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当前位置:德周刊20130201期 >> 第07版:闲情
古人也有贺年卡



  新年伊始,精彩纷呈的贺年卡承载着人们的祝福,借助着网络、快递等快捷方便的现代传媒,为节日增添了一抹温馨热闹的色彩。
  其实在古代也有贺年卡,贺年卡在古时叫拜年帖,顾名思义,就是在春节时表示新春问候、吉祥祝福的专用帖子。根据现有的记载,拜年帖最早出现应该在唐代。那时,随着纸张的普及, “文房四宝”成为上流人物,尤其是文人雅士广泛使用的日常用品,这就为拜年帖的流行创造了条件。
  拜年帖的盛行在宋朝,地点是当时的 “国际性大都市”东京汴梁,也就是现在的河南开封。当时的汴梁文人云集,官员众多,是上层人物聚集的地方。过年需要走动拜年的人实在太多,再说见人需要磕头作揖实在太累,于是拜年程序简为用专用的帖子拜年。
  到了明代,投帖子拜年成为普遍的交往形式。与以前相比,这时的拜年帖更 “体面”了。拜年帖的制作越来越复杂,投递的讲究也越来越多。有的在红绫制成的帖子上,撒上赤金为字,有的用整幅织锦做帖子,上面的吉祥用语是预先织成的。讲究的人还要给帖子加上底壳,用不同颜色的包装区别不同的帖子:下级送给上级,用青色底壳,门生初见老师,用红绫制底壳等。 “过度包装”让拜年帖少了些真情实意,而多了些应酬的味道。
  到了清代,拜年帖已经彻底变味。从文人雅士的酬酢、民间亲友的礼节,变成了官场交易的工具,乃至于皇家色彩的 “规定礼数”。帖子上不但署名,还要用印,而且专门发明了一种拜匣,用来盛放拜年帖。拜匣的出现,除了礼仪的程式化之外,更多的是官场腐败使然。拜匣用料名贵、工艺精良,匣中除了一张帖子,通常还有古玩玉器、珠宝金银,乃至直接的银票,拜年帖俨然成了腐败的工具。
  古人使用拜年帖的初衷,是为了联络感情和互致问候。可惜的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拜年帖渐渐演绎成利益交换的工具,这是个让拜年帖发明者始料未及的结果。
  □雷媛媛
更多>>  德周刊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古人也有贺年卡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7 版:闲情】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