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贴牌“洋奶粉”何以大行其道?
  针对目前国内贴牌洋奶粉乱象,央视播出了记者关于贴牌洋奶粉的调查。一种是以中国公司的名义申请新西兰商标,只需交5100元,但产地不能写新西兰;另外一种是在新西兰注册皮包公司,只需花一万多元,就可拥有一个原产地新西兰的品牌。
  ——5月15日《京华时报》
  尽管媒体不断曝光,官方或非官方也采取过各种应对之策,而且中国消费者既不笨也不傻,何以贴牌“洋奶粉”仍然能够大行其道,直到今日还有那么多人上当受骗?
  概而言之,原因不外乎几个:一者,多数贴牌“洋奶粉”是通过网购、邮购或母婴连锁店体系进行销售,较少通过大型超市、商场等渠道销售,而且这些产品所针对的又是那些渴望购买“洋奶粉”的中小城市、内地城市中高收入群体,这种销售渠道和目标的刻意选择,无疑避开了被消费者戳破真相或者维权的风险。
  二者,由于国产奶粉不争气,经过“三聚氰胺”等一系列让人心惊肉跳且防不胜防的事件后,消费者对国产品牌奶粉渐渐失去信心。为了安全起见,开始追逐洋品牌。于是,洋品牌奶粉价格一路走高,市场占有率也逐渐扩大,在洋奶粉价格畸高、贴牌生产销售存在巨大空间和利润的诱惑下,贴牌“洋奶粉”无疑有了生存的土壤。
  三者,贴牌“洋奶粉”的大行其道也与监管缺失有关。尽管贴牌“洋奶粉”质量稳定性堪忧,而且还存在夸大或者虚假宣传的问题,但质监部门很难判断奶粉是否完全是进口奶源,只能检查产品是否符合食品安全的标准,是否对人体产生危险,同时,法律法规也没有界定监管部门的职责,而国外更是“你不在那卖,政府管不着你”。
  贴牌“洋奶粉”大行其道,损害的不仅是消费者的权益,更是人们对整个奶粉市场的信心。对此,当务之急当然是加强市场销售渠道的整顿,清理奶粉中的“假洋鬼子”。然而,更重要的是,亟需从行业整体上恢复消费者对国产奶粉品牌、监管体系的信心,唯此,才能从根本上铲除贴牌“洋奶粉”生存的土壤。
□禹海君
更多>>  德周刊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贴牌“洋奶粉”何以大行其道?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4 版:街巷边】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