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保查看玉米长势。任俊莉 摄
7月20日,平原县腰站镇梁庄的王金保和妻子周兴美,来到村南自己家玉米地里,查看苗情,绿油油的玉米茁壮成长,王金保高兴地说:“我们科学种田,才有粮食的不断增收。 ”
今年麦收,德州市农业局专门到王金保的麦地里测产,除去杂质和湿度,王金保以小麦每亩654.81公斤的高产荣获德州市南片粮王称号。
种了几十年地,夫妻俩都是老行家
现年56岁的王金保和妻子周兴美,世代种地为生,他们把全部精力都花在伺候土地上,是村里种粮的“老把式”。
只要一有时间,王金保和妻子就会到玉米地里转悠一圈。发现长势不好的玉米,会及时除去,以免影响其他玉米的生长。种地多年,只要打眼一看,他们就知道玉米需要喷药或者是浇水施肥。
“我们在麦茬地里一走,就能根据麦茬判断哪个地里麦穗长得好,哪些差。 ”周兴美说,作为“老把式”,种了几十年地,他们有着自己的骄傲。
试验田建在家门口,老思想有了新变化
2009年,国家项目农业部粮食高产创建万亩核心示范区落户腰站镇,梁庄作为万亩方田中的“百亩方”,成了优良品种的一期试种田,县里、镇上的技术员常来指导。
一开始,王金保还真没把“科技”这俩字放在心上,“只要粪大水勤,粮食就一定能高产。”刚推行小麦宽幅精播技术时,种了一辈子地的王金保接受不了,认为这是浪费地,“麦子种得多、密,产量就高,稀稀拉拉的像个什么样! ”
可农业局技术人员一再强调,麦间行距必须达到23厘米。他们耐心地给王金保解释,“宽幅精播透风透气,能克服因播幅较窄出现的缺苗断垄和疙瘩苗现象。 ”在技术员的“监督”下,王金保试种了一季,结果大吃一惊,产量不仅没降,每亩还多收了50多公斤。
这让王金保的老思想有了改变。农业局的技术员到村里讲课,王金保夫妇每次必到。 “咱这‘老把式’必须得接受新知识。 ”种麦前施配方底肥,年前浇越冬水,年后氮肥后移,一喷三防……这些新方法王金保一一照做。
“今年的白粉病多亏了技术员提醒得早,”王金保说,“4月底,白粉病还没发作起来,技术员就强调要及时喷药防治。俺的小麦一点也没有受影响,邻居家没喷药的就出现了死苗现象。 ”
沾了科技的光,“老把式”成了新“粮王”
作为“百亩方”试验田的一部分,王金保家今年试种的山农20分蘖力强、产量高。
王金保的粮食产量高,可不是偶然的,去年他家玉米单产也达到750公斤。粮食产量连年增长,但化肥、农药、良种用量却减了很多。 “过去觉得肥料上的越多越好,自从听了农技专家的讲解后,明白了肥料上的再多,庄稼也全吸收不了,而且还有弊端。 ”王金保说,早施肥、施多肥是过去自己的种粮秘诀,自从学了技术,思想在不断改变。
技术员根据检测结果,按地块微量元素的含量,开出配方肥,王金保照着技术员的吩咐,把配方肥作为底肥,并且采用秸秆还田,培肥了地力。年后没有急着浇水施肥,到了4月下旬才开始施用氮肥。 “如果早施肥,小麦提早轰起来了,后期容易倒伏而导致减产。 ”如今,王金保对各种种植理论张口就来。
今年王金保的小麦一亩地氮肥只上了20多公斤,比过去省了将近一半,良种省了10公斤,病虫害提前预防,省了农药钱。投入少了,产出高了,王金保又一次尝到了科技带来的甜头,现在有了“南片粮王”的称号,他种粮的信心更足了。
□本报通讯员 任俊莉 郝淑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