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规模的土地流转提高了农业机械化水平。
小麦秋播尚未开始,王成亮承包万亩农田的消息就已传遍了十里八村。
48岁的王成亮原是齐河县大黄乡石碑杨村的一个普通农民,就在今年秋播之前,他一口气儿承包了1.32万亩农田,成了远近闻名的种粮大户。
10月20日,王成亮终于播完了最后一块农田。虽然比正常播种时间偏晚,可如今1万多亩的农田里依然陆续露出了青翠翠的麦苗。保守估计,王成亮一年收获的粮食将超过1000万公斤,16节火车皮都拉不完。
一次失败的“订单农业”
王成亮坦言,承包1.32万亩农田是他之前连做梦都没想到过的事。但是,同族的弟弟王成根提供的支持,让他有了大规模承包农田的底气。
王成根的另一个身份是巨能鲁齐粮油食品有限公司的董事长,他经营的巨能鲁齐粮油食品公司主要从事面粉加工。两人商定:王成亮作为法人负责承包和种植;承包土地、购买农机具和农资所需要的费用由王成根帮助融资解决;前提是王成亮生产的小麦,必须优先供给巨能鲁齐粮油食品公司。
王成亮与农户达成的协议是每亩地年租金1000元,因此,光土地租金每年就达1320万元,还不算大型农机具、肥料和良种的开销。这将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王成根甘愿顶住这么大的资金压力,到底在打着怎样的算盘?
10月30日,在王成根的办公室,王成根呷了一口铁观音,向记者道出了其中缘由。近年来,随着公司产品的升级换代,巨能鲁齐粮油食品公司对优质小麦的需求量猛增。但是,优质小麦的供不应求让巨能鲁齐优质面粉的产量一直上不去。
“虽然优质小麦和普通小麦在种植并无差别,但是农户就是不买这个账。 ”这让王成根对此颇感无奈,即使他以每公斤高于普通小麦0.5元的价格收购,依然收效甚微。
“农户只相信自己的经验,只要产量高,才不管是不是优质小麦,啥麦子磨出来的还不都是白面? ”反复推广了几次,王成根再也没了这个耐心。
起初,王成根想通过订单农业的方式解决原料供给难题。2009年,他同齐河县潘店乡的部分农民签订了种植合同,然而困扰也随之而来。
困扰出现在粮食丰收之后。王成根在收购粮食的时候发现,农户运来的粮食大部分都发了霉。原来,这些农户在对小麦脱粒之后,根本没有进行晾晒。
发了霉的小麦如何磨面粉?王成根拒绝收购。农户却急了眼:“以前俺们就不晒粮食!既然签了合同,你就得收购。 ”
迫于压力,王成根只得按照合同价收购了这一批小麦。由于不能用于面粉加工,王成根只好以麦麸的价格处理掉了发霉的小麦,为此损失了十几万元。
而部分农户经常单方面解读订单合同,最终让王成根放弃了对订单农业的尝试。“合同价格一旦高于市场价,农户就非要以合同价格卖给你;合同价格倘若低于市场价,即使有合同,农户也不按合同办事,都卖给了市场。 ”王成根对此哭笑不得,“道理讲不通,官司更不能打,这么多农户,争回来的赔偿都不够诉讼费的。 ”
改变中的生产方式
王成根开始考虑同种植大户联手种地,建立起稳定的原料供给渠道。而此时,土地承包经验丰富的同族弟弟王成亮也在寻找大面积承包农田的机会,两人一拍即合。
与王成根比起来,王成亮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但是粮食产量的连年增长以及各项惠农政策的实施,让种了半辈子地的王成亮越种越滋润。
今年3月,王成亮在赵官镇、胡官屯镇交界处寻得契机:这个地块毗邻济南了,当地大量劳动力流入济南务工,对土地的依赖明显降低,土地流转渐成风气。几经协商,王成亮最终和赵官镇、胡官屯镇的11个村签订了1.32万亩承包合同,期限为20年。
上万亩的耕作模式与传统耕作模式相比已然发生了质的变化。
一方面,种植效率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王成亮做了一个对比:“过去,这些地大约由1200多户人家播种,如今依靠机械化, 30多个人不到半个月就全部播种完毕。 ”
另一方面,王成亮开始掌握了农资市场的主动权,种植成本也实现了大幅下降。 “光肥料钱就省了不少,过去买一袋肥料要180元,但经过批量订购,每袋能省下70多元。 ”算上良种的“折扣”,王成亮一亩地能节省200多元。
下一步,王成亮打算建一个实验室,对土质实行更精确的监测。 “土质缺什么肥料就补充什么肥料,因地制宜,将更大程度地控制成本,减少浪费。 ”王成亮说。
王成根则提出更为大胆的设想:他计划把卫星技术应用到农业生产中,利用卫星定位来合理确定机井等配套设施;还准备尝试使用直升飞机进行机械化喷药。
齐河县农业局局长崔洪亮颇为看好这一宗土地流转项目。在他看来,单户农民如此大规模流转耕地,将为齐河县的粮食集约化、现代化生产和整建制高产创建,提供一个良好的载体。
为此,齐河县农业局已经为王成亮免费提供了5000亩地的良种;县里还将对王成亮这一万多亩地给予每亩80元到100元的财政补贴,王成亮新购进的农业机械也享受到了政府补贴。
待解的困扰
这是一个看起来多方受益的事情,然而过程却并非一帆风顺。
有的农户对流转并没有兴趣。甚至直截了当地告诉王成亮:“你就是1亩地给一万,我也不租。 ”这让王成亮犯了难:如果土地不能连片承包,就没有办法进行大规模的机械化作业。最后,王成亮只好求助于当地村委会。几经协调,村里将其他地块与之进行了调换,王成亮才顺利承包下了1.32万亩农田。
然而令王成亮最头疼的远不止于此。
“明年秋收的时候,如果不能为这1.32万亩的粮食找到仓储地,后果将难以想象。 ”王成亮忧心忡忡地告诉记者,“麦子还好说,可以直接运到面粉厂加工。但是1.32万亩地的玉米棒就是一座山。如果无法及时烘干保存,不出四五天,玉米必定会发生霉变,这个损失将是无法估计的。 ”
此外,农田水利设施的投入,也成了王成亮不能承受之重。大规模种植必须进行统一排灌,原有的水利设施显然无法满足这一需求,王成亮必须对现有的水利设施进行改造。 “农田水利是个系统工程,依靠种粮大户根本投资不起。 ”王成亮做了一个估算,改造完一万多亩的农田水利,起码要近千万元的投入。
农业保险则是横亘在种植大户面前的另一座大山。目前我市推行的农业保费标准和保险金额为:小麦保险费10元/亩,保险金额320元/亩;玉米保险费10元/亩,保险金额300元/亩。这个保险金额仅占租金的30%,一旦遭遇自然灾害,王成亮连租金都难以偿还。目前,王成亮正与相关部门协商,争取调整保费标准和保险金额。
毋庸置疑,王成亮一次性承包1.32万亩农田,将是我市探索大规模土地流转中的一次有益尝试。但同样不容回避的现实是,土地流转大户面临的困扰能否得到有效化解,将决定着王成亮的土地流转能否走到最后,这也将是各级政府部门不得不正视的课题。
□本报记者 任立松 见习记者 尹晓燕 本报通讯员 田斌 许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