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青(左三)与本报采访组
个人简历
王海青,男,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秘书局师职秘书,德城区人。
1959年 7月 12日出生。
1965年 7月—1971年6月,就读于德州市建设小学。
1971年 7月—1975年6月,在德州一中读初中、高中。
1976年 8月—1978年2月,陵县袁桥公社袁桥大队插队知青。
1978年 2月—1981年6月,入伍,国防科委153团新兵2连。
1981年 6月—1983年10月,国防科委109团14连司务长。
1983年10月—1985年11月,国防科工委109团15连副指导员。
1985年11月—1988年7月,国防科工委109团政治处干事、股长,上尉军衔。
1988年 7月—1994年5月,国防科工委安装总队六队教导员,少校军衔。
1994年 5月—2003年12月,国防科工委921工程指挥部干事,中校、上校军衔。
2003年12月至今,总装备部司令部秘书局师职秘书,大校军衔。
10月29日,经过前一夜的秋雨,气温不足10℃。在德州军分区第一干休所门口迎接我们的王海青却只着一件单衣,“没事儿,我们当兵的,打年轻身体就好! ”王海青笑着回应我们的关心。
寒暄过后,王海青介绍起此次返乡的目的:“我太太在中建国际设计有限公司工作,她们公司计划开发一些养老综合体的项目,我就建议她一定要来咱家乡德州。 ”接着,王海青对德州近年来的发展表示了赞叹,对几个城市综合体项目的优势进行了分析,其论点鞭辟入里,令人折服。
记者眼前的王海青,爽朗、儒雅、健谈,既有军人的风骨,又兼具文人的情怀。
生于军人家庭,自幼心怀从军理想,靠勤奋执著铺就人生路基
王海青生在军人家庭。父亲王景宽1938年参加革命,身为工兵的他先后经历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在枪林弹雨中为前线部队修路搭桥,逝后骨灰被安放在英雄山革命烈士陵园。
1959年7月12日,王海青在青岛出生。1960年,随父亲工作调动来到德州。在王海青的记忆中,身经百战的父亲喜欢给他讲一些战争故事——台儿庄大捷、百万雄师过大江、激战无名川等等,那时候的王海青不完全懂,但战争的惨烈与英雄的无畏却在他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烙印。
1966年,父亲因公牺牲。在父亲的葬礼上,时年35岁的母亲红着眼眶告诉王海青,长大一定要做父亲那样的军人,精忠报国!已经哭成泪人的王海青紧咬着嘴唇,不住地点头。
父亲的早逝,让生活的重担陡然落在母亲身上。从那以后,在家排行老二的王海青就一边读书,一边和大哥王长青一起帮母亲照料这个家。母亲要强,白天很少表露内心,但夜晚却经常哭着在梦中惊醒,王海青便经常给母亲讲笑话逗她开心;冬天,母亲的手起了冻疮,王海青便在夜里偷偷起床,把家里的脏衣服洗干净,母亲看着他冻裂的小手,既心疼又欣慰……
父亲去世的前一年,王海青进入建设小学(今建设街小学)读书。
受家庭影响,王海青比同龄人显得更为成熟,从小学到初中他一直担任班长,凡事都会有一群小伙伴跟随,就像个 “孩子司令”。当时正值“文革”,王海青觉得有义务保护小伙伴的安全,需要学习一些防身之术。1971年,一次偶然,他得知小锅市有位擅长摔跤的老师傅,就前去拜师学艺。老师傅见他身体结实,是棵好苗子,便收下了他。从此,每天下午放学,王海青便去学摔跤,一练就是七八个小时,到半夜才回家。练摔跤的地方靠近铁路,师傅就让他面朝铁路蹲马步,只有等一趟火车过去了才能休息,这一场磨练,腿肿得连走路都困难,王海青硬是坚持了近3年。练摔跤,并未给王海青保护小伙伴的机会,却给了他一个超乎常人的好体格。“那时候我单手能举起125斤的杠铃”,王海青笑着说。
1974年,王海青在德州一中读高中,当时校园里正掀起“学工学农学军”的热潮,因为自己学摔跤时经常扭伤,他便去医院外科学习了推拿按摩。每每学成一项,除给自己疗伤,他还不忘给家人按摩。王海青领悟能力强,再加上不断实践,小半年过后,俨然成为一名推拿按摩的行家里手。
