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高物价下的免费饥渴症


  11月1日,广州地铁对市民免费开放首日,客流多了200万,多条线路被挤爆,甚至一些线路一度停止进站。(11月2日《广州日报》)
  地铁开放的第一天,不少人又把矛头指向公众的素质,大好事硬变成了素质低的见证场。其实,这素质的高低,跟免不免费没多大关系,不过是被政策驱赶下的一种选择。因为当天一同执行的还有一条政策:机动车单双号限行。当大量的有车族被逼选择地铁时,本就运力饱和的地铁,压力自然更大,加上繁琐的安检措施,爆棚是肯定的。
  不过,这其中还有个因素不可忽视,那就是不少在高物价下被逼患上“免费饥渴症”的市民。今年,大范围的农产品涨价潮一浪高过一浪,而居民收入增长一直跟不上物价的涨幅。以至于,一旦听到有什么是免费的,那势必会有蹭的心理。这一方面,说明政府给予公众的民生福利太少,一旦出现,便会蜂拥而至去尝鲜;另一方面,也说明这民生福利的短暂性,地铁免费仅30个工作日,过了这村就没这店。
  因免费而爆棚的事情很多,最典型的是2007年湖北省博物馆免费开放。消息一发布,参观人数便由两三年前的平均每天六七百人,最高时跃升至1.8万人。免费开放仅两个月,参观者就超过30万人,相当于过去两年的总和。免费初期是尝鲜的 “需求迸发期”,这是一种大众心理。当劲头一过,新鲜尝过后,如果还免费的话,那剩下的就是“刚性需求”者,拥挤的状况自然就会改善。
  所以,作为免费项目,它考验的并不是公众的素质,而是反映出一种久旱之后的条件性选择。公共设施和公共交通工具,既然都打上了公共的字眼,当然是越“公”越好,费用越低越好,直至免费,这是公众的期盼。只要是政府撒下的阳光,他们都希望自己能被普照到,因为那点阳光也是他们出了钱出了力的,理应共同分享。
  由是观之,免费考验的其实是政府,是否有心将公共领域的东西拿出来,免费服务回馈市民;事前是否有充足的准备来应对免费后市民迸发的热情,避免出现混乱事件。政府更要重视这爆棚背后的民意,那是政府在民生投入上长期不足引起的反弹,而这样的投入,不应该只是作为对市民为盛大活动做出牺牲的补偿,而应该更多地贯穿于日常生活中。否则,何至于会出现这样的“免费饥渴症”?□丁寅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高物价下的免费饥渴症
  本文所在版面
【第 3 版:声音】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