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旭任禹城县委书记时的工作照
欢送南下干部时的合影(前三排左一为向旭)
(上接2版)有文化的年轻干部走了,留下来的大都是年龄大、文化底子差的干部,连个工作报告都写不出来。今后的工作如何开展?向旭的办法是组织干部学习,要求他们边学习,边写作,实在写不出来,写半页纸也要写,自己再替他们改。
有一位叫蒋怀秋的干部,后来到黑龙江一个县任书记,几十年后他还写信给向旭,谈到当年向老帮助他修改报告、帮助他学习文化的事。 “新中国建国之初,各项工作任务繁重,也不可能使干部抽出时间离职学习。 ”向老说,培养干部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学习的能力,是共产党能够使大量的工农干部提高文化水平、工作能力,从而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的骨干力量的法宝。
向旭回忆说,禹城刚解放时,工作条件很艰苦,国内外形势十分严峻。但禹城县的人民群众和干部一样,革命热情非常高涨。向旭表示,艰苦奋斗不是一句空话,党员干部要带头。他们经常骑着自行车下乡,有时就在老乡家吃饭,给他们留下粮票、钱。当时一边生产,还要一边组织力量支援前线,但无论什么艰巨的任务,只要干部发动群众,都会立即得到积极响应。
1949年,为支援前线,县委、县政府干部发动群众参军,仅仅开了两场动员大会,当时只有二三十万人口的禹城县,就有2000多人踊跃参军;次年,为支援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禹城县又有2000多青年响应号召,积极报名参军。仅仅一年多时间,禹城县的百姓就有4000多名青年参军,这是多么高的革命热情和对党、对干部的信任呵!
“禹城县的人民,为革命建设做出过巨大的贡献! ”谈起往事,向老充满感情地对记者说。他让我们给禹城人民捎几句话:
“禹城在战争年代是前线,在建设时期是先进。禹城人民在前进中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历史上曾在禹城工作的干部以及各级党组织、乡村干部是功不可没的。发展前途无疆。 ”
一生爱学习,遇事坚持独立思考
走进向旭家的书房,最显眼的是整整一面墙的书柜,里面装满了马列理论著作、党史文献和各类书籍杂志。正对窗户放着的书桌两侧地板上,也摆满书籍。向旭笑着说,生命不息,学习不止,坚持每天学习、关心国内外大事,是自己从年轻时就养成的生活习惯。这一习惯,既有自身热爱学习的因素,也与他解放后多年从事高等教育工作有关。
在1952年调离德州时,上级给了向旭两个岗位让他自己选,一个是山东省委党校,一个是山东工学院。 “当时全国都在搞工业化,我就想还是工学院好,能为国家做更多、更实在的事,就选择了到山东工学院工作。 ”向旭说,这一选择使自己的一生与高等教育结缘。此后他先后在济南市委高等学校党委、济南市委教育部、上海市高等教育局等单位担任领导职位,“从一个手握枪杆子的战士,成为了手握笔管的知识分子”。
但知识分子的身份,在建国后的那段特殊时期里并不吃香,文革中向旭也遭到了冲击。 “我们党一直都高度重视、尊重知识分子,但在建国后的几次政治运动中,知识分子却都成了被迫害的对象。这主要是因为知识分子有知识、有思想,爱提意见,结果就被一些人利用了。 ”向旭说,建国后几次政治运动尤其是文革留给我们的最大教训,就是做人做事一定要有清醒的头脑,要有个人见解,不要人云亦云。知识分子的独立思考能力,正是我们党和国家最需要的。
退休后,向旭坚持读书看报,他自费订阅了2000多元钱的报纸杂志。在我们采访的过程中,93岁的向老和我们聊正在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他说,群众路线是我们党制胜的法宝,到什么时候都不能丢!他与我们谈到反腐倡廉任务的艰巨性,“现在落马干部的贪污受贿金额,动不动就是几百万元甚至是上亿元,真是可怕,可恨!中央提出要苍蝇、老虎一起打,我非常支持。 ”他还谈到当前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经济政策调整不能急,太急了会出问题。中央稳中求进的政策非常好”。向老对房价过高的问题非常关注,他对我们说,房子不仅仅是经济问题也是民生问题。中央多次出台政策对房地产市场进行调控,但效果不是很明显,症结主要在有些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过分依赖。要逐步调整财税体制和土地政策,才能从根本上抑制房价。
4年经历,一生牵挂
从1948年到临邑开展结束土改的试点工作,到1952年6月调离德州,向旭在德州工作了4年时间。但就是这短短的4年,成为向旭最难割舍的经历。 “我祖籍虽然不在德州,但我早已经把德州、把禹城当作了自己的另一个老家。 ”向旭动情地说,每当自己从报纸上、电视上看到关于德州的消息,都特别的高兴。他尤其怀念一起在德州、在禹城工作时的同事。我们聊起禹城刚解放时在那里工作过的邢雁、郭振西(本报8月2日、10月25日德行天下栏目曾作过报道),向老都非常熟悉,“有一年我去北京,还是在老郭家住的”。
2009年,已经89岁的向旭回到了他牵挂已久的禹城。 “这些年德州市和禹城发展变化太大了。 ”回忆起当时回禹城的情景,向旭仍然非常激动。他记忆中风沙漫天、盐碱遍地的禹城南大洼,现在早已变成了大片的树林和良田。“我在禹城工作时,南大洼‘夏天水汪汪,春秋白茫茫’,‘旱了收蚂蚱,涝了收蛤蟆,不旱不涝收碱嘎巴’。真没想到现在治理得这么好。 ”他还参观了禹城高新区,对禹城崛起的生物产业感到非常高兴。 “我们这些年工业化发展很快,但也带来了污染。很多山清水秀的地方,现在被污染得一塌糊涂,靠着大湖、河流竟没净水吃。禹城发展生物产业的路子很好,技术含量高、污染少,既发展了经济,又保护了环境。 ”
我们给向老介绍了德州近几年的发展变化,讲德州大力实施“四大战略”,着力构建现代产业、新型城镇、民生保障“三大体系”取得的成就,向老听了非常高兴。他说,德州一直以来工业底子薄,这些年坚持发展经济、发展生产,经济基础越来越好。我们发展经济的目的和资本主义国家不一样,他们纯粹是为了追求利润、追求剩余价值,我们发展经济是为了满足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德州重视民生保障,建设“幸福德州”的思路非常好,非常正确。他欣然为德州题字:“幸福德州,美丽家乡”。
(禹城市委宣传部高汝宝对此文亦有贡献)□本报记者尹滨 周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