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社区老人的“好闺女”
——记德城区新湖街道办事处柴市社区党支部书记王秀红

王秀红与社区老人在一起。



  11月21日上午,记者来到王秀红的办公室,她正忙着给社区的空巢老人打电话,“大娘,天气凉了,家里的被子厚不厚?我过几天再给您送一床去。 ”“家里的面还有没有?有什么需要您和我说。 ”
  打完电话已经10点多了。王秀红告诉记者,社区共有20多名空巢老人,每周三她都会给老人们打电话问候,看看他们是否需要帮助,陪他们聊几句。这样的工作,王秀红一干就是3年。 “老人们就像是我的亲生父母,只要他们健康、平安,我就觉得很幸福。 ”王秀红说道。

  帮老人解决问题,她成为留守老人的“亲女儿”

  每隔两周,王秀红和她的同事就要去这些空巢老人家看望,给他们送去蔬菜、鸡蛋、馒头等食物。尤其是雨雪天,几乎每天都要去老人们家里看一看有没有漏水的地方。
  生桂荣老人的家,就在柴市社区居委会办公楼的南邻,所以每天都能第一个见到王秀红。老人早就把王秀红当成了自己的亲闺女,逢着下雨天,老人都要批评王秀红:“都说下这么大雨不让你来了!生病了可咋整。 ”
  东风路小区的刘淑兰老人,子女下岗后都在外地打工,一年才能回一次家。王秀红和同事知道后为刘淑兰申请了低保,并且隔两天就要去老人家看一看。老人逢人便说自己又多了好几个孩子……
  王秀红告诉记者,柴市社区像这样的空巢、孤寡老人很多。为了方便管理,帮助老人安享晚年,社区共招募了400多名志愿者,还专门成立了居家养老服务站。他们对社区60岁以上老人的情况进行摸底调查,以“三无”、孤寡老人、独居老人、优抚对象、重度残疾、百岁以上困难老人为服务重点,本着“将老人当做自己父母”的宗旨,进行“一对一”帮扶,每个党员志愿者都承诺至少帮困难老人做一件实事。
  夏天,给老人们送电扇、西瓜;冬天,给老人们送被子,煤球。这种尊老爱老的工作已成为这些志愿者们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我现在一天不和老人接触,不给他们帮帮忙,心里就像是少了点什么,浑身不自在。 ”王秀红笑着说。

  无微不至地关爱,她最终得到老人的信任

  为了解决居民养老、托老的需求,柴市社区多方面筹集资金开办养老院。
  养老院目前有42位老人,其中部分患病、生活不能自理。为了满足老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王秀红和志愿者不定期地组织各种活动。“老人们喜欢热闹,我们就组织大家伙一起看个节目啊,包个饺子啊。反正只要老人高兴,我们也就开心。”
  即便志愿者们对待老人们如同对待自己的亲生父母,但并不是所有的老人都“买账”。
“我们这儿原来住了一位边大爷,平时的活动他什么也不参加。和他说话也不理睬,而且还特别警惕。”边大爷的反应让王秀红觉得很奇怪,“是我们哪里的工作做的不好吗?”
  医护人员小高告诉王秀红,边大爷由于以前脑子受过伤,猜忌心特别重,“我们给他擦桌子,他都寸步不离地看着,怕丢东西。”王秀红听后反而抽出更多的时间去陪边大爷说话。尽管边大爷依旧对她不理不睬,王秀红却坚定地认为,“我对他好,他总有一天会相信我的。”而那次急诊,终于让边大爷的态度发生了改变。
  那是一个寒冷的冬天,凌晨3点钟王秀红被手机铃声吵醒。值班的工作人员告诉她,边大爷得了急病,已经拨打了120。王秀红一听,连棉鞋都来不及换,穿上拖鞋就骑着车子赶往医院。
  在医院里,王秀红和同事们跑前跑后,给大爷办手续,推着大爷做检查,给大爷喂饭喂药,寸步不离地在床边照顾了好几天。后来医生告诉她,若不是送得及时,边大爷恐怕性命难保……
  看到大家对他无微不至的照顾,边大爷被深深地感动了。他主动找到王秀红道歉,并把自己的存折等交给她保管,并且对王秀红说:“放你这儿,我放心。”
  每次想起边大爷的这句话,王秀红都特别骄傲。

  

她是别人眼中的“好闺女”,却不是自己母亲的“好女儿”

  “你什么时候回来?”这是每天早上王秀红出门时,母亲都会问的一句话。
  王秀红天天从早忙到晚,晚上回家都到了10点钟,节假日也几乎不休息。而每逢过节过年,又都是和养老院里的老人一起度过,陪家人的时间少之又少。
  王秀红告诉记者,今年大年三十她回家拿面粉准备去养老院和老人们包饺子,女儿突然一下子抱住她说什么也不让走,母亲也希望她能留下来。“其实我一直觉得亏欠家庭挺多的,女儿开家长会我不能过去,连过生日也得等到晚上八九点。”王秀红有些哽咽,“我妈也特别不容易,我现在能在物质上改善她的生活,也想多陪她说会儿话,但还有更多的老人等待我去照顾。”王秀红擦了擦眼泪。
  家人也懂得王秀红工作的重要性,对她说,“既然你能去帮助更多的人,那么就尽全力去做,我们永远在家里等着你。”也就是这句话,给了王秀红更多的动力。
如今,王秀红的丈夫、女儿、亲戚朋友,也都成了柴市社区的志愿者,她的母亲在闲暇之余也会把那些老人叫到家里来聊天。
  在采访的过程中,王秀红一直强调,这些情况其他的志愿者也都遇到过,“我只是他们中的一员。”王秀红坚定地说,“作为一名党支部书记,老人们幸福,也是我最大的幸福。”□本报记者 曹清 见习记者 张莹 李智群 本报通讯员 傅龙 张璐

更多>>  德周刊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社区老人的“好闺女”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1 版:德周刊】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