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当前位置:德周刊20141212期 >> 第11版:往事
几经易名的德州北厂



  北厂遗址位于德城区西北的运河岸边,历史上系皇家粮仓所在地,原名北仓。随着漕运兴旺,人们将 “仓”演绎成了 “厂”,而得 “北厂”之名。后因管理此粮仓的道台衙门,其腰牌和开路牌上均为虎头,故又名 “老虎仓”。
  北厂的漕粮仓最早可上溯到金天会七年 (1129),最初命名曰 “将陵仓”,并在此设置了捕盗司、达鲁花赤、监支大使等负责漕运和仓储安全的衙门。从那时起,这里便成了皇家的御用码头。
  元朝德州段京杭大运河全程贯通,北厂的漕运和仓储规模更大了,老虎仓的地位和作用也更加突出。故元朝把 “将陵仓”改名为 “陵州仓”。
  明永乐九年 (1411),将“陵州仓”改名为 “广积仓”,又称 “德州水次仓”,后又改为 “常丰仓”。朱棣迁都北京后,每年通过漕运运至北京的皇粮,达四百万石左右,其中五分之一出自山东、河南。而这些皇粮全部在德州储藏或北运。为此,明永乐十三年(141),德州设立了户部监督分司,系朝廷派驻的财赋机构,是德州级别最高、实力雄厚的衙门。该衙门于明成化年间,在北厂修了浥清轩、三友阁、濯缨三座园庭。正德年间,建了公廉、忠爱两座牌坊。
  从明初到清末,北厂一直是皇粮漕运的四大粮仓之一。据 《漕运通志》记载:至明中期,德州水次仓有东仓廒29座, 263间;西仓廒 12座,117间。清雍正九年 (1731),朝廷又建新仓120间。可见规模之宏大。人们称之为 “钱粮都会”,因此德州名声大扬。为此,各种与之有关的机构纷纷来此设衙门、修公馆、建仓库等。
  皇粮到达北厂码头后,由地方官员组织装、卸、运等事宜。可为了经济利益,军队与地方经常发生纠纷,甚至出现过延误漕运之事。为协调军地关系,户部又在北厂设了户部监兑分司,致使德州出现了“监督分司”和 “监兑分司”两个道台督粮衙门。
  济南府还在此设了济南府兑粮公馆,在公馆门前建了民田公兑和抚军裕民两座牌坊。属下的30个州县也均在北厂建立粮仓。
  由此,北厂成了德州最繁华的区域之一。关帝庙、倒座观音堂、妈祖庙、大王庙等十二座庙宇分立街道两旁。在关帝庙的山门前,高耸着两尊20多米高的旗杆,宣示着漕运重镇的气势与堂皇。
  咸丰五年 (1855),黄河在河南铜瓦厢决口,致使运河淤塞,从此河运步入衰败期。光绪二十八年 (1902),运河漕运全线停止;光绪三十四年(1908),清政府裁撤督粮道和仓大使,北厂的漕粮仓退出历史舞台。
  各类衙门相继撤销或迁移,库房闲置、倒塌,商业、服务业转移,北厂街失去了当年的繁华景象。
□随心
更多>>  德周刊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几经易名的德州北厂
  本文所在版面
【第 11 版:往事】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