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时的邢雁
1982年,邢雁在英国伦敦瞻仰马克思墓
1994年,邢雁与在京的德州老乡张全景(中组部原部长,后排左五)、郭振亚(新中国第一任矿管局局长,后排左三)等几家相聚
(上接2版)邢雁作为画报社领导,许多著名书画家经常找上门来,希望介绍自己的作品,但他从不向任何人要画要字,送上门的也被他婉言谢绝。国画大师刘海栗与邢雁过从甚密,可他从未向大师要过画。他淡然地说:“向人家索要字画,跟利用职权索贿受贿有什么不同?这类事不仅危害领导干部的声誉,也污染社会环境,遭到人民的愤恨。我们是国家干部,绝不能有发财的念头,不能犯糊涂做傻事,为了一点钱财败坏清白不值得。 ”其身正不令而行。不长时间他就把同志们团结、凝聚、激发了起来,一改画报社的沉寂局面而变得生动活泼。
1992年,邢雁已到了离休年龄,全国老龄委主任王照华硬把他要过来,担任全国老龄委主管宣传的副主任,并兼《中华老年报》总编辑。老龄委主管的《中华老年报》创办4年,不但账面仅有7000元,而且还欠印刷费10多万元,工资发不出,报社已到停印边缘。一番调研后,他首先精兵简政,把30多人分流,抓广告、抓发行;原周一刊改为周二刊,版面进行优化;实行岗位责任制,提拔优秀的中青年同志到领导岗位;连续4年在北京地坛公园、中山公园举办“九九重阳不老城大型游园”活动,中央领导和上百万群众参加; 1995年8月,报社策划、举办了中直各部委和中央军委各兵种参加的“纪念抗战胜利50周年——历史的回声”演唱会,中央电视台播出了演唱会实况。多措并举下,不到1年时间,报纸发行量翻了番,不仅偿还了外债,还有了100余万元的存款。员工涨了工资,增加了奖金,扬眉吐气起来。
说起来似乎很简单,可这期间,邢雁经历了人世间最惨重的痛。第二届“中华不老城”开幕前一周,承办单位突然撤出,晾了台。更为晴天霹雳的是,邢雁疼爱的小儿子突然在日本因公猝然离世。他紧急奔赴日本,处理丧事。回来后,他强压老年丧子锥心的折磨,重新投入工作,使这一大型活动得以如期举行。
徒骇河孕育的赤子,大是大非面前,挺立如山;关爱提携同志,犹如春天
采访中,老人家来了两位访客。巧合的是,他们两兄弟来自德州。谈话中得知,两兄弟的父亲是邢雁在德州工作时的部下,邢老还是他的入党介绍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他们的父亲工作中遇到问题,经常到北京找老领导讨教。邢雁就带他回家,讨论谈心,管吃管住。这位部下回家后讲起邢老的德行和关爱,让他的两个孩子也非常崇拜。他们回忆说,一次邢老从北京给他们的父亲捎去当时少见的10听青岛啤酒和一铁筒茶叶,父亲逢人就炫耀,那筒茶叶来了贵客才让沏,足足喝了四五年。现在虽然父亲早已过世,但在他们心中,邢老永远是最值得敬重的亲人。
人民画报社原有一名干部,曾因被诬告参加所谓的 “五—六反革命集团”,被判处死刑,并关了6年,平反出来后到哪个部门都不愿意接收。邢雁同志了解到他的摄影水平很高,便推荐他担任了中国画报出版杜副社长,并点名安排他参加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 “海上丝绸之路”的摄影工作。活动结束后,还为他举办了个人摄影展。后来这位同志担任了三峡出版社社长。至今,不忘邢雁在特殊时期对他的爱护和帮助,称他为自己的“救命恩人”。
画报社从事美术设计的黄钟骏,用几年的业余时间书写了《唐诗三百首软硬笔行书》,邢雁看后很高兴,帮助联系出版事宜并亲自写了序。大连青年画家林成翰画的一幅《百鸡图》,邢雁觉得很不错,就亲自撰文介绍他,林成翰一下子在全国出了名。这些年,他帮别人作序、出版的著述少说也有十几部。
邢雁认为,做事先做人,做一个正直、堂堂正正的人,不沽名钓誉、不投机取巧、不趋炎附势,这样才能不违背良心、不违背时代潮流。
“文化大革命”中,邢雁被打成黑帮,揪斗、关牛棚;后来又叫他带队到河南信阳潢川五七干校。在干校里他放牛、烧砖,什么活儿都干得有滋有味。 1971年3月的一天,他被通知回北京到《红旗》杂志社工作。原来庐山会议后姚文元接管了《红旗》,迫切需要新的领导班子开展日常工作。邢雁和另3位同志组成临时编辑小组,他被指派为第一召集人。那时,姚文元把持《红旗》,贩卖“四人帮”那套极左的东西,每月召开一次编辑小组成员和编辑骨干会议,姚讲报道思想、拟题目,然后大家找作者。邢雁觉得自己的思想和行动被捆得死死的,就以身体欠佳为由要求调离,但没被批准。只能坐在那儿看稿子、看版样的邢雁始终坚信违背历史发展潮流的那一套长久不了。
