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风雨大刀魂:郭澄清评传》连载
作者:下转5版

1976年11月,郭澄清在山东省创作会议上合影。前排左起:任孚先、董均伦、郭澄清、刘知侠、章永顺;后排左起:翟永瑚、牟崇光、苗得雨。



  (上接3版)“1969年春天,我跟随济南军区司令员杨得志等同志接手山东省的工作。我作为军方代表参与山东省革命委员会宣传组的工作,相当于现在的省委宣传部工作。 1970年1月成立文化组,我去了文化组。杨得志安排我把原来文化局的局长尤立新从齐河‘五七’干校调回来,主持文化组的工作。那时我还穿军装,算军代表。
  “到了1972年,在文化组下面成立了一个创作评论组,主要抓全省的文学创作和文艺评论工作。那时候除了八大样板戏以外,几乎没有别的文艺作品。当时省领导强调,创作评论组的主要任务就是抓全省的创作、文艺评论工作。我被任命为创作评论组组长。小组成立后,开始着手研究小组的人员组成问题,要从全省抽调一批比较好的作家评论家到创作评论组来工作。我是从那个时候起,和郭澄清同志接触的。当研究调谁来最合适时,考虑的第一个人选就是郭澄清同志。当时,创作评论组基于三方面的考虑:一、他曾是宁津县委的办公室副主任,有领导经验,还担任过《宁津日报》的主编,有编辑经验,从工作角度考虑,我先想到了他。当时,他已经被打倒了,作为当时山东省文学创作的一面旗帜,我们想保护他一下;二、郭澄清在创作上,特别是反映农村生活的短篇小说创作上,在全国很有影响,像《黑掌柜》《公社书记》《社迷》等等,起用这样一个在全国有影响的知名作家,通过他的影响力,可以联系一大批作家为山东省的文艺事业多做些事情;三、通过多方了解,我们认为郭澄清是个很正直的人,为人做事都很正派,没有歪七扭八的事情。基于这些考虑,创作评论组决定把他调到济南来。
  “我是组长,他是组员。我们共事两年多,总的感觉这个同志非常优秀。当时我就觉得像这样的同志,在作家当中已经很少。不仅我们省里少,全国也很少。他至少有这么三个特点:一是他长期生活在人民群众当中,在生活的最底层,和农民有着血肉联系,和农民同呼吸共命运。郭澄清同志,说他是个作家,其实他更像一个农民。他给我的第一个印象,这是个农民,不是个作家;第二就是他的作品紧扣时代的脉搏,他是个真正为时代而写作的作家,为人民而写作的作家。特别是表现社会主义新文化方面,成绩特别突出。尤其在挖掘农民优秀品格方面、优美心灵方面、优良的人性方面,他确实是孜孜以求、锲而不舍的。当时我就说在‘优秀品格、优美心灵、优良人性’方面,你是‘三优’作家啊。可以这样讲,他真正做到了‘人民群众的贴心人、老百姓的代言人’;第三个特点就是他在创作上表现出来的那种顽强拼搏精神,在我们省里的作家中,当时没有一个能与他相比的,在全国的作家中,他也是数一数二的。后来得了病,那么大的病,连生死都放到一边,还坚持写作,他才是真正体现了 ‘生命不息,创作不止’的精神啊。
  “1972年,我到宁津县郭皋庄去看他。我跟郭澄清同志建议说:‘你把家搬到济南来,济南的创作条件生活条件比农村好得多。’当时和他说这话,绝对不是客套话,我是创作评论组组长,还是军代表,说话还是管用的。他说:‘你说的这些,我都知道,可是我不能离开农村,我不能离开农民,我不能离开基层。我离开之后,就写不出反映农村的作品了。我就是一个写农民的作家,我本身就是一个农民。’后来我跟宁津县委宣传部领导同志说:‘要不别的咱先不解决了,先给郭澄清家里扯一根电线吧,弄个电灯。他成天在煤油灯下坚持写作,生活条件又差,时间久了会累垮的。 ’他家里当时没有电灯,他是在煤油灯下创作的,条件很艰苦。济南方面没有重要的工作,我们也很少麻烦他,也不好意思麻烦他。他来济南的时间很少,他就是在老家的老屋里完成的《大刀记》。 ”
