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延鹏察看蔬菜长势。任立松摄
43岁的俞延鹏其貌不扬,乍一看就是个农民。他递过来的名片,很有趣:上面就郑重地写着“农民”的头衔。
“有人说,我这是炒作自己。 ”俞延鹏否定了这一说法,“他们不知道我尊重农民,也是真心搞农业。 ”
俞延鹏何人?翻过名片,背面还有3个头衔:德州信息工程中等专业学校涉农基地主任、德州市绿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德城区庄稼人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不惑之年,不当老师当“农民”
俞延鹏家住德城区,2001年到德城区电大任职。在电大,俞延鹏担任学校实训基地主任一职,专门筹建各类学生实习基地。
时间的指针转到了 2010年,俞延鹏的事业正顺风顺水:一手建起的实训基地,不但满足了实习,还实现了盈利;俞延鹏也升任学校总务主任。
此时,学校提出建设一个涉农基地。俞延鹏主动请缨,接下这份别人眼中的“苦差事”。周围不少人劝他,好好的总务主任不干,非要种什么地?
俞延鹏不以为然:“种地有什么不好?我爱当农民,我要把自己的才干贡献给庄稼地。 ”凭着这股子劲头,俞延鹏毅然只身去了黄河涯镇筹建基地。
艰难起步,一夜愁白了头
所谓的涉农基地,就是白茫茫一片地。
“种地不能没有生产资料吧?生产资料要花钱买吧?但是学校只拨了承包费,没拨这份钱。”不想就此放弃,俞延鹏就以个人名义向银行贷了10万元,还拿出自己的全部积蓄凑够20万作为启动资金。
2010年10月份,基地动工。没有办公室,俞延鹏就趴在车里吃饭、休息;肥料运来了,人手不够,俞延鹏只好自己搬;到了中午,雇来的农民回家吃饭了,俞延鹏不敢离开,老老实实蹲在地头看肥料;由于没有什么种植经验,俞延鹏自掏2000多元买了农业方面的书籍。
转过年,春天来了。播下的土豆、洋葱开始冒了头儿。这本是件好事儿,俞延鹏却满脸的愁云。原来,播种的时候,自己只认了书本,却忽视了本地实际,一半的苗没有长出来,损失惨重。
正所谓“祸不单行”,第一块愁云没有消散,俞延鹏的家庭遭遇了一次变故:母亲被查出了肺癌。
“家里的钱都用在了种地上,拿什么给老人看病? ”这愁坏了俞延鹏,“两件事赶一块儿,我的头发一夜就白了。 ”幸好,在亲戚朋友的帮助之下,俞延鹏勉强凑够了治疗费,母亲的病才得以控制。
回忆起那段日子,俞延鹏都不知怎么熬过来的。但他却未曾后悔搞涉农基地:“种地这事就是会给人希望,这茬种不好还有下茬,只要不放弃,它就不会让你绝望。 ”
好技术带农户闯市场
吸取了此前教训,俞延鹏主动找到省农科院专家学习种植技术。在专家的指导下,涉农基地的很快获得了第一次丰收。2012年,中央财政支持地方职业教育,涉农基地也得到了专项基金支持。有了资金,俞延鹏建起了大棚,扩大了种植规模,基地渐渐有了起色。
什么样的种植模式,能够让当地农民实现致富?在省农科院专家的指导下,俞延鹏的思路渐渐清晰:省农科院正在试种“药食同源”的特色蔬菜,这种蔬菜既是中草药,也可以当蔬菜食用,在人们日益看重养生的当下,这是一个不错的方向。经过考察,俞延鹏与农科院签订了协议,在涉农基地里试种中草药,如今,已经有24种中草药试种成功,部分还推广给了当地农民。
除此之外,俞延鹏培植出了反季西瓜,今年秋天,他就收获了一万多个夏种秋收反季西瓜,皮薄瓤脆、口感极佳,深受市场认可,“1个小西瓜卖15块还很抢手呢。 ”俞延鹏颇为自豪地说。
为了将反季西瓜的种植技术推广出去,俞延鹏依托基地成立了农民合作社。眼下的涉农基地,不仅仅满足着学校实习之需,也开始成为当地农民提升种植技术的大课堂。
“下一步,就是要找到合适的销售渠道,把这些实验成果进行推广,并用合作社的形式带领当地农户一起发展现代农业,让大家共同致富。 ”俞延鹏信心满满地说。
□本报记者 尹晓燕 任立松 本报通讯员 周清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