竹李村的艺人张表演了 “顶竹竿过城门”的绝技,震惊了紫禁城。
清末,民生凋敝,官府横征暴敛,宁津艺人们被逼无奈,只好背井离乡,卖艺谋生。当时有“宁吴二县,鸡毛变蛋,出门不捎盘缠”的说法,杂技艺人们纷纷出门“撂地”糊口。
走出国门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宁津一大批杂技艺人开始出国谋生,有的南下从香港等沿海港口出发,赴印度、缅甸、尼泊尔、印度尼西亚等南洋诸国,还有的北上,取道东北三省去往朝鲜、蒙古和前苏联等。
宁津一带杂技艺人的出国演出,无疑促进了中外杂技的交流。至上世纪40年代,宁津一带先后组成了 “李文治杂技团”“张书香杂技团”“梁文才杂技团”等二十余个杂技班团。
新中国成立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宁津杂技事业得到长足发展,建立了县杂技艺校和杂技团,先后培养和输送了2000余名杂技人才,并屡获国内、国际大奖。宁津杂技团先后赴韩国、沙特、俄罗斯、泰国等多个国家演出。
1995年,宁津县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杂技)之乡”。
2006年,宁津杂技列入山东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列入德州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