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当前位置:德周刊20131206期 >> 第11版:往事
它曾邻九省御路,迎来送往,热闹非凡;后几经变迁,由盛及衰,直至消失在德州的版图上——
德州水管驿

  德州水管驿的全称 “安德水管驿”。它坐东朝西,与米市清真寺隔着一个广场,南邻德州名豪田雯和萧惟豫的故居竹竿巷,北毗邻米市街,东邻顺城街。其大门原址,在现天衢路与迎宾路的十字路口以北,大约30步的迎宾路中间。它的西半部及门前的广场都在现迎宾路上,东半部现是商店和民居。它的踪迹现已无处寻觅了。

初建时高雅讲究

  据史料记载:“明洪武九年(1376),置安德水管驿於西关。”所谓“安德水驿”是指从河北安陵至德州的运河,长约60华里,即安陵至德州的意思。明朝初期,建立了12条水路驿道,全国约有水陆驿站1930余处。明朝及清朝中叶,朝廷的御粮仓(国库)就设在德州。明清时期,古城德州成为全国33个工商业重镇,获得了“神京门户”“九达天衢”的美称。
  德州水管驿修建得十分高雅讲究——坐东朝西一字排开3个院落,中间系主院,7步台阶、3楹的大门楼,顶部4个翘檐各有5个砖雕的神兽,门洞宽5尺、两侧均有木制朱漆栏杆护卫,门两旁竖立雕刻精美的石狮。进入馆驿大门是一长廊,直通建在高约1米的高台上,前廊后厦、貌似佛堂大殿的正房。进入主房其迎面是别致的木雕屏风,迎门的屏风后面是通往后院的房门。后院的迎面是供重要客人住宿的两层楼房。北跨院有可进轿车马匹的大门,左右偏房均系客房。南跨院系膳房(伙房)、餐厅和驿丞、差役和服务人员的住所,后院系马棚、库房。
  当时,德州水馆驿向北、向南均距运河仅百余步,古老的九省御路就在它身后经过,它南有董子读书台、柳湖书院,北是九达天衢、望河阁、回龙坝等著名景点。
  德州系因运河而兴,也因运河而衰的城市。清朝后期,国力逐渐衰败。咸丰五年(1855),因黄河在河南铜瓦厢决口,运河口淤塞无人清理,河运逐渐衰落,致使运河漕运停止;至此,因运河而兴的德州水管驿,悄然停止了它的繁华,进入了闲置期。

功能几经变更

  咸丰年间,德州官衙将废弃的水管驿交于佛教管理。佛教界将此改建成了水馆驿关帝庙。由于原水管驿的名声大,建成庙宇后,又传出了此庙的关公特别灵验的传说故事。后又在南跨院办起了水馆驿粥厂,救济周围贫困百姓。故德州水管驿关帝庙烧香拜武财神的香火异常旺盛。
  辛亥革命以后,军阀混战,德州水馆驿关帝庙一度沦为兵营。民国十七年(1928),国民政府开展的 “新生活运动”号召“革除陋习”。民国十八年(1929)前后,德县国民政府,将德州水管驿关帝庙改建成了水馆驿小学。但由于形势动荡不安,学生寥寥无几。
  1946年德州解放后,将水馆驿小学改为三联街小学。并选配了优秀师资,增添了教具和体育用品,学校开始走向正轨,1955年前后,学校达到了鼎盛时期。 1966年,三联街小学更名为工农街小学。 1973年,改为迎宾路小学。
  1990年前后,在城市建设中,将迎宾路小学全部拆除,在原址上建起了居民楼和商店。至此,安德水管驿的遗址渐渐地被人们遗忘了,迎宾路小学也在德州的版图上消失了。
□随心

更多>>  德周刊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德州水管驿
  本文所在版面
【第 11 版:往事】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