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新中国汽车工业拓荒人
——记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张兴业
作者:尹滨周坤任立松



张兴业夫妇与本报采访组



  他是新中国汽车工业的元老,长春一汽的横空出世、第一辆解放牌汽车的下线,都凝结着他的辛劳与汗水,他是——

个人简历


  张兴业,1926年出生,夏津县苏留庄报效屯村人。
  1951年7月毕业于天津北洋大学机械系。
  1951年 7月至 1952年11月北京重工业部汽车工业筹备组技术员。
  1952年11月至1960年2月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技术员、工程师、副科长。
  1960年 2月至 1973年 7月一机部汽车局科长、副处长、处长、工程师。
  1973年 7月至 1974年2月第二汽车制造厂革委会副主任。
  1974年1月至1982年3月一机部汽车局副局长。
  1983年 3月至 1987年3月中国汽车工业公司副总经理、副董事长。
  1987年 3月至 1992年1月香港华盛昌机械企业有限公司副董事长,香港华盛昌汽车公司董事长。
  1992年 1月至 2001年9月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
  2001年9月至今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
  在中国汽车界,有一个名字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曾被凤凰网评为影响中国60年车史的12人之一,这12人的榜单里,不乏毛泽东、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
  他是新中国的第一代造车人,见证并亲历了新中国第一批解放牌载货汽车的出厂,结束了中国不能自己制造汽车的历史;
  他曾是“中国汽车之父”、长春一汽第一任厂长饶斌的秘书,响应毛主席“三年建成一汽”的指示,与千万“一汽人”一道,宵衣旰食、殚精竭虑愣是在茫茫荒野上建起了令前苏联专家钦羡的汽车工厂;
  他是备受国家信任的 “问题专家”,一次次临危受命,帮扶四川大足汽车厂(现为四川重型汽车公司)走出亏损泥潭,带领洛阳轴承研究所由“重灾户”变成新典型,为草创的第二汽车厂参与框定了先进的技术流程;
  他曾任香港华盛昌汽车公司董事长,带领中国汽车打开了国际市场,为国家赚回大量外汇,自己却生活得节衣缩食,最后因营养不良病倒在工作岗位上;
  他现任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已是88岁高龄,却不当挂名领导,退而不休,继续为中国汽车事业奔走呐喊;他是中国汽车产业从无到有、从落后到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的见证者和拓荒人,这个人就是张兴业。
  联系采访张老,是一件颇费周折的事。这位耄耋之年的中国汽车元老人物,依然活跃在国内各大汽车论坛、展会,他的出现,每每引发现场热烈的致敬,饱含人们对老一辈汽车人的尊重与爱戴。
  时光倒转一个甲子,在那个铁流奔腾而又荡气回肠的激情年代,正是张兴业这样的老一辈汽车人,用热血、汗水甚至生命为新中国铸造起一个强大的汽车工业体系。张兴业堪称中国汽车史的 “活化石”,他的经历,就是一部跌宕起伏的新中国汽车产业进化史,也是第一代中国汽车人披肝沥胆、勇攀高峰的生动缩影。

  战争岁月,不辍学业终有所成;考进北洋大学,与汽车第一次结缘


  1926年6月22日,张兴业出生于夏津县(时为恩县)苏留庄镇报效屯村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 8岁时,他进入本村的小学读书,不料好景不长,3年后,抗日战争爆发,日本人占领恩县县城,学校停办,张兴业不得不回家务农。
  直到17岁时,张兴业才有机会重返校园,在苏留庄镇读了一年半小学。后来,日军的一再侵扰,严重影响了学校正常运转,为了躲开日本人,张兴业不得不辗转徐州、商丘等地求学。
  最后,张兴业听说在安徽界首有一个山东省立第一临时中学专门招收失学和失业学生,他慕名前往。但是,校方在得知张兴业的情况之后,却不愿收留,一来张兴业岁数太大,二来还有3个月就要招生考试了,其中,英语和数学这两门课张兴业从未接触过,学校担心他根本考不过。
  张兴业没有放弃,他利用3个月的时间,发愤忘食地补习完了两门课程,结果以优异的成绩被学校批准入学并可直接跳级至初二。为了赶上学校进度,张兴业学习异常刻苦,白天,他基本不休息,晚上,一点上油灯就埋头进入知识的海洋里。
  次年,张兴业以各门功课平均85分以上的成绩取得了全校第一名,并被学校评为“学业优秀学员”,在全校师生大会上,他得到了校长的表扬,还获得了衣服、书本和作业本等奖品。这对张兴业的鼓励很大。
  但是,由于这个学校没有高中,他仅在那里读了一年。当得知安徽阜阳的山东省第二临时中学有高中之后,他又去了阜阳,为了能顺利通过考试,他自学完了初三的全部课程,再次以优异成绩被录取。
  1947年,高中毕业后的张兴业报考了远在青岛的山东大学,虽然拿到了通知书,但是由于没有路费,张兴业没能去成。于是,他决定先留下来,教一年书,等攒够了路费再去。可是,第二年报到时,学校并不承认他前一年的录取成绩,张兴业只好放弃。
  恰巧,此时的北洋大学正在青岛招生,张兴业立马报了名,经过考试,张兴业终于在1948年进入了设在天津的北洋大学。北洋大学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大学,始建于清光绪年间,乃是中国高等教育的发端。
  刚一入大学时,张兴业被分配到了土木系。第二年,他又转到了机械系,这个系被划分为制造和动力两个组,张兴业就在动力组。他第一次接触到汽车原理知识,也就从那时起,张兴业的一生便与汽车结下了不解之缘。
  彼时,正值天津解放前期,张兴业在中共地下党的领导下,积极参加护校斗争。1948年5月,在李长新介绍下,张兴业加入民青地下组织,后来由民青转为共青团,并与1949年11月20日加入中国共产党。
  大学期间,张兴业不但成绩优良,而且热心帮助后进学生,曾作为天津市学生会代表,参加了天津市人民代表大会。

  成绩出众,被选入汽车工业筹备组;踏实肯干,成为我国汽车工业拓荒者一员


  建设自己的汽车工业,是几代中国人的梦想,新中国成立之后,这一愿望日益强烈。 1950年,毛泽东访问苏联期间,中苏双方商定,由苏联援助中国建设第一个载重汽车厂。同年4月,重工部成立汽车工业筹备组,开始了紧张的筹建工作。
  1951年,正在北洋大学读大三的张兴业被选为筹备组的实习生。这一批实习生由来自北大、清华、北洋以及其他地方几所大学的优秀学员、共70多人组成。按照原来计划,这一批人实习一年之后,还要回到学校继续完成学业。不过,由于国家正紧缺大量技术人才,中央人事部便下了通知,这一批实习生全部提前一年毕业,参与新中国汽车工业的筹备。
  此后两年时间里,张兴业几乎去过全国所有像样一些的机械制造厂实习,从学习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编制到学习各类金属切削机床的性能再到学习各类工具的使用和设计,张兴业边干边学,极大地提高了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和实际操作能力。
  1952年8月,张兴业被正式分配到了汽车筹备组设计室,承担了752厂(苏联嘎斯车的重装厂)的标准件车间的技术设计等工作。由于752厂系前苏联包建,压根没有标准件车间,所有标准件需要中国自己生产。
  当时,关于标准件生产的书籍全部是俄文,为了尽快掌握这些技术,张兴业进入筹备组之前就开始自学俄文。 (下转3版)
□本报记者尹滨周坤任立松

更多>>  德周刊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新中国汽车工业拓荒人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2 版:德行天下天南地北德州人】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