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当前位置:德周刊20131011期 >> 第12版:闲情
米泛异香



  看到一则新闻报道“杂牌米加香精熏制成名牌香米”,估计现在的主妇们去买米又多了个心眼吧。不过那样炮制香米的主意并非今天才有,在10年前,就有商贩曾经用人工合成的“竹香精”染绿白米,美其名曰“绿色大米”,价钱是普通大米的5倍。
  岂止10年以前有这样的香米?几百年前就有。清代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说得清楚:要让待客的米饭更好,“使之有香而已矣”。办法则是“预设花露一盏,俟饭之初熟而浇之,浇过稍闭”,然后拌匀即可。这里的花露,是“摘取花瓣入甑,酝酿而成者”。就是用花瓣蒸酿出花露,带着花香,浇在米饭上,自然添异香。李渔告诫说,花露浇米饭,应以蔷薇、香橼和桂花的花露为好,因为玫瑰之类的香味显非五谷所有,容易露馅。他还得意的说,“此法秘之已久,今始告人”,还叮嘱读者花露不要浇的太多。
  李渔还说,“富贵之家,则需花露”,说明那是有产阶级的嗜好。好比《红楼梦》里王夫人就曾给宝玉两瓶“木樨清露”和“玫瑰清露”。不过王夫人介绍的花露吃法不是进米饭,而是当饮料,“一碗水里只用挑上一茶匙,就香得了不得呢”。
  王夫人的花露有无可能像李渔说的一样放米饭里,书里没说。当时王夫人给宝玉以花露,只是因为宝玉挨了打,袭人怕他“急得热毒热血存在心里”,不肯给他喝酸梅汤。而按照中医的说法,玫瑰花行气解郁、和血止痛,木樨花也就是桂花,其效用则是行气化痰、止血散瘀。想不到王夫人这花露给的还真是对症。
  说到疗效,复想起五代王仁裕在《开元天宝遗事》中说杨贵妃“酒初消,多苦肺热,尝凌晨独游后苑,傍花树”,“口吸花露,藉其露液,润于肺也”。杨美女可真是干脆,直接趴树上喝花露,堪称原生态啊。
  还是回到米饭为什么那么香吧。要做一碗香喷喷的米饭,传统而正宗的方法早就有了。除李渔以外,清朝屈大均还在《广东新语》中提到龙眼花露,“取其露以点饮食,绝甘美”。再加上王夫人和杨美女那些实践经验,我们能创新出多少新鲜异香的功效型香米啊。
□刘俏到
更多>>  德周刊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米泛异香
  本文所在版面
【第 12 版:闲情】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