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市供销社派驻孟寺镇张六村第一书记杨流飞发挥职能优势,增强贫困村发展的“造血功能”——
完善水利设施培植特色农业
作者:李智群
  □本报记者李智群
“现在水能闸住了,地淹不了了,老百姓的心里踏实多了。 ”7月4日,临邑县孟寺镇张六村党支部书记吴吉芳说。
  张六村是省定贫困村,现有耕地面积4000余亩,由于地势低洼,一到雨季就容易发生涝灾。市供销社驻该村第一书记杨流飞了解情况后,多次协调市、县水利部门考察论证,去年底,在临商河上游建起一座水闸,有效提高了农田防洪能力。杨流飞还带领村民清理了3公里河道,在周边田间打了52眼机井,过去的涝洼地如今变成了“粮仓”。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根本关键,也是决定贫困村能否具备持久脱贫能力的关键。张六村交通不便,村民种植结构单一,主要以传统小麦玉米为主,且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组织化程度不高,增收后劲不足。驻村后,杨流飞主动与惠民县供销社对接,多次带领村“两委”班子以及村民代表赴当地考察杭白菊种植情况,引导村民转变传统种植观念,发展高效经济作物。目前,在党员干部的带头示范下,该村已试种了30亩杭白菊,秋季即可采摘。“杭白菊一亩能产750公斤,按市场价8元1公斤的话,一亩就能收入6000元,比种粮食强多了。”张六村村委会主任王万宝说。为倾力扶持壮大这一特色作物,拉长产业链条,市县供销社不仅免费给村里提供了肥料,还全程给予技术指导。“如果今年丰收增产了,明年将全面铺开种植。村民只要看到经济效益,加上我们做思想工作,供销社再提供些优惠服务,到时候,就能在全村得到推广。一旦形成规模,一些相关企业就会主动跟我们对接,这样不仅能带动群众脱贫致富,也能增加村集体的收入。 ”杨流飞说。
  如何增强当地的持续发展能力是杨流飞一直思考的问题。在与市供销社联系后,市供销社决定利用当地一处废旧砖瓦窑厂建设一个集农产品交易、粮食烘干、农机作业等多功能为一体的为农服务中心。目前,项目已进入实施阶段,预计年底投入使用,助力当地经济发展。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完善水利设施培植特色农业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2 版:要闻】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