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宁(右)投送录取通知书。记者路龙帅摄
□本报记者赵治红本报通讯员陈宝滨“
你好,你的大学录取通知书马上送到,请准备好身份证、准考证。 ”9月2日上午8点半,中国邮政速递物流有限公司德州分公司皇明营业部的揽投员张宁来到新城市花园小区,送达一份高考录取通知书。这个邮件的收件人是马诗博,录取的学校是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来到收件人楼下,一位阳光帅气的小伙子和一位中年女士已在楼下等待。张宁把大红的信封郑重地递给了收件人,并让他确认后签字。“当看到学子们收到录取通知书露出喜悦的样子时,我们也非常高兴,每次投递我们都送上祝福,祝愿每位学子都能学有所成,大展宏图!”张宁说。他看了看下一个收件人在赵辛中天府,录取的学校是临沂大学。
张宁做邮政速递揽投员3年了,他所在的小组5人,负责经开区辖区内南至东风路、北至三八路的邮件,最近一段日子,高考录取通知书就成了最特殊的派送件。每年的高考录取通知书投递工作都是重中之重,因此他们早早做好准备,保证通知书投递准确、无误、准时。
通知书在投递前,揽投员要先打电话预约,让对方提前等候,邮递过程中都是单独存放,保证件不离身、优先派送,最重要的就是面对面地把通知书交到当事人手中并本人签字签收,同时需要查验收件人的身份证信息、准考证,并拍照登记。
在每年的录取通知书投递季,张宁和同事们每人每天会送出十几份通知书,他们竞相“攀比”谁送的名校录取通知书多。有时候,几个人会举着通知书,请同事帮忙拍照,“那种感觉好像自己也上了名校一样。 ”张宁说。半个月前自己休假期间,听说同事李浩送出了一份复旦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李浩为张宁描述当时收件人拆件时,复旦大学通知书的样子:里面有《上海高校手绘地图》《新生入学报到手册》和行李标签等材料,同时还告知考生可以拍一张与通知书的合影,开学当日可拿照片到学校领取专属于自己的录取纪念明信片。
张宁说:“其实,从恢复高考至今,小小的一张录取通知书也折射着时代的变迁。 ”他听老同事郭明说,上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的大学录取通知书,只有简单的通知语言,远不及现在的通知书那么多彩;90年代中期以前通讯不发达,常常出现大学录取通知书丢失的情况。此外,高校在通知书中会给考生一个报到期限,如要求考生9月1日到9月15日报到,如果到期不报到就视为自动弃权,高校会从第二天开始补录下一个考生。所以经常出现学校补录了,但是之前被录取的考生又拿着录取通知书来了的情况,因此,学校为了降低风险,要求学生在填报志愿的时候亲自填写地址。那时候学生常常把通知书邮寄到父母的单位。进入21世纪以来,再也不会出现那样的情况了。通知书也慢慢增加了一些温馨提示,比如提醒考生备齐报到材料,以及住宿需要的生活用品等,再后来发展到加入了学校简介以及一些辅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