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当前位置:德周刊20131011期 >> 第11版:书画
唯求清净怡然自乐
——杨海容书法作品赏析







短歌行(局部)



道德经(局部)





  

人 物 简 介

  杨海容,字百川,又字柏川。 1939年生,原籍山东乐陵。德州学院中文系教授。他幼承家学,追踪“二王”,遍临诸家,形成独特的风格,潇洒流畅,俊逸刚健。多次参加全国及省市展览并获奖,现为中国北京书画院山东分院院长、德州市青年书画家协会顾问、中国书法教育研究会会员、中国书协会员、山东省高校书法家协会理事,德州市书法教育研究会副主席。
  他慈眉善目,为人谦和,几十年来一直默默地在书法创作和书法教育方面勤奋耕耘;他幼传家学,功底扎实,遍临百家,讲究章法,却又不断地求新求变,探索着自己的风格;他既是书法家,又是书法教育家,同时还是学者,却不事张扬,近10年来一直在专攻小楷长卷,而且专写中国古代经典之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他就是我市知名书法家杨海容。

钟情书法,传承文化

  走进杨海容的家,你会看到墙上挂着不少小楷长卷,书法家本人还会拿出几幅得意之作请你欣赏——10多米长的屈原诗作长卷,囊括了《离骚》、《九歌》等著名的长诗、组诗。折成册页,看起来像是一本书的长卷中,满是《前出师表》、《后出师表》、《岳阳楼记》这样的经典名篇。还有金刚经、孙子兵法、毛主席诗词,还有“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这样的警句格言……
  “我觉得,中国古代经典诗文都是经过历史大浪淘沙留下来的 ‘真金’,对于一个人的涵养、境界都有很好的影响,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应该自觉地传承传统文化中优秀的那一部分。 ”杨海容说,“另外,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成分,要想了解中国文化,不了解中国书法,这是一个很大的缺憾。古代的时候,它是一种思想交流工具,人人都要用,科举时也是很重要的一个考试衡量标准。书画、京剧等虽然也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还是书法最为重要。所以我愿意用这种方式来体悟、传承传统文化。 ”
  杨海容不但自己创作书法作品,他还有着几十年从事书法教育的经历。他认为,书法教育一方面能够满足广大书画爱好者提高书法水平的要求,另一方面,也是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渠道。

主攻小楷,十年耕耘

  谈起自己的书法创作,杨海容说,搞创作要在踏实学习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走出自己的路子。 “我临字的基础是‘二王’,刚开始的时候,我临写的是颜真卿、柳公权和欧阳询,赵孟頫的字我学的少一些,因为他的字骨力差。我最喜欢颜柳,颜真卿的字大气、浑厚,可以代表中国人的骨气和雄气;柳公权的字俊秀。他们的字都学王羲之,他们都是唐楷,唐楷是中国书法发展史上的一个高峰。 ”
  杨海容说,他平时也写其他类型的书法作品,但是主攻方向还是小楷。他已经潜心写小楷10年之久。 “写一个10多米长的屈原作品长卷,大概要4天左右的时间。 ”端详着自己的作品,他详细向记者讲解自己对创作的要求。整篇作品字的大小、格调、笔画的粗细、笔画的处理、字与字之间的顾盼、照应,他都会努力顾及到。 “整个书法作品要形成一个气韵完整的整体,它是有韵味的、有生气的、有完整的生命的。书法是留在纸上的音乐,不是信手涂鸦的。 ”杨海容表示,写书法作品不能否认才气,但它是第二位的,最重要的还是要一本一本地临摹、练习,要下足了功夫才可以。

遍临百家,求新求变

  如今的杨海容已经年过古稀,但他仍然没有放弃在书法创作道路上孜孜不倦的探索。他表示要在遍临百家的基础上不断超越自己,使自己的风格不断地发展变化。 “我以后追求的方向必须不断的变化,不变则死,变则活。学习和创作时,绝不能一条道跑到黑。一定要遍临百家,取得自己所需要的东西,最后形成自己的风格。 ”他说:“有人只是钻研一家,想把这一家临好之后再去练别人的,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艺术生命在于独创,不能雷同。 ”
  杨海容说,现代人写东西有时会缺乏古气,笔画不到位,古代的东西都是历经千百年的淘洗之后留传下来的,是必须要学习的。章草比较古朴,魏碑多是民间没留下姓名的高手所作,大多写得比较野逸自然,放得开,不拘束。杨海容表示,他现在正在试着吸收这两种字体的精神,使自己的创作有所变化,不断创新。
  虽然写的是“小字”,但杨海容传承文化的心胸、辛勤耕耘的精神、求新求变的魄力,让他的书法作品更有文化包容力!
□晓彤

更多>>  德周刊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唯求清净怡然自乐
  本文所在版面
【第 11 版:书画】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