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有偿使用”是对“公车私用”的妥协



  广州市委副书记、市纪委书记苏志佳2月22日在参加 “两会”分组讨论时,主动谈起广州公车监管措施。未来,广州市公车将安装GPS跟踪系统和身份识别系统,实行分级管理,经批准非公务用车将采取有偿使用措施,试点单位估算,拟按照每公里1.5至1.7元收费。
(据2月23日 《广州日报》)
  “三公”消费是备受公众诟病的腐败顽疾。广州市致力公车监管制度创新,这一有益尝试值得肯定,但做法值得商榷。笔者认为,有偿使用等于变相承认公车私用的合理性,是对“公车私用”久治不愈的妥协方案,既未触及公车私用的腐败实质,也不具实际操作意义。
  首先,低收费难脱公车特权嫌疑。现代城市交通四通八达,公交、地铁、出租车、私家车等多种交通工具都可以选择,公务人员办私事,缘何不能同普通老百姓一样,搭乘公共交通工具或乘坐出租车出行?即使有偿使用,坐的车还是公家的,骨子里还是公车私用的特权思维。正如一些网友质疑,既然是“掏钱”,老百姓能不能也缴费享受公车?公车私用每公里仅1.5至1.7元,比乘出租车费用低得多。这种拿公车行方便,低价照顾公务人员的做法,其实质是对公务员特权的变相赎买,也是对普通百姓的不公。
  其次,公车私用缴费难以操作。其一,钱怎么收。公车公用还是私用,本身就难以界定。大量的公车私用形象,都发生平时的上下班途中、工作之余、家人用车、接送孩子等公私难辨的情况之中。其二,能不能做到应收尽收。公车私用属于私人领域,有关部门难以监管,一旦放开很可能出现“多跑少掏”的现象,慷公家之慨。其三,钱怎么用。收上来的钱如何支配?周末公车私用,司机算不算加班,补贴由谁来出?……这些都是绕不开的问题。
  “公车私用”之所以成为屡禁不止的痼疾,难就难在于用车情况的复杂和“公务”裁量的伸缩。在“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成为潜规则的今天,笔者认为,公车有偿私用的先河还是不开为好。□张玉胜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有偿使用”是对“公车私用”的妥协
  本文所在版面
【第 3 版:声音·人防】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