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成就老百姓的幸福教育梦
——我市教育工作发展纪实
作者:下转三版

  “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位学生,实现老百姓在家门口上名校”的教育梦,是我市教育工作者不懈的追求。今天,在跨越发展、迅猛腾飞的乐陵,我市始终坚持把教育改革工作放在首位,一年来,我市通过教育布局调整,合理规划教育教学资源分布,为成就老百姓的幸福教育梦打下了坚实基础。

  

“教育改革”让孩子享受优质教育

  塑胶跑道红艳耀眼,教学大楼挺拔美观,橙黄色的课桌椅整齐统一,图书室、实验室、电脑室等一应俱全,这便是我市新启用的第一中学。
  “能在这么好的条件下学习,我一定要好好珍惜,今后更要刻苦努力学习,让自己成为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高二学生卢菲菲说道。
  今年九月,我市投资4.5亿元建设的新一中正式启用,该校占地面积14.85万平方米,可容纳教学班150个、 8000名学生就读。我市立足发展教育,建设软硬兼备的特色学校,保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教育质量得到整体提升。在今年高考中,两名学生近700分的优异成绩进入德州前十名,提升了老百姓对我市教育的信心。
  一年来,我市按照合理分配教育教学资源理念,全面启动城区及周边学校布局调整工作。将第四中学整体迁入原第一中学校址,组建乐陵市实验中学,隶属于我市第一中学管理,实行全封闭式管理模式,打造高标准初中名校;以阜盛小学搬迁扩容,西城小学扩建扩容,实验小学扩班扩容为重点,打造小学规范化名校;将原阜盛小学改建为高标准城区幼儿园,并在西部新区投资2690万元,规划建设1处容纳1080名幼儿的高标准实验幼儿园。同时,我们结合学校布局调整,公开考选高中、实验中学及乡镇中小学教师208名,建立起科学合理的教师补充长效机制。

  

“幸福教育”让家长、师生拥有 “幸福感”

  近日, “代理妈妈”孙长芬在丁坞镇张生社区和留守孩子们开心的玩耍。 “平时,看到别家的孩子都有妈妈的陪伴,心里可羡慕了,现在有了孙妈妈的陪伴,一起说话、玩耍、做功课,心里可开心了。”留守儿童尹素素说道。今年,丁坞镇中心小学积极开展关爱贫困留守儿童活动, 24名女教师与80名留守儿童结成对子,主动当起留守儿童的 “代理妈妈”。
  一年来,我市紧紧围绕 “建设幸福乐陵”这一目标,积极推进 “幸福教育”改革探索与研究。目前,以丁坞镇为主的第一批 “幸福教育”改革实验试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广大师生的幸福指数明显提高。今年在全市教师培训中,相关教育单位邀请知名专家为全市1300名教师进行专门讲座,改变了以往开会式培训模式,采取网络学习、专家讲座、送教下乡等培训形式,全面提高干部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上接一版)  
  同时,通过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精品文体活动提高学生“幸福感”。组织学校开展春秋两季田径运动会、将文化国粹“京剧”引进课堂、开展“做爱心小使者”和趣味比赛等活动,激发出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让学生在学生中体会幸福、感受快乐。
  “通过开展幸福教育,培养幸福学生,改变以往的‘死读书’、‘傍桌腿’学习方式,减轻学生学习压力,让学生在快乐、轻松中掌握学习知识,从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丁坞镇语文老师邢晓青说。

  

慈善协会帮助困难大学生实现“上学梦”

  “多亏了慈善协会捐助的1万元,为我解决了上大学的学费困难,以后我会更加勤奋努力,以优异的成绩回报社会和关心我的人们。”一中毕业生王猛说道。
  今年6月份,成绩优异的王猛如愿以偿考入一所国内知名大学,可是由于家境的贫寒,一家人面临高昂的学费发了愁,东拼西凑仍然不够,他一杜想要放弃继续深造的机会。当地政府在了解到他的情况后,协同相关部门通过慈善协会为它提供了1万元,圆了他的上学梦。
  我市为救助贫苦大学生上学难的问题,以市政府牵头,联合民政、教育等相关单位成立慈善协会。今年6月,我市开展了以“携手慈善、共建和谐”为主题的“慈善月”活动,共接收社会各界捐款211万余元。9月份为50余名新入学贫困大学生发放贫困助学金20余万元。
  同时,我市积极引导全社会关注贫困大学生的就读难问题,充分整合社会资源,多方争取援助资金,扎实开展了爱心助学工作。今年7月,市团委联合青年企业家协会爱心企业家,到崔刘社区与10名家境贫困的高中毕业生交流座谈,通过自身经历鼓励毕业生们锻炼品格、努力奋斗,并向他们捐助5000元励志金。据统计,一年来,团市委共帮扶大学贫困新生25人,资助金额达5万余元。本报记者 张潇允 通讯员 张肖肖

更多>>  乐陵市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成就老百姓的幸福教育梦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1 版:要闻】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