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调地调宽致富路
——理合乡发展大棚蔬菜园区二三事
  临邑县理合乡以大棚西葫芦、西红柿通过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为契机,做好借地生财文章,探索出了一条土地合理流转、发展壮大大棚产业的新路子,先后建成高标准品质蔬菜示范园区38个,发展蔬菜大棚5200多个。
  3兄弟联手建大棚

  理合乡理合街村民赵耀志是该乡首批蔬菜大棚种植户,通过近10年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种管经验,成为理合乡有名的小康家庭。尝到种大棚 “甜头”的赵耀志,鼓励他两个在外打工的弟弟回家一起搞大棚,并提出了把全家的土地集中起来建设大棚蔬菜园区的想法,得到了兄弟们的积极响应。由于理合街土地比较分散,每户至少有三四块地,并且土地质量也不一样,要想把自己的30多亩地都集中在一起,牵扯农户比较多,调地难度大。该乡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专门组成调地小组,召开了部分群众座谈会,并深入所涉及到的部分农户家中做通调地工作,最终通过“好地块换好地块,差地块给补偿”的办法,赵耀志兄弟3人成功将其全家的32亩地调在一起。同时,该乡又积极协调信用社、邮储银行等金融部门先后为其协调贷款30万元,兄弟3人建起了13个120米长12米宽的蔬菜大棚,年收入60多万元。
  干部摇身变菜农

  经理合乡西宫村两委多方努力,在村南以租赁的方式合理流转出180亩的蔬菜大棚建设用地,发展大棚蔬菜示范园区,但是大棚产业在该村起步晚,群众认识程度差,报名建棚的很少。鉴于这种情况,该乡积极牵线搭桥,协调西宫村委会将180亩土地按照每年每亩1100元的价格从群众手中租赁下来,然后将该片土地转包给5名有种植意愿的乡村干部,打破了村组界限,群众利益也不受伤害,加上乡政府在中间做转包桥梁,提高了可信度,群众吃上了“定心丸”,成功建成了理合乡首个干部创业示范园区,建设高标准蔬菜大棚45个。该园区实行集约化经营、标准化管理,聘请了技术员,招聘了管理员,吸收周围40余名农民入园务工。
  菜农喜迁“棚户区”

  理合乡沙于村是个大棚蔬菜专业村,发展大棚产业起步早,大棚数量多,群众积极性高。鉴于此,该乡在沙于村探索出了蔬菜示范园区建设的新路子。今年春季,先后两次召开了群众座谈会和园区建设动员会解决调地难题。他们采取村民自愿报名、结对互换的方式流转土地,先后有78户群众参与,调出大棚建设用地6000亩,其中互换400亩,承包200亩,在村南规划出占地600亩的品质蔬菜示范园区,建设蔬菜大棚120个。与此同时,该乡为园区实施了通油路、通电话、通电、通自来水工程,每个大棚均规划建设了标准化管理用房,很多群众干脆直接把家搬到棚区。  □刘文 王吉东 尹学瑞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调地调宽致富路
  本文所在版面
【第 4 版:今日农村】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