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看到通往村子的公路被压坏,退休工人刘玉亮主动承担起了修补的任务——
乡村义务修路工
  □本报通讯员李禄超田莉莉董思寒
  每天清晨,在通往临邑县宿安乡赵寨村的公路上,人们总会看到这样一位老人:他弯着腰仔细敲打着旧砖,并不时地挖掘着,用砖块将公路上的小坑补平。很快,一个个小坑被补上了结实漂亮的 “补丁”,来往的车辆再也不用左躲右闪了。
  这位老人就是乡亲们口中不拿工资的 “修路工”——71岁的退休工人刘玉亮。
  看到公路损坏,萌生修路想法
  刘玉亮是临邑县水利局的一名退休工人,自从2003年退休后便一直居住在农村老家。儿女们都已成家立业,不用他操心,他自己也有退休工资,生活可以说衣食无忧。可是看到村外的公路有些坑坑洼洼,刘玉亮坐不住了。
  2010年的一天,刘玉亮乘坐公共汽车去县城,一路上,公路上坑洼不断,汽车为减少颠簸,左躲右闪,刘玉亮坐在车上被晃得头晕脑胀。 “村村通公路为大伙儿出行提供了方便,但时间长了,公路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损坏,到处是坑。”刘玉亮说。第二天,他就找了些旧砖块,把村外的公路给修补上了。
  从那天起,刘玉亮找到了一份新 “工作”——修补公路。“整天赶集上店都要从这条路上走,一看到有损坏,不修补修补就觉得浑身不舒坦。”一说起修路,刘玉亮就来了兴致, “有次下大雨,赵寨桥边的公路被雨冲坏了,我用了一上午才把路补好。”
  “只要身体允许,我会一直干下去”
  补上 “补丁”的公路,不仅好走了,使用寿命也延长了。刘玉亮的这一行为,得到了很多村民赞扬。村民熊春英说,刘大爷修的路不仅结实,还挺好看,像在公路上 “绣花”。
  而刘玉亮的修路手艺,还要从他工作的时候说起。退休前,他是县水利局工程科的老工人,一辈子挖河修桥,磨练出了过硬的本领。 “在水利局干工程的时候,我看到损坏的公路,总是顺便修理一下。桥修到哪里,路就修到哪里。”刘玉亮说,公路上补坑要先将坑弄平,把砖敲打成棱角,和坑边齐了,再敲打结实,这样就算车辆压过去,也不容易把路面压坏。
  尽管如此,用砖块修补的路面毕竟不如柏油路面结实,过几次大车就会被压坏,刘玉亮就要重新修补。几年来,很多路面刘玉亮都修补了不下五六遍。
  看到他一直忙碌着,家人有些心疼,儿女劝他别累坏了。刘玉亮风趣地回答: “干点儿活累不死,就当锻炼身体了。”有时候身体不适,他依然坚持来修路。他已经把修路当成了自己的工作,哪天不出来修补修补,心里就觉得空落落的。
  4年来,刘玉亮一刻也没闲着,用自己勤劳的双手为乡亲们“编织”着平坦之路。面对人们的赞扬,刘玉亮说: “我退休后也没事干,只是做了一件平常的小事。”
  每天清晨,刘玉亮都会骑着三轮车,带上修路所需的砖块、工具,在附近的公路上 “巡视”,发现破损的地方,就停下来修补。“只要身体允许,我会一直干下去!”看着眼前的公路,刘玉亮这样说道。
更多>>  德周刊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乡村义务修路工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5 版:街巷边5】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