人民盼望的这一天终于到来了。 1976年10月,“四人帮”被粉碎。围绕是坚持“两个凡是”还是坚持“实事求是”的激烈论战又展开了。不久,《光明日报》在头版显著位置刊发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评论员文章。因它针对“两个凡是”而提,意义重大。《人民日报》《工人日报》《解放军报》和各省、区、市报纸都在显著位置转载,并发表了大量的群众来信来稿,围绕真理标准展开了大讨论,为拨乱反正、解放思想拉开了序幕。
可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大讨论已进行了3个月,而作为党中央的理论刊物、意识形态前沿阵地的《红旗》杂志却毫无反应。社内许多同志认为这种 “不卷入”方针,实际是同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唱反调,同拨乱反正的主流背道而驰,是严重错误的。在这种情况下,一向温和、内敛的邢雁勇敢地站了出来,于1978年11月23日与同事王忠明联名写了一篇文章在社内贴出,立即引起轰动。很快,这篇文章传到了正在召开的真理标准讨论会上,也传到了中央领导人手上。据《短暂的春秋》一书记载,当时的党中央总书记胡耀邦看到这篇文章很高兴,彭真看后表态:“这个同志的观点很好,我看很正确。 ”自此,《红旗》向真理标准讨论的形势靠近了。
对于这件事,和老人有着20多年深交的当代著名新闻工作者范敬宜说:“对于这样一件在别人看来应该大书特书的大事,20年来邢雁同志从未向我谈起过。直到这次出书,他在犹豫之际才把此事的始末告诉我。我一方面嗔怪他不够朋友,另一方面从内心敬佩他这种为人的品格。要知道,这样的事情如果发生在另一类人身上,不知会被吹嘘成什么样子! ”
桑榆未晚,奉献不休。老人热爱家乡、思念家乡、祝福家乡
邢雁的夫人李金菊祖籍河北景县,在禹城参加工作时,与他相识。两人几十年风雨同舟、相濡以沫,是大家公认的恩爱夫妻。现老人的3个子女均在北京生活,一大家子温馨和睦、其乐融融。
邢雁1996年辞去报社总编辑的职务后,担任全国画报联谊会会长、中国画报协会会长,现在是画报协会的执行会长。他上任不久,便在四川、黑龙江、陕西、内蒙古、湖北等地成功召开了年会,主编出版了《365个第一次》图集。还于1999年10月,在北京军事博物馆成功举办了《话说新中国》全国画报50年专题摄影回顾展。这个展览后来在全国十几个大中城市展出。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2004年末,老人把50年新闻生涯的部分文稿结集出版,书名作《躬耕六记》。在自序中他写道:“自己写作的那些东西,不一定有多少价值,所以没有出书的打算。近些时候感到既然自己有幸参加了几家报刊的工作,积累的一些文稿,在不同侧面不同程度上折射出国家发展变化的历史进程。把一切回归社会,奉献读者,是我应尽的义务和责任。事实上,我的所有写作成果,都来自社会,来自群众,是属于社会的。 ”
一晃已到12点,采访近3个小时了,我们担心老人身体吃不消。李金菊阿姨说:“没事,他见了家乡人,高兴着呢。 ”
说着,她拿出一幅字,告诉我们一个故事。去年3月8日,我市市委书记吴翠云在北京参加 “两会”期间,拜会在京的德州籍老领导并汇报、介绍德州经济社会的发展情况。当邢老听说我市主要经济指标增幅位居全省前列、农业粮食生产实现了9连增、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纯收入实现了大幅增长、城乡建设大步跨越、生态环境更加宜居、民生事业全面进步、百姓幸福指数进一步提高后,他抚今追昔,激动得夜不成寐,一遍遍写下 “德州之州,龙年腾飞”,并选出一幅最满意的想赠与家乡。可是其后不久,他突然中风。这次听到我们前来,老人翻箱倒柜找出了这幅字,并现场认真地落上款转交给我们。写在去年、落款今年的这幅字,书法技艺看起来相差悬殊的这幅字,真的是记录了老人对家乡最深厚、最真挚的爱!邢雁谈到,前几年参加活动路过德州时,时任市政协主席的田玉茂,陪他参观、给他介绍,让他零距离感受到了家乡的沧桑巨变;禹城市委书记张安民也来看望他,告诉他家乡日新月异的进步。还有他少年时的好友萧寒、徐善芳等,他的老同事周振兴、孙湘波、孟凡梅、吕长岭、于宝干、苏淑庆等,都是邢雁十分挂牵和想念的。听说高铁70多分钟就能到德州,老人高兴地表示,身体允许的情况下一定多到家乡走一走、看一看。老人欣然为家乡题词:热爱美丽家乡,建设幸福德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