  关于郭澄清从宁津县调到省里,当时的山东省革命委员会文化组干部、后来成为山东省作家协会党组副书记、作协副主席的任孚先先生回忆说:
  “当时组织上决定把郭澄清同志调到省里来,大家的意见是一致的。可是,郭澄清不来,他说:‘我还是在宁津。宁津是我的创作根据地,宁津是我的根基。如果我离开那个地方,到省里来,对我的创作不利。我离不开我的那个根据地,离不开我的父老乡亲!’虽然组织上一再给他做工作,但他还是坚持,最后只能尊重他的意见,当时就没执意调他来济南。但是后来,《大刀记》出版后,在全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时候又提出了调他的问题。 1975年,那时候邓小平主持国务院工作,全国的形势和‘文革’初期那时候不大一样了,文艺创作开始走向正规,省里还成立了文艺小组。文艺小组把老同志集中过去,燕遇明、刘知侠等等这些人,这些老作家都集中在一块,进行文学创作,燕遇明担任组长。这时候又提出来调郭澄清,这次就没有跟他再商议,直接下调令,把他调到省里来。
  “调到省里以后,决定成立文艺创作办公室——山东省文艺创作办公室,郭澄清担任主任,蓝盛任支部书记。 1970年调他,他不愿来,到了1975年才正式把他调来。我担任副主任。老郭调来以后,省里的意见要给他在济南安家。我就和李健葆同志带着他在省委几个宿舍看房子。看了房子以后,老郭坚决不要,坚决不来,说:‘调来可以,我还在宁津。有事我来省里上班,没事我就在宁津搞创作。 ’省委对文学创作比较重视,后来省里又专门拨款盖了一个专家楼,三室一厅,那时就算很不错了。当时分给郭澄清一套,但他仍然不要。他说:‘先给其他老同志,现在房子这么紧张。一些老同志比我更需要,先让他们住。我在宁津很好,宁津土屋是我真正的创作源泉。我住在高楼上,接不上地气,就没有文思了,文思枯竭了,我还能写吗?在土屋里,我一面写作,一面有源源不断的生活营养丰富进来。我不能离开那块生我养我的土地,也不能离开我那间土屋。 ’
  “当时他的态度非常坚决,作为郭澄清的朋友,我就说:‘你一定来!你搞了《大刀记》后,我看你的身体情况大不如从前了。你非常疲惫,你必须有个休整期,你说在农村在你老家土屋里有取之不尽的源泉,我理解你的心情。但是我认为你应当有一个休整期。我是作为朋友跟你说这些话的,休息三年五年,读点书,休息休息,然后再写,上一个新台阶。 ’但他这个人非常倔强,非常执着,他觉得文学创作拿起来就再也放不下了,必须一口气写完。我说什么东西也不能永远在手里攥着,得有放下的时候。
  “他放不下。他有很多题材,这要写那也要写,他说:‘时间不饶人啊。 ’最后他还是没有到济南来安家,又回到宁津。从调动到房子问题,能看出这个人的人格确实比较高尚。他永远不争权力,不争个人利益,他只是一股心思地投入到工作中、写作中。 ”
  郭澄清没有去济南坐班,但是,他由此摆脱了被打倒的命运,重新开始了他的文学创作。对于他来讲,除了文学创作,其他的一切都是可以放弃的。直至他生命的晚年,缠绵病榻之时,他依然紧握手中的笔,写作就是他的生命,就是他生活的全部。

