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新规问计能否破禁烟僵局?
作者:王倩倩
  11月24日,《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送审稿)》公开征求意见。多年来,控烟措施虽起到一定效果,但公共场所吸烟现象仍时有发生。
  11月24日,国务院法制办公布了卫生计生委起草的 《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送审稿)》(以下简称 《送审稿》),并公开征求意见。这是我国首次拟制定行政法规在全国范围全面控烟。
  公共场所禁烟提倡多年,却屡禁不止。在这样的背景下,新的控烟法规能否打破长期以来的僵局?

  控烟多年,网吧餐馆仍是“重灾区”


  我市自2011年5月1日起加强公共场所控烟工作,市卫生局、市疾控中心等部门每年组织多项活动进行宣传。控烟多年,效果如何? 11月26日,记者走访医院、商场、网吧、餐馆等多个公共场所,进行了调查。
  记者走访德百大楼、三八路银座商场、市人民医院、市妇幼保健院发现,此类公共场所禁烟效果较好。 “平时也有抽烟的,但是一般都在卫生间里抽。 ”德百大楼的一名保洁人员告诉记者,大家比以前更加自觉了。
  虽然医院、商场等场所控烟效果良好,但公共场所的吸烟现象并未绝迹,网吧、酒吧等娱乐场所和餐馆饭店更是“重灾区”。
  在三八路上的一家中型餐馆内,中午12点正值用餐高峰期,尽管大厅里张贴有醒目的 “禁止吸烟”标志,“吞云吐雾”者却不在少数,屋内弥漫着浓重的烟味。《送审稿》明确规定,禁止吸烟场所的经营管理者,在禁烟场所不得放置烟具和设置烟草广告。但记者走访多家餐馆发现,烟灰缸和茶具、碗筷一样仍是每个餐桌的“标配”。
  大学路上的一家网吧内,禁烟标识明显地贴在墙面上,但两个年轻人边抽烟边玩游戏,屋内烟雾缭绕。记者走访了附近几家网吧,情况大致相同。

  缺乏可操作性,处罚措施恐难落地


  “在公共场所吸烟,早该罚了。 ”家住德城区新湖家园小区的范女士说。她是一名4岁女孩的妈妈,带孩子外出吃饭时,经常能见到抽烟者,孩子无法避免吸“二手烟”,让她很是头疼。
  市民普遍认为,对于公共场所吸烟者,人们虽然厌恶,但真正上前劝阻的很少。 “有法规依据当然是好事,但更关键的是能不能严格执行。 ”市民邱珍珍认为,虽然《送审稿》规定禁烟场所抽烟最高可罚款500元,但是如果没有人举报,就形同虚设。
  同时,对于《送审稿》规定的经营者、管理者应对违法吸烟行为予以劝阻的提法,一家餐馆的老板直呼“不可行”。 “现在生意本 来 就难做,不让客人吸烟 谁 还愿意来?更别说主动举报了。 ”这 位 老板 称 ,他的饭 店 曾尝试桌上不放烟灰缸,但很多顾客将烟灰、烟头丢在餐具里,甚至直接烫坏桌布,最后只得放弃。

  谁来管?如何罚?有效控烟需加大执法力度


  公共场所禁烟,仅仅依靠市民互相监督或者经营管理者劝阻,效果很可能大打折扣。缺乏强制性和可操作性,或许依然是控烟新规的尴尬之处。
  现实中不少地方法规对公共场所禁烟早有规定,但对非法吸烟者开出罚单的还很少见。早在去年,青岛就在山东省率先对“禁烟”进行立法。一年多来,仅立案处罚7起,很多人对公共场所吸烟仍视而不见,法规施行并不顺利。
  “对违法吸烟者开罚单,是需要取证的,他们不服从处罚怎么办?这都需要相应的细则,否则控烟法规就很难落实。 ”一位控烟工作者说。
  采访的过程中,市民普遍表示希望新控烟法规的出台能够完善相关细节,进一步增强监管的可操作性,或许只有处罚动真格,才能破解屡禁不止的僵局。
□本报记者王倩倩

更多>>  德周刊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新规问计能否破禁烟僵局?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3 版:深水区】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