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振国(左)与本报记者合影
个人简历
徐振国,1943年8月生于宁津县时集镇杨西川村,医学专家,在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方面颇有建树,曾任河北省军区师职军医,长期承担军区首长的医疗保健任务。
1949年——1954年,就读于马场小学、庞家寨子小学;
1954年——1959年,就读于宁津县第七中学;
1959年——1963年,就读于津沧医学院;
1963年——1965年,在东光县医院任医生;
1965年——1974年,在沧州军分区任军医;
1974年——2001年,在河北省军区门诊部任军医,专职军区首长的医疗保健工作。
11月4日一早,记者来到此行的目的地——石家庄市平安南大街77号,此处虽处闹市,却远离喧嚣,行走其中更有庄严肃穆之感。本地人称这里为“省军区干休所77号院”,其正式名称则是“河北省军区军直干休所”。河北省军区的一些老首长、老红军即在这里居住。
在这里,提起徐振国的名字,居民无不交口称赞。而他,既不是老首长,亦不是老红军,而是一名师职军医。自1965年步入军队,徐振国一直在医疗岗位上勤奋耕耘,50年如一日,辛苦但从不抱怨,奉献而不求回报,平凡却又不凡。这位老军医就为记者讲述了他赤诚勤勉的人生故事。
一波三折从军路
徐振国的家乡,是宁津县时集镇杨西川村。近期,这是一个“曝光率”颇高的村子——我市宣传系统的“在基层、在一线、在现场”活动正如火如荼进行,作为首个“三在”基地,已有4批记者先后来到这里,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倾听基层声音,报道基层故事——我报记者恰好住在徐振国老父亲的家中。所以这篇报道,在某种意义上也算“三在”的成果之一。
1943年8月,徐振国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家境贫寒,但父亲曾参加过革命,所以在他的童年记忆中,英勇壮烈、荡气回肠的革命故事是经常出现的元素。或许就是从那时候起,徐振国已经有了入伍参军的朦胧志向。而母亲是位朴实善良的农民,她看到因医疗条件落后,很多亲戚乡亲不得不忍受疾病的痛苦,便经常在徐振国耳边念叨:“孩子,要好好读书,将来当医生好治病救人。”而徐振国看到家中贫困的现实,立志要通过努力改变自己和家庭的命运。
家庭因素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徐振国的人生方向,读小学、中学时,他发奋读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1959年,中学毕业的徐振国考入津沧医学专科学校(今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顺应母亲的意愿,走上学医的道路。此后的4年里,他在医学知识的海洋里尽情遨游,“那时候总感觉时间不够用,就没白没黑地学,什么知识都想学,什么问题都想弄明白。”
刻苦的学习让徐振国很快成长为一名多面手型的医学全才,1963年,毕业后的徐振国被分配到沧州市东光县医院。在医院里,除完成日常的医疗工作外,徐振国还被召入医院体检队,承担东光县入伍新兵的体检任务。新兵们充满朝气的笑脸与勃发的英姿让徐振国羡慕不已。同时在这一年,毛泽东主席写下“向雷锋同志学习”七个大字,雷锋成为那个时代的偶像,更是徐振国崇拜的榜样,而雷锋,正是一名军人。
多重因素影响下,徐振国童年时种下的参军种子破土而出。于是,在为新兵体检结束后,徐振国也报名入伍,加入了“被体检”的队伍,他想这就到军队中去,一刻也不停留。没几天,体检结果出来了,徐振国完全合格,这一天,他抱着体检结果安心入睡,他甚至梦到自己穿上戎装、戴着大红花,雄纠纠气昂昂的样子。可不曾想,由于东光县医疗系统医务人员匮乏,像徐振国这样科班出身、专业扎实的医生更是凤毛麟角,于是决议“不放人”。这盆冷水让徐振国从头凉到脚,不过几天过后,他即暂时收起这个理想,恢复了平静,“在哪个岗位上都能报效祖国,为人民服务”——这样的观念支持着他,让他在当前岗位上继续踏实工作。
时光辗转,一年又过去了,又到一年征兵时,徐振国再次提出入伍的申请,却再次被拒绝。之后的一年里,徐振国多次去东光县武装部表达自己强烈的参军意愿,有时甚至在办公室一呆就是一整天。武装部见徐振国非常坚定且符合条件,就出面与卫生部门协调。这样,一波三折之后,1965年,徐振国终于如愿以偿地进入部队,来到沧州军分区。
靠医术赢得组织信任
参军后,鉴于徐振国的专业特长,他被分配到军医的岗位上。徐振国说:“很庆幸在校学医的时候,我没偷懒。在基层部队做医生,必须得做全科医生,对各个学科、各种疾病都得有所研究,这样才能做到尽职尽责。”很快,徐振国的医术就得到了认可,军分区里几乎所有的干部、士兵在生病时,不管是消化、呼吸、泌尿哪个科别,第一个就会找到他,这其中竟也有接生的任务,足见别人对他的信任。
徐振国的工作十分忙碌,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有一丝的急躁与不耐烦,他告诉记者,“对上级尊敬,对士兵热情”是他的工作准则。无论是谁,但凡需要,他一定会拿出一百分的努力。
在这期间,有一件事让徐振国终生难忘。那个时期,“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风潮兴起,由于徐振国业绩出色,平日里乐于助人,愿做善事,经层层推举成为“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1969年,徐振国代表河北省军区去北京参加“积极分子大会”,这期间受到了毛泽东主席及周恩来总理的亲切接见。徐振国回忆说:“见到毛主席及周总理的那一刹那,激动的心情无法用语言表达,只觉得浑身都在颤抖、出汗,心里更有一种强烈的荣誉感。”从北京回来后,报效国家、奉献社会的信念在他心中更加坚定。
在口口相传之下,徐振国的事迹逐渐流传开来,甚至传出沧州,传到了位于石家庄的河北省军区。1974年,徐振国被调往河北省军区,专门负责军区首长及老红军的医疗保健工作。刚刚得到这个消息时,徐振国心里还有两个疑虑:“其一,以前是服务基层,现在是服务首长,哪边更需要我?其二,以我的能力,能否承担这样的任务?”这时,父亲的话给了他动力:“既然进入军队,就要明白军人的天职——服从命令,哪里需要你,就要义不容辞地去哪里。这些首长、老红军戎马一生,创下赫赫战功,为祖国和人民贡献巨大,为他们做好医疗保健工作就是为国奉献,就是报国。”于是,徐振国来到了石家庄,来到了位于平安南大街77号的这个院子。
刚刚进入新角色时,徐振国难免有些惶恐,“这个院子里住的有曾美、马辉、王茂全、刘子厚等开国将军或革命老前辈,我才是个30来岁的小青年,对于这些首长既尊敬,又害怕。”不过不久之后,他惶恐的情绪就消散了。“在战争年代,他们让战场上的敌人望而生畏,而在日常生活中,他们却非常平易近人。由于我是新来的小同志,他们对我十分照顾,经常关心我的生活状况,这让我非常感动。”
随着工作时间的增长,徐振国愈发感到肩上的责任重大,“不少老首长在战争时受过伤或过度劳累,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状况欠佳,如何让他们保持健康是我每天都在思考的问题。对这份工作而言,精湛的医术之外,勤奋、耐心、细致的态度更为重要”。工作时,徐振国善于学习、观察、总结并记忆,每位首长的身体状况、用药情况、饮食习惯甚至起床和休息的时间,他甚至比首长的家人还要了解。
(下转3版)
□本报记者张晓航实习生梁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