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叶似翡翠、根如白玉的春韭上市了。春韭有 “春菜第一美食”之称,我对它情有独钟。不仅是我,苏东坡也说:“渐觉东风料峭寒,青蒿黄韭试春盘。”
阳春时节,文惠太子问颙: “菜食何味最胜?”颙曰: “春初早韭,秋末晚菘”(《南齐书·周颙传》)。从诗句及文献典籍中可以窥视到春韭的 “粉丝”不少。 “韭以卵” (《礼记》),用鸡蛋配以春韭烹饪,味道绝美,经过世代众人的口耳相传,风靡了几千年,遂成了一种钟鸣鼎食之府和小巷人家 “雅俗共赏”的吃法。杜甫很忙,好久都没和好友把酒言欢了。友人来也,子美激动得 “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
杜甫 “夜雨剪春韭”,蒲松龄很是羡慕嫉妒恨: “三寸四寸,与我无份;四寸五寸,偶然一顿;九寸十寸,上顿下顿。”“贫居闹市无人问”的作家蒲松龄连春韭都吃不起,家中来客人还不愁死人?但屋漏便逢连阴雨,几位朋友来访,蒲松龄感动得眼泪刷刷地流,妻子刘氏更是惆怅:“拿啥待客呢?”蒲松龄说好办: “家里不是还有六文钱吗?用两文钱买韭菜一把,两文钱买豆腐渣一团,两文钱买冬瓜一个,从门前柳树上掐下一把嫩叶儿,从鸡窝取出两个鸡蛋,菜就备齐了。”连菜名蒲松龄都想好了:清炒韭菜上铺蛋黄是 “两个黄鹂鸣翠柳”,焯好的柳叶撒上细盐围一圈儿蛋白是 “一行白鹭上青天”;清炒豆腐渣是“窗含西岭千秋雪”,清汤上飘着冬瓜刻的小船是 “门泊东吴万里船”。
史载,我国历代都劝农种韭。 《尚书·夏小正》中便有 “正月囿有韭”的记载。如果记载无误,种韭在我国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了。西汉渤海太守龚遂要求每人种榆、薤、葱,还要种一畦韭。五代十国的周世宗也 “课民种木及韭。”宋代,男女10岁以上者,必须种韭一畦。 “若中之家,但能种两三畦蓝菜,并一二畦韭菜。周岁之中,甚省菜钱” (《务本新书》)。
“一月葱,二月韭。”一月的大葱,二月的韭菜不但鲜美好吃,营养价值也很高。春日里有绿韭陪伴,餐桌也新鲜生动起来。嫩滑的鸡蛋、清香的韭菜,洋溢着自然气息的美,与三五好友,周末里把杯交盏,岂不是人生一乐?一周的神倦体疲,还能不在酒酣耳热之际消逝的无影无踪?但是,韭菜属于辛温助热之品,吃多了容易上火。咽痛目赤、口舌生疮者不宜食用。李时珍在 《本草纲目》中说得很清楚: “韭菜春食则香,夏食则臭,多食则神昏目暗,酒后尤忌。”所以,美味不能多用,春韭好吃,还是要掌握好度。
□刘英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