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培育消费新场景、厚植营商“新沃土”、绘就宜居新图景——
产城向“新” 托起幸福城区

禹城德百广场成为购娱新地标


社区文化书院丰富多彩的特色课程


市民在大禹公园跳广场舞


如意家园旧貌换新颜


禹王生态生产车间


  

本报记者张双双本报通讯员梁民徐成健
  编者按2025年,禹城各镇街全面落实市委“1149”工作思路,围绕建设富强和美新禹城,扎实做好“强市、富民、和谐、美丽”四篇文章,知重敢负重、迎难敢破难,项目建设、产业发展、民生保障等各项工作进展顺利、成效明显。为全面展现各镇街高质量发展成果,本报策划推出“镇街观察”专栏,敬请关注。
  透过无人机镜头俯瞰禹城,徒骇河如绸带贯穿全境,两岸沃野一路绵延至城区腹地,与鳞次栉比的厂区、错落有致的楼宇无缝衔接。这片城乡交融的核心地带,正是禹城主城区——市中街道。
  近年来,市中街道锚定“产业兴街、商业活街、品质塑街”发展路径,以项目突破强产业根基,以商业创新激消费活力,以城市更新提民生温度,各项发展指标持续攀升。今年前三季度,该街道实现地方财政收入1.13亿元;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26.68亿元,彰显出主城区镇街的硬核担当。
聚人气 汇商气 添活力
  面积仅占禹城市10%的市中街道,却集聚了全市40%的经营主体。这里既是城市经济的“心脏”,更是消费活力的“引擎”,从清晨的烟火氤氲到深夜的霓虹闪烁,全天候、多业态的消费场景,让这座主城区的活力持续迸发。
  清晨的市中街道,是被香气唤醒的。街头巷尾的早餐铺热气腾腾,牛肉汤的醇厚、八宝粥的清甜、兰州拉面的筋道,交织成最动人的城市序曲。“早八”族步履匆匆捎上一份早餐,附近居民围坐小桌闲话家常,一碗热食、几句寒暄,拉开了全天消费的序幕。
  上午9点,商圈活力渐次升腾。禹城德百广场、新时代购物广场两大商业综合体开门迎客。作为禹城商业核心区,这里不仅汇聚海量知名品牌,更凭借海尔卡萨帝001号店、华为新形象体验店等“首店”的入驻,持续刷新消费体验,成为引领区域消费潮流的风向标。
  夜幕降临,市中街道的消费活力迎来高潮,“夜禹城”的魅力尽情释放。华灯初上,新街口文化产业园的氛围灯次第亮起,不少档口前已排起长队,驻场歌手的经典老歌萦绕耳畔,一张张年轻的面孔、一片片闪烁的霓虹,折射出夜经济的朝气。“约好友来这儿聚聚,尝小吃、听音乐,比在家惬意多了!”市民徐晓的话道出了不少人的心声。
  这一切的背后,是市中街道对消费升级的持续探索与创新。今年以来,该街道锚定消费升级趋势,着力打造“糖城晚8点”夜间消费品牌,构建起布局合理、业态丰富、管理规范的夜间经济发展体系。通过推进便民市场标准化改造,优化外部环境,将烟火气息、人文关怀与文化底蕴融入夜间消费,初步形成新街口、禹城德百广场、新时代购物广场三大夜间经济集聚区,以及禹迹路夜市、市中夜市等多业态融合
  场景。同时引导企业借助短视频平台宣传引流,让夜间消费热度持续攀升。
  此外,为培育夜间经济业态,该街道积极引导禹城德百广场、新时代购物广场等重点商超延长营业时间、推出特色主题促销活动等方式,激发城市活力。“天气转凉后,商场成了‘夜游’首选,未来两个月我们计划举办百余场活动,预计日均客流量超3万人,让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沉浸式’‘体验式’购物乐趣。”禹城德百广场副总经理杨传文介绍。
  节庆活动与特色经济的深度联动,让消费潜力加速释放。今年以来,市中街道锚定消费升级趋势,以“首店、首展、首秀、首发”为核心抓手,打出政策引领、活动驱动、场景创新的组合拳,全力激活消费市场活力;通过创新消费模式、拓展多元场景、分段策划主题,推动商业消费从传统零售向高端化、特色化转型。其中,青岛啤酒节、德百啤酒节等五场大型节庆活动轮番登场,以丰富体验点燃消费热情,累计拉动消费1630余万元,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消费提升之路。
  消费市场的繁荣,离不开坚实的服务保障。街道持续优化行政审批服务,上半年办理营业执照设立登记近700户,为经营主体松绑减负。精准服务换来了亮眼成绩单:今年前三季度,限额以上批发、零售完成销售额13.18亿元,同比增长12.5%,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愈发凸显。
抓招商 优服务 兴产业
  10月22日,在山东道普安制动材料有限公司年产30万盘碳/碳、碳/陶刹车盘产业化项目工地一派繁忙,装配工人正紧张有序地调试设备。“车间设备进入最后调试阶段,台架试验中心主体完工,一期工程12月即可投产。”项目经理王洪振介绍。
  道普安是国内首家取得飞机碳刹车盘适航证的民营企业,其自主研发了国内首条碳陶刹车盘自动化加工生产线,实现碳/陶刹车盘生产的全线自动化。该项目达产后年产值将达20亿元,填补国内航空制动材料领域民营企业空白。
  市中街道既是消费中心,更是禹城产业聚集地。这里培育形成以禹王集团为代表的大豆深加工,以帝盟重工为代表的装备制造,以道普安、国晶新材料为代表的新材料等三大主导产业,集聚工业企业307家,其中规上工业企业19家,产业根基愈发坚实。