十一、相遇《奇袭白虎团》


  1973年,被列为八大样板戏的《奇袭白虎团》需要修改,尤其是在文学性方面需要再加强一下。山东省派出周建福、任孚先、郭澄清、费雪等人随山东省京剧团赴京,在二七礼堂边演出边进行剧本修改。样板戏是不能随便改的,每改动一个字一句话,都得字斟句酌,都得向上级报告,改一句就得报告一次。
  任孚先先生在那段时间里天天和郭澄清先生在一起,他说:
  “在改动剧本过程中,你报告一次,就得等很长时间,这样我们就有了很多空闲时间,我跟郭澄清就有了更多的交谈,可以说我们无话不谈。
  “我们交谈最多的是他的创作问题。这时候他就开始酝酿创作《大刀记》了。他跟我详细谈了提纲、谈了情节,特别是谈到第一部分,每次谈他都非常激动。实际上他的创作联系到了自己的家庭遭遇,他村里的真人真事,那些人的经历,确实非常感人。第一部分就是《大刀记》前面那个楔子,以后独立成书了——叫《龙潭记》。对这一部分,他特别有感情。我觉得他能写出《大刀记》,主要有这几方面的准备:一个是深厚的生活功底。因为他创作《大刀记》不是凭空而来,它确实是从现实生活中来的。特别是《龙潭记》这一部分,那就是他的家史和村史,真实的人和事。包括抗日战争故事,也是德州地区特别是宁津县的抗日战争故事;第二个准备,就是思想理论准备。他特别注意对党的方针政策、毛泽东思想理论的学习和研究。他认为搞创作的,在当时那个环境里,一定得以毛泽东思想为指针,他说:‘我这个生活和我的文学创作有一个头领,这个头领就是毛泽东思想。’他对毛主席的著作研究特别深入,特别是抗日战争这一部分,可以说了如指掌。现在来看,我觉得他也是对的,搞创作要有指导思想,没有指导思想哪行呢?第三个就是艺术准备,包括艺术鉴赏能力的准备。在当时国内的作家中,他比较崇拜两个人,一个是梁斌,一个是孙犁。他俩都是河北人,宁津县原来也是河北的,他三人算是老乡,他们之间的交往比较多,特别是跟孙犁交往比较密切。我觉得他的艺术风格受梁斌的《红旗谱》和孙犁的《风云初记》的影响特别深。在景物描写方面,孙犁给他的影响很大。在处理战争场面、群众场面,尤其是写《大刀记》苦难史的这一部分,《红旗谱》对他有所启发。他对他两个评价很高,心存崇敬。但他也谈到他们创作方面的不足,他觉得孙犁虽然艺术功力很高,描写景物、写人的心理都非常吸引人,但对大事件大场面的掌控方面,他有所不足。他感觉梁斌善于写大场面,长篇结构方面是比较完整的,《红旗谱》写得气势磅礴。可是他觉得梁斌虽然写的人物个性很鲜明,可在塑造人物的性格思想的发展方面有所不足。他说梁斌塑造的朱老忠这个人物是个顶天立地的人物,可塑造朱老忠思想性格发展的历程方面还不行。他在学习他俩时,是有取舍的,有创造的。
  “大家都知道郭澄清是个农民作家,但实际上不是,他的眼界很高,很宽。从扎根农村、写农民、写农村、为农民代言这个角度来说,他是个不折不扣的农民作家。但他的文学素养不是一般的农民作家所可比拟的,他有更高的追求,他有很高的艺术鉴赏力,他借鉴学习了不少西方的经典,尤其是俄罗斯的经典。他对列夫·托尔斯泰特别敬重,《战争与和平》都看过多次了,评价很高。他对俄罗斯的短篇小说家很喜欢,特别佩服契诃夫。他的《大刀记》写战争,很多地方受《战争与和平》的影响。
  “他的短篇《黑掌柜》,刻画的黑掌柜特别像契诃夫的人物。他的短篇,受孙犁、赵树理这两个人影响很大,但也受了契诃夫的影响。他对法国文学比较赞赏,作品也读了不少,像莫泊桑的作品,还有写《高老头》的巴尔扎克。原先丁玲举办的文学研究所开列了500部外国文学作品,这个单子他知道。所以他从中选择性地阅读、借鉴,那时候不能宣扬,也不敢宣扬,只能偷偷地读。因为我们成了无话不说的好朋友了,他才敢跟我在这次修改 《奇袭白虎团》的过程中谈起他读书的事情。
