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袁桥镇:秧歌扭出“幸福style”
  袁桥讯(通讯员 袁志刚)“自从成立了这个高跷队,村里的老少爷们们可有事儿干了,往年农闲时候许多村民都喜欢三三两两的凑一堆儿打麻将,或者喝酒打牌,既不文明也不健康,现在村里拿出钱来置办了高跷、锣鼓、服装,还从市里请来专业的老师指点练习,大家都觉得特别有意思,特别有干劲儿,所以现在的情况是‘高跷上了场,麻将下了课,酒瓶儿麻将靠边儿坐’。 ”乔庄村高跷队的队长张师傅一说起村里的高跷队,就兴奋的滔滔不绝。
  在乔庄村一处工厂大院里,该村的高跷队正在铿锵有力、催人奋进的锣鼓声中,随着张师傅的口号演练着“8字”队形。演员们穿着戏服,画上彩妆,踏着鼓点纷纷亮出自己的“绝活”--关公耍大刀、悟空翻筋斗、猪八戒搞笑耍宝,姜太公蹒跚卖萌……全村的男女老少都赶来为他们捧场喝彩。
  这是袁桥镇弘扬农村文化生活,提升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缩影。临近春节,在袁桥镇各个村都能看到文艺表演队“红绸飘飘锣鼓响,高跷腰鼓齐上阵”的排练“盛况”。
  在大王村村委会的活动室里,该村的歌舞队正在热火朝天的排练着歌伴舞《拥军秧歌》,虽然室温才10℃左右,但演员们的热情却丝毫不减,喜庆欢快的气氛非常浓郁。歌舞队是村委会自办,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歌舞队主唱、伴奏、伴舞、剧务人员一个不少,道具、服装、舞台设计都非常讲究,演员们表演起来都热情洋溢,有板有眼。
  歌舞队的主唱王大娘由衷的说道:“多亏成立了这个歌舞队,要不然俺们冬天只能窝在家里看看电视,或者串门子拉拉闲呱儿。现在好了,大家聚在一块儿唱唱歌,扭扭秧歌,甭提多热闹了。 ”说罢,为了展现自己“过人”的歌喉,王大妈声情并茂的连唱了三首歌,赢得了满堂彩。
  这些都得益于袁桥镇党委、政府多年来始终致力于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提升农村文化生活层次,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近年来袁桥镇发展迅速,农民群众逐渐住上了楼房,安居乐业,日子越来越红火。物质生活富足的同时,袁桥镇党委也非常重视文化精神生活的建设。在镇党委的鼓励和扶持下,该镇以“每村一支秧歌队”为目标,共组建了 43支文艺表演队,并为每村每年拨发 2万元专款,用于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扶持、繁荣农村文化发展,让农民群众居有所乐,乐有所享。该镇每年春节期间举办“秧歌大赛” ,对优秀的参赛队伍予以奖励,激发农民群众开展民俗文化生活的热情,积极推动该镇精神文明建设。
更多>>  经济开发区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袁桥镇:秧歌扭出“幸福style”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3 版:社会 民生】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