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英华(左)接受本报记者采访
个人简历
邹英华,男,1961年出生于武城县。 1977年考入山东医科大学医学系,1986年获得硕士学位。其间所做的肾上腺肿瘤的超声与CT研究获得1997年山东省科委科技进步奖。 1986年考入原北京医科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师从全国一级教授、著名医学专家汪绍训、李松年先生。其博士课题肝癌的介入治疗研究获北京医科大学科技成果奖和北京青年科技论文奖。 1991年-1992年在德国埃森大学医院深造,从事介入治疗学研究。回国以来逐渐开展了肾动脉、下肢动脉、颈动脉和下腔动脉、肝静脉病变的血管球囊扩张和支架成形术为标志的腔内血管外科技术,以及以肝癌、肝血管瘤、肾癌、膀胱癌、肺癌等恶性肿瘤的化疗栓塞、射频消融治疗等为特色的肿瘤微创介入技术,是国内该领域的学术带头人之一。 2006年,当选为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介入学组副组长。
目前为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介入血管外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采访邹英华教授,多次联系,未能成行,忙碌的工作已经占据了他绝大多数的时间。
大年初四,得知邹英华教授回乡探亲,我们试图利用这个间隙采访,电话的另一端,他充满歉意地解释,虽是探亲,但只能在家停留不足一天,又得返京工作。我们不忍打扰他短暂的探亲之旅,采访日程再次推迟。
直到2月18日下午,邹英华才终于抽出了两个小时,在他空间不大、放满了医学书籍的办公室接受了我们的采访。
采访前,他刚做完了一台手术,身着手术服,连口罩都没有来得及摘下。而整个采访过程,几乎是在同时间赛跑,我们不时因电话、短信和护士中断——这还不是他最忙的状态,据了解,他最忙一天要做20多台手术。
忙,源于他在介入医学领域高超的医术与举足轻重的地位。邹英华教授是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介入血管外科主任,在介入医学领域,他是国内顶尖的专家。 31岁时,就被世界肿瘤基金会授予“1992年有贡献的卓越人物”,世界肿瘤基金会副会长埃茨·汉森曾指出,邹博士开创了肿瘤治疗的新纪元。
早在邹英华25岁进入北京大学医学中心攻读博士时,就接触到了介入放射学,此后28年专注这一领域,完成全身各部位的介入治疗达万余次,成为该领域首屈一指的权威;而凭借对学科精深的研究,他也成为了国内肿瘤介入放射学科与腔内血管外科的学术带头人之一,先后承担了多项国家 “863”重大课题、国家 “九五”、 “十五”、 “十一五”科技攻关课题、自然科学基金研究课题等。 2012年,他凭借高超的医术和卓越的学术贡献登上 “中国名医百强榜”。
勤恳治学,初出茅庐已经小有名气
1961年,邹英华出生于武城县,老家距离大运河仅百米之遥。大运河深厚的文化底蕴,赋予他低调、淳朴、厚道的品格。在许多人眼里,邹英华教授谈起自己,话不多,但一谈起工作,又总是神采奕奕,侃侃而谈。邹英华教授说,他的性格以及对待事业的态度,与父亲的影响分不开。
邹英华的父亲是一名中学教师,勤恳、敬业、甘于奉献的作风,从小就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据邹英华教授回忆,父亲病重时,来看望他的学生络绎不绝,去世后,前来吊唁的学生挤满了整个街道,对于一名教师来说,这是相当不容易的,这让幼小的邹英华颇受震撼。当时,父亲由于工作辛劳,身体一直不好,邹英华对医生这一职业充满了崇敬与向往,也萌生了学医的想法。
