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粮店里买面粉(资料图)
陵县5斤粮票
德州10斤粮票
德州粮票背面
上世纪90年代的三八粮油店,经营品种比较多。
粮食统购统销以前,德州市民买粮食,要到由德州粮食分公司委托的9个消费合作社。机关团体、工厂企业和学校等集体伙食单位和面食业用粮,则到粮食分公司设在旭升街的粮食销售门市部购买。
1953年11月,实行粮食计划供应后,原有粮食销售网点撤销,在其基础上,66家个体馒头户、火烧铺、小磨坊等组成了18处粮食代销点,从业人员70名,负责供应街道居民。 1955年5月,德州市组建了6个粮食销售门市部,取代了原有供应模式。门市部不仅负责供应居民用粮,同时对私营粮食代销点进行监督管理。 1956年4月,私营粮食代销店取消,店员全部转为国家职工,同时增设6个国营粮店,方便了群众购粮。各家粮店均管辖着不同的区域,旭升街的第一门市部管的片儿人最多,有3433户,共8349人。随着粮食供应量的增加,粮店也越来越多,据1985年的统计,当时德州市有大小粮店22家、机关粮店1家。
那时候,粮店员工绝对是好职业,不但作为国家职工被人高看一眼,而且也还会得到不少“实惠”。逐渐地,一些人增长了“官风”,工作消极怠慢。针对这种情况,各粮店开展了不同形式的销售服务活动。 1959年,米市粮店在全市首先实现 “六好粮店”:执行政策好、服务质量好、业务制度好、安全卫生好、经济核算好、团结学习好。粮店3名职工,负责4条街820户2815人的粮油供应工作,4年销售粮食486万斤,每人月均3万斤,收款73万元,做到“粮不错斤、款不错分、物不错件”。
1960年开始的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由于粮食库存不足,实行边调运边供应的办法,按旬限量销售,人们有时候一次只能买到几天的粮食,且供应品种变化不定,计算手续复杂,排长队现象更为严重,各粮店间开展对口赛,出现了不少“收款一口清,付粮一称准”的能手。“一口清”就是营业员对于往来的账目、册籍员对于片区的情况,都要张口就来,“一秤准”就是要求付粮员能够快速准确地称出粮食的重量。
那时候人们都在周末休息的时候买粮,每逢月底开始卖下月粮食的时候,粮店门前总要排起长长的队伍。有的凌晨三点钟就赶过来,坐在小板凳或者砖头上排队等着,多的时候达到150多人。家中有小孩的,往往打发孩子先来排队,快排到时,大人再拎着面袋赶来。粮店一般是早上8点开门,人多的时候,早上6点就得开门。如果赶上春节供应花生、瓜子和香油的时候,人就更多了。秋收后这段时间,一斤粗粮可换4.5斤地瓜,排长队、借板车更是一场大战役。
还记得小时候住联云街,买油、面要去丰华街的第五门市部。进门后,先到东侧屋里办手续,营业员接过红色的粮证、粮票(或油票)和现金,随着算盘珠子“噼里啪啦”一阵响,熟练地翻到某一页,用圆珠笔快速在本上做个标记。这样,就可以去西侧大殿领面和油了。大殿里有好几盘台称,两旁是盛满了面粉、大米、棒子面的大木箱子,大殿的一角堆着一袋袋米面,直抵房顶。买面时,穿着深蓝色大褂的营业员验过粮本以后,抄起一只特大号的白铁皮簸箕,“噌”的一下从面堆里铲一大簸箕面,放到秤上称一称。这时候,我们会紧盯着营业员的秤,生怕给少了。紧接着我们用双手把面袋撑得方方正正,营业员将称好的面倒进大漏斗里,“哗”的一声响,腾起一团白雾,白面粉就滑了进去。由于分量不同,往往营业员会在散装的面粉和漏斗之间往返好几次。
油用大铁皮桶装着,买油时要拿着自家的油瓶子。提斗有一斤、半斤和一两、二两的。顾客手中的空油瓶放在大油桶的桶盖上,用力按下压油机的手柄,清澈的油就从大桶里吸上来,缓缓注入小油瓶里。都说是紧打酒、慢打油。如果营业员打快了,就会吃亏。有的居民觉得自己的油少了,甚至会要求把油倒回去,称完瓶子的重量重新打。
据1961年7月统计,当时德州集贸市场粮油价格:面粉每斤4.8元、小麦每斤3.5元、小米每斤2.7元。
1993年,我国取消粮票制度,在这个时候,开始有了议价粮店,也叫杂粮店。而到了1995年,个人也可以开粮店了,国有粮店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本报特约撰稿人 王德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