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体、制版、剪裁、缝制、熨烫,七八天过后,一件新衣才能从裁缝掌心递到顾客手上。上世纪的女人都爱去裁缝店里扯布做衣服,从触摸柔软的布料,到抬起双臂、软尺圈绕,再到长长的期盼与等待,没有一种体验不是女人钟爱的。
不过,慢慢地,伴随着成衣制造业的繁荣昌隆,裁缝行业逐渐黯败没落,不少裁缝或失业或转行,坚持下来的老店铺生意也大不如从前。在这个追求鲜衣锦服的年代,裁缝这个古旧的行业是否会枯木逢春呢?
记忆中拥挤的裁缝铺
在德城区东方红布匹市场的窄巷中,有一家叫慧凤店的裁缝铺,这家铺子约有20平方米,其三面墙壁上垂挂着丝绵绸缎,银红、翠绿、鹅黄、青碧……颜色琳琅娇艳,一支高高的横杆上挂满样衣。
裁缝师傅刘爱华是这家店的主人。刘爱华今年50岁,从十几岁起跟着母亲、姐姐学手艺,做裁缝有30多年的光景了。忆及往昔,她告诉记者,那时候大部分的人都穿做的衣服,很少有买衣服穿的。一到换季的时候,来选料子的客人挤满了这间铺子,排队等着量尺寸,别提多热闹了。
那时的衣服式样、布料种类都比现在简单得多,选择余地小,人们偏爱的大多是冲淡素雅的颜色。 “本白啊、深青啊、黑啊、灰啊,大家都愿意做这些颜色的衣服,很俏丽的颜色,少有人敢穿。”刘爱华把记忆的水银灯拨转到从前。
“那时候面料少弹性,除了纯棉,就是化纤的梭织布,人们穿衣偏好宽松的款式。有些相熟的顾客经常来店里坐坐,聊会儿天喝会儿茶,推出一个新式样,她们能第一时间知道,做出来后还给推荐很多朋友过来。 ”
刘爱华说,十几年前,人们对“撞衫”并不忌讳,“那时候玩得好的朋友会做同颜色同款式的衣服,一起走出去,就跟双胞胎姐妹似的。甚至母女也会来做同款的衣服。 ”
为了能把顾客的衣服及时赶制出来,刘爱华常常凌晨2点起床剪裁布料,在家里裁好,拿来店里做,“虽然累,可是心里欢喜,小姑娘们都捧着你,她们就盼着能快点拿到新衣服,甜甜地给你说好话,有的夏天还给你买西瓜吃。 ”
裁缝十有八九转行
随着成衣工商业的遍地开花,裁缝铺的生意虽说不上是一落千丈,可裁缝的风光荣宠却去而不返。
位于三八路市水利局东侧的世奇制衣,门前挂起了转让的牌子,店里的布匹和样衣处理得已经所剩不多。这家1996年开业至今的老店再过不久就要关门了。
今年36岁的店主马学英说:“生意越来越难做,这几个月一直在赔钱。光是店铺租金一个月就4000块钱,还得给工人开工资,入不敷出,还不如关门回家看孩子去。 ”
从2000年之后,找裁缝做衣服的人日益减少,年龄层次分布也悄悄发生了变化,年轻女性几乎不再保留做衣服的念想,中年女性成为裁缝店的主要顾客。“今时不同往日了,来我们店里的大部分都是上岁数的人,现在卖衣服的这么多,年轻的小姑娘们没有耐心等着你做,都是去买。 ”马学英说。
马学英告诉记者,原来德州做衣服的裁缝店有100多家,现在只剩十几家了。
“当年的同行十之八九都转行了。”马学英说,“做我们这行受的苦别人可能不知道,俯着身子一坐下去就是几个钟头,一天天下来,颈椎都出问题了,胳膊有时候一抬就疼。自从我打算不干了以后,整个人像解脱了一样。 ”
岔河小区的红梅制衣也挂着转让的招牌,店主叶红梅今年43岁,经营这家店已有7年。
说起裁缝业的萧条现状,叶红梅更多担心的是这门手艺的传承和延续。 “我是从技校学来的手艺,原来的同学好些都不做了,现在没人愿意干这行,德州还有服装技校吗?应该没了吧。 ”
“现在谁还会送自家小孩去学裁缝啊?都是伺候人的营生,还得天天熬夜赶活儿,家长不乐意,孩子也没耐心。据我所知,现在学徒是真不好招。”叶红梅说。
“老手艺”遇上“独家定制”
明月制衣开在紫薇园小区一间对外出租的车库里,店主焦永华精心经营着这家隐蔽的小店。多少年过去了,她对裁缝这门行当始终情衷如旧。
开店之初,焦永华的收入来源除了冬天定做羽绒服,便是给附近的居民修改衣物。修裤脚、收放腰围这些小活儿,一次只收几块钱,因为做工精细,倒也招揽来不少生意。
直到去年夏天的一天,一位年轻女士的出现,给焦永华的生意带来了转机。
那天,这位女士拿着从北园早市上淘来的布料,找焦永华做上衣。 “她从网上下载了图片存到手机上,拿来给我看,说就要这个样子的,那个款式挺新,我估计商场里可能没有卖的,成品做出来之后,她非常高兴,还介绍了同学过来做衣服。 ”焦永华说。
从那往后,经常有年轻女士拿着自己截的面料过来,找她做自己想要的样子,“样式复杂的收三四十工费,简单的20块钱,我做这个也不图挣大钱,就是安安稳稳地挣个吃饭钱。 ”
古老的裁缝业接纳了新的客户需求,名曰“独家定制”。
最近几年间,慧凤店也常接到顾客要求做新式样的订单,刘爱华精湛的手艺满足了不少客户特殊的制衣心愿。顾客有时候没带图片过来,只是做一番描述,她心领神会,用圆珠笔勾画制作图稿,做出的成品一般不会走样。
由于“独家定制”的出现,裁缝店仿佛重新赢得青睐,进入年轻女士的视野。经历几十年的风雨沉浮,生命力顽强的裁缝店是否会重新焕发青春呢?
□本报记者 张晓航 见习记者 张莹 本报通讯员 杨玉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