  抓项目就是抓发展,谋项目就是谋未来。市中街道始终将招商引资作为“头号工程”,借全市“项目突破年”东风,构建“京津冀+济南+青岛”三地联动招商网络。街道主要负责人带队赴多地开展专题招商10余次,梳理对接项目信息30余条。目前,市中街道在建省市重点项目3个,在谈过亿元项目8个,总投资超20亿元,其中3个项目已达成合作意向。这些项目将与现有产业形成协同效应,助力禹城打造三大百亿级产业集群。
  招商与服务并重,引企更要留企。为保障项目高效推进,街道联合多部门打造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创新推出“项目管家”制度,为每个重点项目配备专属服务团队,提供从立项审批到投产达效的“一对一”跟踪服务。以美丽序章美妆医药关键原料产业基地项目为例,该项目是街道重点服务的在建项目。开工前夕,厂区门口一段千余米道路因条件限制,阻碍机械设备进场,影响项目推进。街道通过项目服务“面对面”工作机制获悉情况后,迅速统筹协调多部门联动,仅用1周便完成道路修缮。“街道‘一站式’服务高效给力,让我们项目建设少走弯路、省心省力。”项目负责人朱明新点赞道。
  在政企“双向奔赴”中,市中街道项目建设按下“快进键”:总投资4.36亿元的美丽序章美妆医药关键原料产业基地项目如期开槽施工,年产30万盘碳/碳、碳/陶刹车盘产业化项目进入设备调试阶段,圣钼公司二硫化钼项目预计年底试车投产……一个个重大项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项目是经济发展的‘压舱石’,更是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市中街道党工委书记杜深洋表示,下一步将重点聚焦“三个突破”:突破产业升级,加快重点项目建设,推动产业链向高端延伸;突破招商质效,实施“产业链+基金+以商招商”组合策略,力争全年新签约过亿元项目5个以上;突破服务创新,深化“放管服”改革,依托“禹快办”服务品牌,为项目建设提供全要素保障,持续夯实高质量发展的产业根基。
解民忧 精治理 铸和谐
  “小区改造后,门口不积水了,路灯亮了,还多了停车位,住着太舒心了!”如意家园72岁的居民张树国感慨道。
  建于2003年的如意家园,曾因基础设施老化、环境脏乱、停车难等问题饱受困扰。去年列入老旧小区改造名单后,墙面粉刷、绿化提升、车位扩容、监控安装等工程一一落地,旧貌换新颜。
  作为禹城城市更新的核心战场,市中街道“十四五”期间牵头完成132个小区、136万平方米的老旧小区改造任务,占全市改造总量的96%。改造中,街道既聚焦基础设施补短板,更注重文化传承,将大禹治水、禹城大战等文化符号融入建筑外观与景观设计,让老小区焕发新活力。
  如意家园所属的泺清社区地处老城区,辖区内多为2000年前后建成的小区,基础设施老化、私搭乱建突出、停车位不足等问题集中,是市中街道老旧小区改造任务重、涉及户数多的社区之一。此次改造覆盖如意家园、纺织厂家属院等小区,从前期规划到施工推进,矛盾协调与细节把控贯穿始终,更凸显社区治理的精细度与温度。
  “老旧小区改造不是‘一刀切’的工程,得把群众需求摸准、把矛盾解开,才能让民心工程真正暖民心。”泺清社区书记魏莉莉介绍,改造启动前,社区就组建了“社区‘两委’+小区党支部+楼长”的民情摸排专班,带着设计图纸逐楼逐户走访,累计收集到加装电梯、增设停车位、保留老果树等意见建议300余条。针对如意家园居民争议最大的“绿化带改车位”问题,社区先后组织7场居民议事会,邀请施工方现场测算容量,最终确定“缩减部分非原生绿化带、增设10个生态停车位”的方案,既满足停车需求,又保留了大部分绿化,实现多方共赢。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市中街道以党建为引领,设立“睦邻服务岗”,打造“服务365
・天天我都在”党建品牌,打造了金球华地、清华苑等社区党组织领创办物业和小区实体党支部示范点,构建起“党建引领、社工驻点、多元参与”的服务模式。在长期实践中,各社区还形成特色治理方案:新湖社区的“一老一小”服务与邻里调解队、泺清社区的“红色物业”联盟、糖城社区的“幸福家庭”项目化……多元共治格局逐步成型。
  城市更新不止于老旧小区改造。如今,市中街道辖区内的公园提升、路网完善、火车站片区改造等项目正持续推进,每个工程都融入本土文化符号,让城市既有便利质感,更有文化底蕴。“我们将聚焦城市建管主业,统筹实施服务城市建管突破年,围绕路网综合提升、城区绿化美化净化提升、医疗资源整合提升、城区基础配套设施更新等城建项目,全力做好迁占协调等服务,确保项目顺利推进,织密民生‘幸福网络’,为禹城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市中力量’、创树更多‘市中样板’。”杜深洋说。
本版图片记者路龙帅摄

更多>>  禹城市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产城向“新” 托起幸福城区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2 版:镇街观察】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