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立法禁“啃老”,有比没有好
  立法规定 “常回家看看”的争议余音未了,现在又要把“禁止啃老”上升为法律规范。继江苏省之后,山东省也在《山东省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 (修订草案)》中写入 “禁止啃老”条款——“有独立生活能力的成年子女要求老年人经济资助的,老年人有权拒绝。成年子女或者其他亲属不得以无业或者其他理由索取老年人的财物。 ”
  当前,“啃老”已经渐成一种社会现象,“啃老族”的种种行为也让社会尴尬。不容否认,“啃老族”正成为一个越来越庞大的群体,但比数量增加更让人担忧的是,不少“啃老族”的思想观念也在发生转变——从最初的“羞羞答答”,渐渐变得“理所当然”。这种不健康的社会现象,已经演变成对父母的一种掠夺,势必会影响到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对于许多辛辛苦苦一辈子的老人来说,年轻时为了子女和家庭省吃俭用、拼命工作,到了晚年仍要牺牲自我、照顾子女,他们或许从来就没有为自己好好活过。 “啃老族”带来的悲哀,不仅是道德层面上的,更是社会层面上的,因为这些人并没有想着如何为社会创造财富,反而毫无节制地消耗财富,很难想象他们“啃”完父母,又会“啃”什么。
  “啃老族”的日渐庞大,不排除有社会压力大的原因,比如不断攀升的房价、更加注重物质条件的婚恋,但根本的原因还是在思想观念上,社会压力往往只是“啃老”的借口,许多人骨子里很“享受”这样的不劳而获。说到底,这是一个事关骨气的问题。一个有骨气的成年子女,自会肩负起养活自己的责任,绝不会伸手再向父母索取,更不会为了房子、老婆、孩子去掏空父母的“棺材本”。然而这个社会没有骨气的人还真不少,他们一方面追求光鲜的生活,一方面又普遍好逸恶劳,结果只能是继续向父母索取,而且是无休止索取,有时甚至会演变成“强逼”。倘若父母力所能及,同时也愿意让子女“啃”,还好说;但有时候父母没有能力,子女还非要“啃”,往往到最后父母被“啃”得连骨头都不剩。这是最应该被唾弃、被整治的“啃老族”。
  立法禁止“啃老”,首先是从法律上对“啃老”现象的一种定性,这是一种侵犯老年人合法权益的现象,是对父母财物的一种强行索取。明确了这一点,有助于在社会上营造正确的价值观,有助于倒逼仍有耻感的人不再“啃老”。其次,立法赋予了被“啃”父母说“不”的权利,这一点可以帮助老年人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过,立法的作用基本上也仅限于此,它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啃老”问题,这也是不少人对这一条例修订持怀疑态度的原因所在。需要说明的是,立法禁止 “啃老”和立法规定“常回家看看”一样,都属于倡导性条款,并非强制性条款,其目的也不是要从根本上解决“啃老”问题,而是要用法律去支持道德,让法律和道德并肩发挥作用,因此,不存在法律对道德领域的强行介入。我们要避免陷入“立法万能主义”的误区,法律不可能解决一切问题,有时候道德、习俗、教育所起的作用更大。
  现在的最大问题是,这边厢子女认为“理所当然”,那边厢父母也是“心甘情愿”,所能找到的最大共识就是“这代人比上一代人生活压力大”。这样的“你情我愿”不仅壮大了“啃老族”的规模,也消解了立法禁“啃老”的意义。这是一个需要不断引导的社会问题,亟待转变观念的不仅是 “啃老”的子女,还有被“啃”的父母,而且后者更加重要,父母的家庭教育影响更为关键。培养子女的独立精神和成熟人格才是根本之策,但这并不妨碍立法禁止“啃老”的积极意义,有总比没有好,它至少填补了法律空白,对“啃老族”起到了警示作用。
据《南方日报》
□丁建庭
更多>>  德周刊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立法禁“啃老”,有比没有好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4 版:深水区】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