1976年8月,高中还没毕业的王海青被“上山下乡”的浪潮推到了陵县袁桥公社 (今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袁桥镇),成了一名“猪倌”。对于心怀军人理想的王海青来说,“猪倌”可不是他要的生活,消极情绪开始在他心中滋生。母亲得知后,告诫他“革命不分贵贱,张思德不过是个烧炭的”,王海青说,母亲的这句话,让他受益至今。
从那以后,王海青心里憋着一股劲儿——当 “猪倌”也得争先,早日进入部队。憋劲儿不是动动嘴皮子。王海青意识到,自进入校园起就没能安心学习文化知识,这笔欠账必须补上。于是他买来一本汉语词典和一本成语词典,白天干活时,撕下一页放在口袋里,一有空就拿出来背;晚上别人都休息时,他就点上煤油灯继续啃词典,夏天的夜里,为防成群的蚊虫叮咬,王海青穿着下猪圈时穿的连体雨靴,到睡觉时,雨靴里都能倒出自己的汗水……就这样,一年多时间,王海青硬是背下了两部词典中的大部分内容。
不到20岁的王海青此时还不知道,自己学的这些零散的知识,会铺就自己人生道路的路基。
子承父业,进入工兵部队,为国防工程建设撒下汗水
军队大门的开启,并没有让王海青等太久。
1978年2月,国防科委153团在陵县征兵,王海青毫不犹豫地报了名,机缘凑巧,他和父亲一样,也成了一名工兵。
王海青所在的部队,大多数时间在偏远地区建设国防工程。从军第一年,王海青随部队来到太原附近建设卫星发射基地。
那里的条件是想象不到的艰苦,他们需要从第一个帐篷搭起,在荒土上建设起偌大的基地。那时候的机械化远不及现在的水平,很多工程就是靠战士们用铁锨一点一点地挖出来的,他们经常称自己为“穿着军装的建筑工人”。条件虽然艰苦,但身为新兵的王海青格外卖力。此时,他的好体格有了用武之地,一辆小推车,装满砂石料有几百斤,别人需要两个人推,他自己一个人单手往前推一辆,后面还能用手拉一辆。夏天时酷暑难当,王海青干活时顾不上喝水,嘴唇干裂出血,他就在嘴唇上涂上牙膏咬牙坚持。 1979年初,家乡的母亲收到一封信,信封中有一样东西让母亲潸然泪下——那是一块皮肤,王海青拼命工作时,脚上磨出了杯子口大的水泡,水泡磨破后,留下一块死皮,他将其剪下寄回家乡。他要告诉母亲,自己不会辜负她的期望,一定会在部队干出名堂来。信的结尾,王海青说,当不好兵,绝不回家。王海青的努力组织看在眼里,入伍10个月后,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81年,王海青被提拔为连司务长,这时,他才第一次返乡。
得益于在袁桥时背词典的努力,文字水平较高的王海青开始担任文书工作,之后被提拔为连副指导员。在这期间,王海青认识到连队有战士上百名,个人思想问题、家庭问题等比较复杂,于是便经常利用饭后睡前等零散时间和战士谈心。1984年,在读过一些政治学、哲学和心理学书籍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经验体会,王海青撰写了一篇题为 《见缝插针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论文,这篇论文科学生动,被作为典型经验在部队推广,王海青也因在军队思想政治工作方面取得的成绩荣立个人三等功。
1985年夏季的一天,王海青所在的基地刚刚运来60吨水泥,这时他观察到天色有变,可能要有暴雨。王海青二话不说,大喊一声后第一个冲到车上,左右胳膊各夹起一袋水泥便往仓库冲,战士们见状也纷纷加入,不到一小时时间,60吨水泥被抢运完毕,此时,暴雨倾盆而下……像这样的紧急情况,王海青和他的战友已经记不清化解过多少次,王海青所在的营也因此荣立集体三等功。
据王海青的战友回忆,王海青凡事身先士卒,且对战士的要求非常严格,对工作毫不含糊,被他训斥甚至处分过的战士不在少数;但他又非常关心战士,看到他们有困难总是第一个去帮助。
(下转3版)
□本报记者梁希东张晓航刘平郭庆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