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一台车一趟线九个站
——记德州第一代公交车

宋金贵(左一)正向司机师傅了解车况。尹晓燕摄



秦超绘图



  早在1962年,德州就有了第一辆公交车。
  家住德城区公交公司宿舍的59岁的宋金贵,就曾在这辆公交车上做过售票员。
  1969年,14岁的宋金贵经人介绍进入市政汽车队,临时做起了售票员。据他回忆,1962年至1971年,近十年的时间,整个德州只有一条公交线路。从市人民医院到德州国棉厂,途径9个站。

车队:只有一台车、七八个人

  当时,德州市公交公司尚未成立,第一辆公交车归1962年成立的市政汽车队管理。车队的全部家当只有一台车。汽车队的规模不大,宋金贵进入汽车队的时候,算上司机、售票员和会计,整个车队也就是七八个人。
  据宋金贵回忆,当时公交线路的9个站点,分别是市人民医院、区政府、城隍庙、人民电影院、火车站、市立医院、老三中、针织厂,终点是国棉厂。往返一次需要一个小时。
  每个站牌上都标注着公交车到站的具体时间。为了保证按时到达,每个司机师傅都有一个马蹄表 (我国闹钟系列的第一代产品)。 “那会儿的司机师傅非常守时,到站的时间与站牌标注的时间几乎分秒不差。 ”宋金贵说。
  第一辆公交车是由有轨电车改装的,长方形车身,头尾均微圆。
  当时的公交车身颜色不多,要么奶白色加一个大红道,要么奶白色加一个天蓝道。公交车内部的地板由木条拼接而成,座椅都是木制的。车头上有双层的挡风玻璃,天气热的时候,司机师傅可以将挡风玻璃支起来。车身后挂着一节车厢,与前面的车身并不相通。外挂的车厢里没有售票员,只挂着一串铃铛。想要下车,一拽铃铛,司机师傅就知道了。

公交车司机:爱车如命,发动机舱盖都被擦得锃亮

  据宋金贵回忆,那会儿公交车也是早上6点半出发。车里没有防冻液,一到冬天,司机师傅4点就要起床,赶往公司烧开水。一桶桶热水浇下去,才能打着火。大雪天气,5点钟就得开往始发站。上班烧热水、加水,下班放水,成了冬日里司机师傅们的“必修课”。
  由于一车难求,司机师傅更是视车如命。虽是旧车,车身却是被擦得锃亮,一点土都没有。 “要是谁敢把脚踩在车上,司机师傅照着腿就是一巴掌,疼上老半天,让你以后再也不敢往上踩。 ”宋金贵回忆说,不仅是车上,打开发动机舱盖,里面也是干净的。 “早上起来,司机师傅买两根油条,放发动机上热着,跑一趟回来就分我一根,吃起来跟刚出锅的一样。 ”宋金贵开玩笑说:“不像现在的车,你买个馒头放上去,回来馒头也成油条了! ”
  那个年代还没有驾校,想要学驾驶都得靠司机师傅的“传帮带”。一个师傅带一两个徒弟,学习9个月,省里派人来进行考试。考试通过了,发白色的实习驾驶证;接下来还要实习9个月,如果没有违章记录,就可以换“绿本”正式上路。
  当时,能够当上一名公交车司机,是一件很自豪的事。“工作体面,找对象都比一般人好找。 ”宋金贵说。

售票员:每个乘客哪儿下车,必须一清二楚

  “一站三分、两站五分、三站四站八分、五六站一毛、七八站一毛三、八九站一毛五”,时隔40多年,宋金贵对当时的票价仍可以张口就来。
  记票价、记站牌,是每个售票员的基本功。别管一车上了多少人,谁哪一站下车,要坐几站,售票员都要一清二楚。如果售票员记错了站,不该停车的地方叫停了车,浪费了油,售票员少不了挨司机师傅的一顿训斥。宋金贵就曾记错一次站,受到了司机师傅相当严厉的批评。
  宋金贵告诉记者,那会儿售票员都,非常讲原则。即使遇到熟人,也不会免票。
  当时,乘坐公交车最多的是德棉员工。对于那会的人来说,坐公交堪称一种享受。所以,德棉发工资那一天,许多员工一高兴,都会选择乘坐公交车回家。这一天,也是公交车上最拥挤的一天,一个售票员根本顾不过来。最忙的一天,车票能卖到70多元,比宋金贵3个月的工资还要多。
  “加班时常有,但是从来没有想过要什么加班费。 ”宋金贵说。

修车师傅:零部件凑成北京吉普

  当时,中国汽车产业相当落后,有钱也很难买到车。所以,车辆基本上都是超期服役。在国外,公交车辆使用周期最长为8年,但是在德州至少要使用两个、三个8年。
  这些车辆之所以能够如此超长服役,最重要因素就是背后有一批技术精湛的修车师傅。
  现年59岁的房立忠就曾经担任过修车工。他回忆说,当时车队根本买不到整车,只能买回一堆汽车零件。车队的修车师傅,都是边干边摸索,愣是能将一堆零件拼成一部部整车。
  “那会儿,我们这里有个叫孙德全的改装高手,利用武汉产的底盘、天津产的发动机、北京产的变速箱,又去废品站买了一个后桥,手工做了一个连接器,竟然拼出来了一辆北京吉普,时速比新车一点也不次。 ”房立忠说。
  令人称奇的是,虽然许多公交车都是超期服役,但当时还真没有因汽车保养不当而出现的交通事故。
□本报记者 任立松 见习记者 尹晓燕 本报通讯员 孙潍建

更多>>  德周刊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一台车一趟线九个站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5 版:街巷边】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