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当前位置:德周刊20140704期 >> 第11版:往事
国难中彰显民族气节

马龙潭像



  鸦片战争后,民族危机日益加深,一些中国人挺身而出,保卫祖国。庆云籍将军马龙潭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本报特约撰稿人 张明福
饱受儒学熏陶
  马龙潭 (1857-1940),字腾溪,号灵源,清末民初著名爱国将领,庆云县中马村人。他生于富裕之家,父亲马奇峰是当地著名乡绅。同治七年 (1868)四月十日捻军攻掠庆云,马奇峰与长子马龙文组织乡勇反抗,父子同时战死沙场。清政府恤荫马家子孙世袭云骑尉。
  马龙潭少年时文武通达、才华过人,爱好书法,喜欢玩枪骑马。光绪二年 (1876), 19岁的马龙潭承袭云骑尉,并奉诏入京读书两年。从北京返乡后,马龙潭广为交游,济危扶困,极得乡里敬重。
  由于乐善好施又没有过多的收入,马家殷实的家境很快中落。为了生计,马龙潭替朋友管理账目,不料,这位朋友却席卷众人工资潜逃。大家认为马龙潭是管账先生,自然贪污有份,纷纷向其索要工资。马龙潭百口难辩,只好逃往奉天 (沈阳),适逢沙皇俄国招筑路民工,他便随同乡加入。
  1900年,义和团运动震怒洋人,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奉天将军增祺此时召募兵勇,马龙潭于是率数百名筑路工人应募,被编为 “盖字军”,并被任命为管带,揭开了他戎马生涯的序幕。
  马龙潭饱读诗书,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儒将。据记载马龙潭精力过人,案牍必亲阅,暇则以书法自娱,中外人士索书者不绝。他楷行隶篆俱佳,尤以行书为人称道。马龙潭虽为武将,但书学二王,秀润醇雅,法度谨严,极具神韵。其爽利处似米芾,萧散处近王文治,在近代书坛有一定影响。
勇灭沙俄之威
  随着英法德日等国对中国口岸的占领,沙俄也不甘落后。光绪二十六年 (1900)七月,沙俄借口保护中东铁路及南满洲支线出兵东北。此时,刚刚组建的“盖字军”由马龙潭率领,守卫辽阳、复县、海城、盖平 (盖州)等地。八月上旬,沙俄军队从旅顺口北犯,马龙潭率部前往阻击,连败俄军,清廷特赐四品花翎顶戴,委任其为辽阳总巡、通化总巡。
  光绪二十九年 (1903),曾被清廷招抚的忠义军首领张桂林投靠俄军,并随俄军进驻通化。得到俄军袒护的张桂林,放纵部下四处掳掠,激起民怨沸腾。马龙潭设计捕杀了张桂林,彻底铲除了张桂林余部。这一举动却被俄军当做寻衅滋事的借口,迫于压力,清廷把马龙潭革职。不久,清政府重新起用马龙潭为奉天中路第二营马队统带。
  当时的东北地区,兵连祸结,盗贼蜂起,民不聊生。马龙潭奉命剿贼,由于足智多谋,指挥得当,几乎是攻无不克,成为令土匪闻名丧胆的人物,先后被擢升为总巡、帮统、统领等职。
不畏日寇强权
  1911年初,马龙潭授陆军中将,任东边镇守使,驻守凤城。凤城东与朝鲜接壤,日本觊觎多时,企图在此制造事端。有一次,几只日本小船在江中寻衅滋事。马龙潭得报后,深知此事绝不简单,因为自前一年以来,日本人在东北搞 “满蒙独立”,如果处理不好,就会引起大的冲突。马龙潭刚柔兼施,巧妙化解了危机。张作霖说: “东边得马中将龙潭兄震慑,使我无忧。”
  然而张作霖一直对马龙潭的才能心存疑忌,处处防备、打压。 1920年,张作霖将他调任洮昌道尹、辽源交涉员并总办辽源商阜事宜。马龙潭上任洮昌后减赋税、办学校,兴利除弊,深得百姓拥戴。 1922年3月,张作霖将马龙潭调任四洮铁路督办。
  马龙潭上任不久,北京交通部欲派一个叫郭则泌的亲日分子任四洮铁路工程局长。马龙潭早就听说此人是个汉奸,当即大怒,拒不接受,交通部只好另委他人。
  四洮铁路开工之初,一些人受日本人收买,意欲将筑路权承包给日本大仓株式会社,马龙潭毫不客气地给顶了回去,他怒不可遏地质问道: “郑洮铁路与京绥铁路孰难孰易?”并明确表态:多年前詹天佑先生能做到的,我们今天更应该做到,把国家的筑路权拱手让给外国人,说轻了是我辈无能,说重了就是卖国!在马龙潭的坚持下,郑洮铁路全部由中国人自己设计完成。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占领东三省并建立伪满州国,马龙潭自知无力回天,于是辞去一切职务,隐居四平。他的长孙原在中满铁路局供职,也遵马龙潭之命辞职回家。但马龙潭在东北地区有很高的声望,日本人想利用他来笼络人心,成立伪中满省时,擅自公布马龙潭为省长,并张贴布告,企图造成既成事实,逼其就范。马龙潭闻讯后勃然大怒,扶杖到日本宪兵队抗议,并以头撞桌角,誓死不从。日本人无奈,只好收回成命。天津大公报以 《马龙潭触日人之怒》为题报道此事,对马龙潭的民族气节大加赞赏。
  “七七事变”后,马龙潭的一些属下和旧交参加了伪政权,有的还成了地方要员,纷纷登门或派人请马龙潭入关参政,马龙潭断然拒绝: “你们愿意当汉奸是你们的事,我是宁死不干的!”
延续家乡文脉
  多年的实践使马龙潭深刻地认识到,教育落后是导致国家积贫积弱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他多年来一直有一个愿望,就是为家乡办一所学校。
  趁七十大寿之际,马龙潭当着全家人的面说出了要为家乡办学的想法,并告诉儿孙他将为此“尽其所能,倾毕生所积”。账房先生问捐多少钱,马龙潭一句话也没说,只拿起笔写了一个大大的 “倾”字。随即他将自己的家产变卖成现洋,差专人送往庆云老家,建成了 “中马私立学校”。
  马龙潭虽是一代硕儒,但思想十分开明,他明确提出,新学校绝对不可设置私塾内容,课程全部按照当时全国最先进的学校设置。除了吃饭,学生的一切费用全由马龙潭承担,校长与教师的薪水也都由马龙潭支付。学校成立以来,为国家培育了一大批栋梁之才,也使偏远的庆云县一时名声大振。
  马龙潭还热心家乡的方志编纂,在1914年和1927年,两次捐巨资、聘通儒,编修庆云县志,亲自为县志作序和题写书名,并殷殷嘱托: “惟冀乡人父老绳愆纠谬,匡我不逮,俾成完全信史。”为保护庆云历史文化做出了重大贡献。
  1940年,马龙潭走完了其传奇的一生,在四平寓所无疾而终,享年84岁。 1996年,我市著名作家杨英国先生,根据其生平事迹写成长篇小说 《龚威将军马龙潭》并出版发行。
更多>>  德周刊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国难中彰显民族气节
  本文所在版面
【第 11 版:往事】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