  “在二七剧场修改 《奇袭白虎团》,实际上就是讨论剧本,看演出。他的口才很好,说话极具感染力。说实在的,在修改《奇袭白虎团》这件事情上,他没太用心,他也没提出任何建议来。在我看,他有点农民的小狡猾、小聪明。有次他跟我说:‘戏剧咱不懂,不能瞎说。说不好,麻烦就大了。 ’”
  那次北京之行,郭澄清与饰演志愿军团长的方荣翔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此后许多年,一个在济南,一个在宁津,他们用书信倾诉着相互的尊敬和同志之爱,以至于郭澄清在1985年萌发了为方荣翔写一本传记的念头。
  1985年5月,郭澄清的长篇小说《龙潭记》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发行。在他给方荣翔寄赠小说时,他把想为他写传记的想法谈了出来。可是,这本传记却没能写成。
  在京剧表演艺术家方荣翔回复作家郭澄清的信函里,他们之间的友谊溢于言表:
尊敬的澄清同志:
  您好,收到您的精作,深为感谢您对我的关怀鼓舞。自十几年前和您一起工作时四十多岁,一晃时间,我六十一岁了,很是想念您。今读您的佳著,如会亲人更觉亲切。
  现已开始第一步录像,第二步录音,第三步拍片,先是排编排编,加工、提高,这个工作对我来说是个严峻的考验。因我的病情尚未痊愈。艺术是无止境的,自己水平的确有限,走一步学一步吧。我心中就是总怀着多为观众演戏,随着年岁的增长,良好的愿望实现并不大易了。
  您带信关于写传,这对我是多大的鼓舞啊。现精力、时间均不允许。一天排戏、练声,又投入拍摄工作,是筋疲力尽。过去这段时间再议吧,想多了失眠,不敢深思。
  希望以后和您取得联系,得您指教和帮助。
  祝府上幸福!方荣翔 26/2山医附院二西
  错过的,有时就永远地错过了。方荣翔一句 “过段时间再议吧”,一本能够凝聚郭澄清方荣翔之间真挚友情的传记文学,就这样错过了。
  在“文革”期间,除去被冲击那段时间,郭澄清于权力,一直采取置身事外的态度,他知道这是最好的自我保护的方法。他三番两次拒绝去济南,实际上也是在拒绝那个喧闹的权力场,使自己能够处于一种相对安静的状态中。他知道,一个作家,最后说话的是作品,而不是官职和地位。他蜗居在宁津县郭皋庄,潜心读书思考写作,这多多少少有了点隐士的味道儿,可他的心里始终汹涌着一条浪涛滚滚的大河。这条河的名字叫《大刀记》。

十二、《大刀记》的缘起

  《大刀记》这部长篇小说,郭澄清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构思的?他自己从没说过,留下来的材料中也没有提及,现在已无法确定准确的时间了。即使郭澄清的学生、同事、朋友,也是众说纷纭。我们在采访中了解到,他谈论、构思、创作这部小说,前后用了十几年的时间。现在我们只能推测,他最早构思《大刀记》的时间应该是在宁津县城居住过的那个四合院里。当然,我们相信一些人曾经以这种方式或那种方式,给《大刀记》的构思和完成提过建议,提供过这样或那样的帮助,可是,以我们从事文学创作的感受来讲,这些建议和帮助对于《大刀记》来讲,其价值肯定不会像现在他们自己说得那样重要。
(下转5版)

更多>>  德周刊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风雨大刀魂:郭澄清评传》连载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4 版:大刀记】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