在上世纪60、 70年代那个思想荒芜的岁月里,学习备受漠视,学与不学,都显得无足轻重,邹英华却没有懈怠。小学、初高中时期,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1977年,年仅16岁的邹英华考入山东医学院。学医,既是他的理想,也是他的兴趣,父亲对他的选择,采取了完全开明的态度。
5年的本科时光,邹英华格外勤奋。入学时,他对英语一窍不通,但是经过刻苦学习,毕业考研时,他的英语成绩却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毕业之后,他没有像许多同学那样,满足于国家分配的工作,而是立志继续攻读。在他看来,医学博大精深,必须站在更高的层面去研究,才能有更大的建树。
彼时,放射诊断与介入治疗在国内方兴未艾,通过零零散散的知识,邹英华得知放射诊断可以透过人体观察病情,这让邹英华为之一振:他坚信,这种尖端的诊断技术,必然会大放异彩。在攻读硕士学位时,他毅然选择了放射诊断与介入治疗专业。为了学到真学问、掌握真本领,他一边在钻研理论,一边在省立医院实习,通过理论与临床实践的结合,对于介入放射学有了更独到、更深刻的认识,毕业时,他靠着扎实的临床实践经验和深厚的理论修养,拿出了一篇令多年从事临床治疗的业内专家都叫好的论文——《肾上腺肿瘤的超声与CT研究》。 1997年,这个研究成果还获得了山东省科委科技进步奖。邹英华初出茅庐,就已经小有名气了。
1986年,邹英华以优异成绩考入原北京医科大学 (现北京大学医学部)攻读博士学位,师从我国放射学元老、享誉国内外的汪绍训和李松年教授。
汪绍训先生生于上世纪30年代,乃是我国临床放射学先驱之一;李松年也是享誉医坛的医学名家。从两位老一辈知识分子身上,邹英华不但接触到了精深、权威的医学理论,还学会了不少做人、做学问的道理。尤其是汪绍训教授那种一心追求真理、超然于名利的治学态度,深深影响了他,培养了他科学、中立、严谨的态度以及低调、内敛、朴实的为人处世风格。
读博期间,在导师们的带领下,他开始涉足肝癌的介入治疗,主要是栓塞剂的系列研究。当时,这在全世界都是相当前沿的领域,据邹英华介绍,直到近几年,国外才开始进行他们在20多年前就已经开展的这项研究。经过3年的不懈钻研,他又一次取得令人瞩目的研究成果,他的博士论文曾先后获得北京青年科技论文奖和北京医科大学科技成果奖,并提前一年拿下了博士学位。博士毕业之后,邹英华便留在了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院从事肿瘤介入治疗的科研与临床工作。
负笈国外,诱惑面前不舍赤子情怀
1991年,而立之年的邹英华迎来一次命运转折点:他获得一次以访问学者身份远赴海外、进入世界一流的德国埃森大学深造的机会。在名师林立的埃森大学,邹英华求知若渴。 “将最先进的技术带回祖国!”这是当时邹英华心底最淳朴、最迫切的想法。
为了攻破语言障碍关,他几乎天天背单词、练发音,不出3个月,他的勤奋便赢得了老师们的一致认可。赴德留学期间,邹英华与柏林自由大学的朗格教授合作从事肿瘤的导管与介入治疗研究,其成果还获得了德国KKH科技大会进步奖。
1992年,他被世界肿瘤基金会授予了 “1992年有贡献的卓越人物”之一,他的有关论文在第十五届哥本哈根国际肿瘤大会上引起轰动,并获得了最佳论文奖。世界肿瘤学会副会长埃茨·汉森公开称,邹英华开创了肿瘤治疗的新纪元。
3年海外求学,邹英华的羽翼日益丰满。此时,他在介入医学领域取得的成绩,引起了埃森大学医院的重视,医院许以高薪、别墅、一流的实验室,都没能挽留住他回到故土的脚步。邹英华说: “德国的医疗技术和研究水平都是一流的,我留在德国可能会取得更辉煌的成就,但是我的根在中国,我的家乡需要我,数以万计的家乡患者等着我学成归来。”
(下转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