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花园镇以冠丰果蔬种植合作社为龙头,建起65个扶贫大棚,帮助全镇572个贫困户脱贫——
引种“久红瑞”村民尝甜头
作者:于斌本报

村民展示“久红瑞”甜瓜


  最近,花园镇周家村党支部书记、冠丰果蔬种植合作社社长刘延明脸上总是挂着笑,他是为今年大棚甜瓜丰产丰收而高兴。
  7月28日,在该镇冠丰果蔬种植合作社门口,一箱箱茄子和西红柿苗刚刚运来,社员们忙得不亦乐乎。据介绍,这些幼苗都是要进入扶贫大棚的,“看到村民拿到分红后的欣喜,说明我前期的努力没有白费。甜瓜大丰收后,我又在河北进了一批茄子和西红柿苗,年底前还能再收获一次,让贫困户彻底摘帽。”刘延明笑称,自己这是带村民在大棚里“捡金子”。

建大棚,扛起扶贫重任

  “合作社建立之初的目的是为了整合村里资源、形成合力,没想到,从去年开始,我这合作社竟成了全镇扶贫的主力军。”刘延明介绍。
  周家村以前就有种植大棚的基础,但是规模较小,销售渠道较窄,形不成市场竞争力,种植户只能够温饱。为改变这一现状, 2010年6月,时任村党支部书记的刘延明带头成立冠丰果蔬种植合作社,成立之初,刘延明起早贪黑,不光要打理合作社内部的事,还要挨家挨户做工作。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引得一些村民入社。“合作社实行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统一销售,免费为社员提供技术支持,第一年就让村民尝到了甜头。”社员李永军说。
  2016年,该镇将冠丰以及周边的合作社作为全镇脱贫帮扶的主力军,由镇政府出一部分资金建蔬菜大棚,年底按贫困人口分红。冠丰规模最大、效益最好,被委以“领导”重任,“全镇共有572个贫困户,能全部达到扶贫标准吗?当时心里真是有些打鼓。”刘延明说。但他并没有退缩,又投资建起50亩大棚。用他的话说,能帮着村民共同致富,再苦再累也值。

找销路,让果蔬卖个好价钱

  军令状接下了,怎么才能打赢这场仗呢?合作社规模有限,社员也少,基本只有本村一些村民,种植结构也相对单一,要想解决贫困人口的收入问题,不光要扩大规模,更要从种植本身上做文章。
  2016年7月,冠丰组织一部分社员到河北参观学习,当看到一种叫做“久红瑞”的甜瓜时,社员们眼前一亮,无论是在生长周期还是运输方面,都符合本地要求,“这种甜瓜每年的3月到4月播种, 70至90天就能成熟,而且具有易贮存、抗挤压、含糖量高、口感好等特点,收获后不耽误种植其他蔬菜,可实现大棚的循环利用。”看到社员们都对它情有独钟,刘延明便决定引进。
  进苗、搭架、播种,今年6月初,“久红瑞”喜迎丰收。大棚丰收了,合作社的成员们应该高兴才是,可他们脸上却显出愁容。“一共65个大棚,每个大棚大约2万斤,这么庞大的数字,在本地根本消化不了,收购商要得少合作社运输赔钱,零卖的话这甜瓜就都烂了,那段时间可把我们愁坏了。”李永军说。
  不能让这一年的辛苦白费。刘延明找到镇长廖绣武说明来意,要到西北地区找销路,得到了大力支持。“南方气候比咱这适宜甜瓜生长,中原地区的市场已经被抢占了,只能到银川等西北地区城市去找进货商。那段时间真的是很难忘,我们背着甜瓜基本上走遍了银川及周边的各大市场,终于找到了一些感兴趣的商户前来考察。”刘延明回忆说,回到村里之后电话就没有停过,很多客商要过来参观合作,一时间合作社门前大车小辆进进出出。不到半月,甜瓜便被销售一空。
  周吉胜是该村的贫困户,因为需要照顾孩子一直在合作社打工,据他介绍,今年大丰收,年底不仅能多分红,每个月还有工资,这甜瓜对他们来说就像黄金一样啊。
  据介绍,这几季果蔬收获后,年底每个贫困户分红将达800元以上。

优服务,带着贫困户脱贫

  让贫困户享受分红只是第一步,鼓励贫困户学技术承包大棚、自己当老板才是目标。“在选定‘久红瑞’时村里就一直鼓励贫困户自己承包大棚种植,承诺由合作社提供技术指导和销售渠道,合作社做靠山,有部分群众动了心。”村干部们与其他几家合作社商议,鼓励贫困户自己承包,由合作社负责提供技术和销售。
  在孙家村贫困户孙玉湖的大棚里,老孙正在忙着清理棚内的瓜秧。孙玉湖今年52岁,膝下无儿无女,右腿残疾。年轻时,在北京做装修工人挣点钱, 8年前回到村里,由于没有固定收入,只能靠着经营几亩土地以及低保度日。
  2016年,冠丰合作社带领村民去河北调研,在大城市打过工的孙玉湖马上看到了商机,他四处筹钱、贷款,并就近与富凯种植合作社合作,将自己的6亩地整修建成大棚,“合作社给提供技术,还经常请技术员给我们做指导,今年就是个大丰收,每亩大约收获9000斤。”孙玉湖介绍说。
  “今年俺这大棚又引进了一种红瓤甜瓜,具有抗病毒、口感脆甜等特点,在济南等城市很受欢迎,市面上每斤卖2元,前期进了4万棵瓜苗。”孙玉湖说。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合作社提供服务,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靠自己的力量摘掉贫穷的帽子,得到了群众和镇政府的支持。今年,冠丰合作社又与镇政府合作扩建大棚,带动全镇经济再上台阶。□本报记者 于斌 本报通讯员 张东阁

更多>>  乐陵市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引种“久红瑞”村民尝甜头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3 版:社会·民生】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